胃腸道在表達你的情緒

胃腸道在表達你的情緒,你知道嗎?其實腸胃是最容易受情緒影響的器官,只是大部分時候我們沒有意識到。

有沒有過心情好時胃口大開,吃嘛嘛香的經歷?

有沒有晚上睡不著,總覺得肚子這裡不舒適、那裡在竄來竄去?

是不是你心情不好的時候往往食慾也不好,就算誘人的滿漢全席擺在面前也沒有誘惑力?

是不是見到有些人考試前緊張容易拉肚子?

這些現象都是情緒影響胃腸道的具體表現。

為何情緒會影響胃腸道?

早在上世紀,美國著名的生理學家坎農,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分析了情緒狀態對胃腸功能的影響,得出結論認為「胃腸道是最能表現情緒的器官之一」。

胃腸道會受到情緒的影響,這一現象是有其解剖生理基礎的:消化道廣泛受到植物神經支配(也稱為自主神經,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經),而人的情緒屬於高級中樞會影響到植物神經系統,從而影響胃腸道蠕動、分泌、血供等。

植物神經支配掌握著性命攸關的生理功能:循環、呼吸、消化、新陳代謝等重要生理功能,植物神經是支配內臟活動的一系列神經的總稱,又名自主神經,有點自動化的意思,因為不需要我們去「操控」這些內髒的活動。植物神經系統有一大特點就是不受意識控制,但容易受到諸如情緒等環境因素影響:比如我們沒辦法用意識去控制心臟跳或者不跳,但情緒激動時常常會心跳加速,就是典型的表現。

消化道屬於內臟,都有植物神經支配,整個消化道都可以被情緒影響出現各種不適感。常見由情緒引起的消化道癥狀有:口腔:口苦、口乾等;咽喉:噁心、咽部有異物感等;食管:胃食管有燒灼感、不適感等胃腸道:腹痛、腹部不適、腹脹、便秘、腹瀉、便秘交替出現腸鳴、噯氣、排氣增多等;受情緒影響嚴重時還會有全身癥狀:有失眠、心悸、氣短、手足出汗、頭暈、全身遊走性疼痛等。

病不在胃腸,而在「心」

這些都是情緒映射在胃腸道的影子,情緒影響植物神經功能導致胃腸道缺血、蠕動過快等癥狀。如果情緒低落比較嚴重,影響到胃腸道功能帶來生活困擾,就被稱為「胃腸道心身疾病」或者「功能性胃腸道疾病」。輕者可能一過性,嚴重者可以長期影響生活。

功能性胃腸道疾病指的是經檢查沒有明顯器質性疾病(如消化性潰瘍、腫瘤等),卻又有較多住宿癥狀的一類情況,胃腸道心身疾病更強調負面情緒引起的一系列癥狀和心理障礙。

在消化科門診經常可以見這樣的情況:反覆做過一大堆化驗檢查,本身沒有明顯器質性病變的證據,卻反覆訴苦腹痛或腹脹不適,輾轉於全國各地久治不愈,不僅耗資巨大,療效甚微,還被視為「怪人」,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這些人就是典型的胃腸道心身疾病患者,他們的病不在胃腸,而在心理負擔。許多有精神狀態亞健康或精神疾病的人群最常見的訴苦就是肚子疼,而怎麼檢查也檢查不出原因,然後被病痛折磨的更苦惱。

胃腸道心身疾病也是病,得關注!

一項調查表明,胃腸道心身疾病在我國城市中發病率為10%左右,在歐美國家的發病率更高。一般來說,發病率以發達國家比發展中國家多,城市人口比農村人口多,特別是城市中的知識分子、白領、學生等從事緊張腦力勞動者高發。胃腸道心身疾病患者中,中青年人佔50%左右。

胃腸道心身疾病其實一直普遍存在我們的生活中,只是我們未意識到。隨著醫學科學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模式轉變,這一類情況也被劃歸為疾病。

這種病雖然到醫院又查不出明顯的問題,但確實有危害。胃腸道身心疾病容易陷入「負面情緒-癥狀-加重負面情緒-加重癥狀」的惡性循環。腹痛不適久治不愈,會導致長期的焦慮、緊張情緒,對疾病的恐懼擔心,如果再加上生活中的應激事件(如社會工作的競爭、家庭生活的矛盾等),久而久之,心裡越來越焦慮、抑鬱,甚至軀體表現不適等心理障礙油然而生。不良情緒還會加重或放大一些本來比較輕微的器質性病變,比如單純胃潰瘍治好很容易。一般單純的胃潰瘍,容易治好,2周左右就可以恢復,但如果負面情緒一直存在,胃黏膜就仍然會缺血,糜爛和潰瘍仍然會反覆發生,腹痛這感受也會長期存在。事實上,任何慢性疾病均可發展為焦慮、抑鬱等身心疾病,而心理壓力會進一步影響人體,反過來加重疾病。

心理治療很重要

精神心理因素在這種疾病的發展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心理障礙者如焦慮、抑鬱症等常伴有胃腸道疾病,且成為這些患者就診的主訴,如果稍微留心一下患者的內心世界,就會發現他們比較焦慮。因此醫生如果不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態是沒辦法抓住疾病的根源,很難治好他們的癥狀。面對這類患者,醫生的職責除了認真檢查是不是真的有器質性疾病還要緩解他們的焦慮才能真正做到「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治療。

對於這類病人,醫生需要引導患者轉移對自己身體不適的注意力,投入工作生活,興趣愛好,保持良好心理狀態就可以有效治癒胃腸道心身疾病。醫生除了認真診斷治療還需要緩解患者的焦慮和疑惑,進行科學的檢查和人文地引導,能幫助大部分身心疾病患者走出困擾。

(文章作者: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胃腸外科楊傑)

本文由KK網首發,轉載請註明來自KK網,以及作者信息。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