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我們中華有五千年歷史,那我們為什麼不用5018而是2018?

其實我們的歷史上下何止五千年,保守算起也有六千餘年。但是為什麼一直這麼說,主要有兩個原因。

1、司馬遷的記載。

司馬遷《史記》記載自黃帝開始,《史記》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自不用說,所以造成了一些誤導,我們都知道盤古開天地,神農嘗百草,伏羲演八卦。但是這些都是神話,而神話在國際上是不予承認的。

2、國際認可標準。

國際上認可的文明要有城邦、青銅器的使用和文字使用三個標準。但在在1979年湖南發現的六千餘年的古城和祭壇、1993年山東發現的「陶文」都已成功打臉。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記載了距今3600多年中華文明,中國是有文字記載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一直以漢民族文化文明貫穿始一。不像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出現族群變異,其實甲骨文時代是商中期,沒有文字記載考察的商早期和更早的夏朝也是在存在。

Advertisements

漢朝如司馬遷的(史記)等書都有夏朝的文明傳書,雖無文字考查,但也是實存在。

所以,上下五千年只是一個泛指。

1912年1月1日,我們開始採用公曆紀年,我給大家對比下,在亞洲的各個國家中,我們不是最早,也不是最後採用公曆的。亞洲最早進行維新改革的國家是日本,1873年1月1日就採用了公曆紀年,而土耳其在1927年1月1日才改用公曆。

孫中山先生當了臨時大總統后做的第一件事,很有意思,叫作「改正朔、易服色」。這雖然看起來像面子工程,但面子工程對於一個年輕的新國家來說很重要,就是說要改紀元了。這次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改元,它不但改了年號,而且改了曆法,就是把我們沿用了上千年的農曆改成了與全世界大多數國家一樣的公曆,這是一個巨大的改革。

Advertisements

不但中華民國的元年來了,而且中華民國的元年是從原來紀元里的某年某月某日直接改成了1月1日,這個就是公曆,一直沿用到今天。當然大家以前習慣了一會兒叫康熙、一會兒叫乾隆,對於一下子改為公曆,大家還是不大習慣,並且當時在民間引發了各種混亂狀況。

首先是當時的報紙都不知道怎麼寫了,因為當時的紀元已經很混亂,很多地方已經不用清朝的紀元,直接用了黃帝歷,如武昌起義之後發布的文告就是用了黃帝紀元,所以孫中山在就任臨時大總統時,即電告各省都督:「中華民國改用陽曆,以黃帝紀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還有的地方用天干地支紀年法,如甲午、辛亥等。

其中最混亂的就是債務和預算,比如之前誰向誰借了錢,說某年的閏月還,現在沒有閏月了,或者某年某月欠你的錢都不承認了,所以好多人賴賬。但是嶄新的時代來了,當然要引發一些過渡期的不適,要改變大家原來熟悉的習慣,這是一件好事情,大家可以慢慢熟悉,可以慢慢習慣新事物新東西。

2018年是公元紀年,國際上通用的。西方以耶穌出生那一年為公元元年,現在是公元2018年。中國傳統紀年方法有:干支紀年法、年號紀年法、黃帝紀年法。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