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把脈看上去很玄,學起來很難,這樣學最紮實

昨天說了一下中醫把脈中的浮沉脈,發現許多讀者對診脈的了解還是不夠多,有的人覺得把脈很神奇,有的人覺得不靠譜,許多人還把能不能靠把脈診出病症當成是一個中醫能力的判斷標準。現實中我們往往會遇到這樣的患者:「他把脈把不出來,就是能力不行。我要知道自己什麼病我還讓他把脈幹什麼?」如果醫生這麼有能耐,也不用再問你什麼了、求證什麼了。

真要這樣的話,我們可能會見到這樣的場景:病人來看病,坐在醫生面前一言不發,醫生呢,也是一句話不問,號脈、開藥,病人回家吃藥,全程一聲不吭,如果這樣的話會不會很彆扭啊,哈哈。所以病人千萬不要有偏見,醫生可以有這種追求,但不要強求。

其實把脈並沒有電視劇中演的那麼玄,也是有理可尋的,如脈的浮沉、粗細、有力無力、快慢、有無停跳等規律,脈書上的24脈、27脈、28脈甚至三十幾種脈象都是把脈診病的依據。要把好脈當然要先踏踏實實的把基本脈法掌握好,否則高層次的功夫學不到,最基本的也沒學好。

Advertisements

「心中了了,指下難明」是古人對學習把脈不精的一種形象解釋,學習把脈不要一口氣就想把脈書上的脈象區分的明明白白,那也是不可能的。就好比滑脈,「往來流利、如珠走盤」,說的很形象但一模呢,到底指下的感覺怎麼珠走玉盤?又比如散脈|「散似楊花無定蹤」,如此浪漫詩意的文字,可一上手,糟了,到底什麼才是花無蹤的樣子啊。所以學脈不能這樣學,要先把最基本的學好,再從臨床上積累,再回頭看書,那時才會明白:「啊,原來這是滑、這叫散。」時間學習兩不誤,才是真正的學以致用。

明天繼續講把買的手法和脈象的粗細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