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骨折癒合康復的因素

骨折的癒合過程中破壞清除和新生修復同時存在,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有有利因素,亦有不利因素。有利因素可促進骨折的癒合,縮短治療的時間;而不利因素則可延緩骨的癒合,甚至導致骨的不連接或再次骨折的發生。

全身因素

1. 年齡

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骨折癒合的速度不同。新生兒的股骨骨折2周即可達到堅強癒合,而成年人一般需要3個月。

【老年形態】

2. 健康狀況

健康狀況欠佳,如骨質疏鬆、糖尿病、營養不良、惡性腫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骨折后所需的癒合時間較長。

【左圖為代謝性骨病變】

3. 不良習慣

吸煙、酗酒等不良嗜好也可引起骨折癒合的明顯延長,甚至導致骨不癒合或股骨頭壞死。

局部因素

1. 骨折類型

Advertisements

斜形或螺旋形骨折,斷面接觸面比橫形骨折大,因此骨折癒合前者較快。

【左:斜行骨折 右:螺旋形骨折】

2. 骨折部位的血液供應

骨折的部位不同,骨折段的血液供應狀況也不相同,一般有四種情況:

⑴ 兩骨折段血液供應均好,多見於干骺端骨折。

干骺端多為關節囊、韌帶和肌腱附著,許多小血管由此進入骨內,因此血液供應豐富,骨折癒合快,如脛骨平台骨折、股骨髁部骨折等。

⑵一骨折段血液供應較差,例如脛骨幹中、下1/3骨折,由於脛骨幹主要靠其中上1/3處后側進入髓腔的滋養動脈自上而下的血液供應。

骨折后,滋養動脈斷裂,遠側骨折段僅靠骨膜下小血管維持,血液供應明顯減少,骨折癒合較慢。

⑶兩骨折段血液供應均差,如脛骨中上段與中下段兩處同時發生骨折,上段骨折僅一骨折段血液供應較差,下段骨折處則兩段均差,因此上段骨折較下段癒合快。

Advertisements

⑷ 骨折段完全喪失血液供應。

如股骨頸囊內骨折,股骨頭血液供應幾乎完全中斷,容易發生缺血性壞死。

【右圖骨供血不足】

3. 軟組織損傷程度

嚴重的軟組織損傷,特別是開放性損傷,可直接損傷骨折段附近的肌肉、血管、和骨膜,破壞從其而來的血液供應,影響骨折的癒合。

【最左為開放性骨折】

4. 軟組織嵌入

若有肌、肌腱等組織嵌入兩骨折端間,不僅影響骨折的複位,而且阻礙兩骨折端的對合和接觸,骨折難以癒合甚至不癒合。

5. 感染

開放性骨折,局部感染可導致化膿性骨髓炎,出現軟組織壞死和死骨形成,嚴重影響骨折癒合。

【綠色為感染】

治療不當

1. 反覆多次的手法複位,可損傷局部軟組織和骨外膜,不利於骨折癒合。

手法複位雖能較少地影響骨折部的血運,但常難達到解剖複位,因此凡已達到功能複位標準者,不宜再行複位。

2. 切開複位時,軟組織和骨膜剝離過多會影響骨折段血供,可導致骨折延遲癒合甚至不癒合。

除了掌握嚴格的手術指征外,術中還應儘可能少地干擾和破壞局部血液供應。

3. 開放性骨折清創時,過多地摘除碎骨片,造成骨缺損,也可導致骨折延遲癒合或不癒合。

4. 骨折行持續性骨牽引治療時,牽引力過大,可造成骨折段分離,加上血管痙攣致局部血液供應不足,均可影響骨折癒合。

5. 骨折固定不牢固時,骨折處可受到持續剪力和旋轉力的影響,干擾骨痂生長和血管新生,導致骨折延遲癒合或不癒合。

6. 過早或不適當的功能鍛煉,可妨礙骨折固定的牢固性,從而影響骨折癒合。

而正確和適當的功能鍛煉則可促進肢體血液循環,消除腫脹;促進骨痂生長;防止肌萎縮、骨質疏鬆和關節僵硬,利於關節功能的恢復。

資料提供:佛山正骨醫院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