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到底還能不能喝?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茶的發現和利用在中國已有四五千年歷史且長盛不衰傳遍全球。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始於宋代中國茶文化糅合了中國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在歷史上吹響了中華茶文化的號角,從此茶的精神滲透了宮廷和社會,深入中國的詩詞、繪畫、書法、宗教、醫學等領域。幾千年來中國不但積累了大量關於茶葉種植、生產的物質文化、更積累了豐富的有關茶的精神文化。作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茶葉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業,最初興於巴蜀,其後向東部和南方逐次傳播開來,最終遍及全國。到了唐代,又傳至日本和朝鮮,16世紀后被西方引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也是世界茶道的宗主國,任何國家都不能否認中國是茶道宗主國的地位,否則違背了茶道的基本文明。

Advertisements

然而諷刺的是,作為茶葉生產大國的中國,卻屢屢出口受挫,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國的茶葉存在農藥殘留問題。早在2012年,第三方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就發布過中國茶葉農藥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化學農藥的使用和茶葉農殘問題讓茶葉的安全性堪憂,中國的茶葉生產已經存在大量使用農藥的情況。

2016年9月,綠色和平再次發布《2016年茶葉農藥調查報告》,對市面上十五家茶葉品牌的二十六種在售茶葉進行了465項農藥殘留檢測,然而結果卻依然不容樂觀。經獨立第三方實驗室檢測,26款茶葉樣品的農藥檢出率為65%,其中12個樣品檢出在中國禁止使用的農藥,17個樣品的農藥殘留超出歐盟標準。

▲抽樣調查中檢出的禁用農藥及涉及的茶葉樣品

·15個品牌,26個在銷茶樣,產品價格為70-2000元/500克

Advertisements

·60%的常規茶樣本檢出違禁農藥

·85%常規茶樣品檢出農殘或污染物超出歐盟標準

·45%常規茶樣品含有世界衛生組織列為「高毒"級別農藥

·多種被檢出農藥存在潛在健康風險

·竹葉青特級綠茶混合農殘數目高達20種

▲抽樣調查中檢出的高毒農藥及涉及的茶葉樣品

整個調查結果,可謂是觸目驚心。可以說農藥殘留一直是困擾著茶行業的一大問題,直接影響了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和消費信心。然而針對農藥殘留問題,目前卻有許多「專家」出來闢謠,聲稱「在茶園中使用農藥是正常的農業措施」、「除了有機茶,全部茶樹都打農藥,只要農藥殘留不超標,就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事實果然如此嗎?

▲2016年與2012年抽樣調查對比


茶葉噴農藥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嗎?

2013年,CCTV2《經濟信息聯播》就曾播出【信陽農藥茶大量流向外地成公開秘密 茶農不喝自己種的茶】。

在茶葉最易長蟲的季節,記者到著名的毛尖茶葉主產區河南省信陽市進行了調查。早上的6點鐘,在山路兩旁的茶葉地里,已經有不少正在幹活的茶農,有的在茶園裡噴洒農藥,有的正在採摘茶葉。

記者問:你這背的是什麼,打葯的是吧?打什麼葯?

茶農說:打蟲。

記者問:茶葉也需要打葯?

茶農表示:他不打農藥,他現在蟲多唄。不打農藥不行,不打農藥它不長茶。都打葯。這裡的茶農告訴記者,現在正是茶葉長蟲厲害的時候,如果一家茶園不打農藥,蟲子就都會被趕到這家茶園,因此這裡沒有不打農藥的茶園。一年茶園打葯不少。茶樹冒嫩芽打一次;葉子發黃,打一次;生蟲子之後,根據蟲子的種類,打不同的葯。茶農告訴記者:蟲多的很,每個星期都得打一遍,前邊打,後邊蟲就又起來了,一個星期一遍一個星期一遍,茶葉長的好。

據了解,當地有關部門也提倡和鼓勵茶農使用物理自然療法,比如太陽能燈光殺蟲、粘板殺蟲等方法,但是因為物理殺蟲的方式價格相對比較昂貴,茶農還是喜歡用農藥殺蟲。農藥銷路好,是因為威力大,價格便宜,殺蟲也能立竿見影,但是農藥殘留對人體傷害很大。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就連種植小山茶和田改茶的茶農,他們自己喝的也都是從海拔高的地方採摘或者購買的大山茶。

記者:打了農藥的這茶葉,你們還喝不喝?

茶農:我們都不喝。我們都不喝。

記者:那你們都喝什麼茶?

茶農:我們都喝純茶。沒打過農藥的。打完葯喝得少,都不敢喝。賣了是人家喝,誰要買誰就喝。

不同的農藥安全採摘期是不一樣的,有的是7天,有的是15天,通常農藥的使用說明書上都會標註。然而調查中記者了解到,有些茶農為了提高產量,超量使用農藥,有些在打完葯1到7天的時間內就開始採茶了。

記者:這你打了幾天了?

茶農:一般打了之後3至4天就開始采了。

事實上,信陽農藥茶只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茶葉種植進入規模化生產(密植型茶園,我們俗稱「台地茶」或者「茶園茶」)以來,為提高產量,便於管理,方便採摘,茶樹種植都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植株矮小,抗病蟲害能力低

台地茶茶樹多為無性系品種茶,這類茶種,根系多為鬚根系,吸收不到土壤各層的營養和水分,必然使其抵抗各種病蟲害的能力大大降低。茶樹要生長,要有產量,不噴洒農藥行嗎?

2、植株間距密集,茶園不通風

為提高單產,現代茶園採用了密集的種植方式,但密集種植最大的問題就是不通風,為提高產量,多數茶園選在了開闊的平地,這樣雖然便於種植與採摘,但卻產生了新的問題,就是不透風。不透風直接造成的結果就是大量害蟲得以快速的繁殖,如常見的小綠葉蟬和蟎類蟲,這兩類病蟲害在當今茶園中普遍存在。如果這時不噴洒農藥,一片茶園會很快就變成害蟲的「樂土」。

3、沒有天然的蟲害防禦系統

現代的茶園,動輒成百上千畝,有些甚至幾萬畝,茶園中除高矮一致的茶樹外,再無其他植被,這使得害蟲的天敵——各種鳥類和食害類昆蟲無法在這裡安居,客觀上為害蟲大量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因為以上原因,蟲害在茶園中普遍存在,這時種植戶或者茶廠為確保茶葉產量就必須噴洒農藥。因此但凡看到經常在電視上見到的整齊劃一的密植矮化茶園,就必然意味著這裡的茶葉是噴洒了農藥的,如果有人宣稱這樣的茶園是有機茶園,那簡直是天方夜譚。


農藥殘留不超標就是安全的?

國標中的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是現行執法標準而不是健康標準。目前中國直接針對茶葉類的農殘限量要求有47項標準,除此之外,針對其它農藥國家現有法規沒有設限的農殘限量並沒有作出相關規定,也就是說這47項標準之外的農藥即使有殘留也是合格的。但實際上,茶農所使用的農藥種類遠遠多於這47種。另外,單一計算某一種農藥的最大殘留限量並不能全面反映日常總攝入量,應綜合考慮不同渠道攝入的混合農殘有可能對健康產生「農藥雞尾酒」的協同效應。


歐盟標準是為了打壓中國茶葉出口?

歐盟對食品安全要求一貫非常嚴格,他們採用的「零風險」原則,針對茶葉農殘限量標準自2000年的200多項到現在陸續增至400多項。歐盟非常重視農藥殘留的安全問題,對農殘限量標準的調整最為頻繁,基本上每年都會增加或者調整幾類項目,其中多為加嚴指標。2010年初發布的《食品和植物或動物源飼料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對茶葉的農殘限量共453項,未制定最大殘留限量的農業化學品限量檢出限標準一律為0.01mg/kg。

從上面的圖片中也可以看出,針對這28類農藥對茶葉的殘留標準,歐盟較國內更加嚴格。但是針對歐盟內部大量生產的蘋果,其標準也是同樣嚴格,有很多項農藥殘留甚至要求比茶葉更低。再者,歐盟國家的產茶量並不高,但歐洲國家對於茶葉還是存在消費需求的,那麼歐盟國家在進口中國以外其他國家的茶葉時,是否會採用另一套標準?——在現有的國際秩序下,顯然是不太可能的。這是否可以表明,歐盟並未刻意針對中國來提高茶葉檢測標準呢?


喝茶湯不吃茶葉,因此農藥殘留並無大礙?

有業內人士說,現在是將茶葉磨成粉末再檢測農藥殘留,但事實上,大多數消費者是喝茶湯,不吃茶葉,即使有農藥殘留,也很少有稀釋出來,因此不必過度擔心。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呢?

其實,茶葉上的農藥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簡單點說就是「農藥能否轉移到茶水裡」。水溶性的農藥自然會溶於茶湯,脂溶性的農藥雖然不易遷移到茶水中,但並不能絕對保證不會析出。同時,脂溶性的農藥這種不易溶於水的特性也同樣存在弊端,這表明它一旦進入人體內便很難代謝出來,日積月累,在人體內的殘留量將會越來越多。

洗茶可以洗掉農藥殘留?

網上有說法,洗茶可以洗掉茶葉里殘留的農藥,這個說法到底是真是假?用洗茶的方法來清除農藥殘留,效果並不明顯。因為農藥殘留物、重金屬等污染物基本上都是以絡合態的形式被固化於茶葉葉片細胞內,而且多為脂溶性物質,很難溶於水中,想僅僅通過輕輕一洗想把它洗出來是不可能的。

除了農藥殘留,還有其他安全隱患

很多老茶客青睞綠茶裡面的春茶,認為這時候小蟲子還沒出現,無需打農藥。然而催芽素的出現,摧毀了這一夢想。「春茶危險的不是農藥,而是催芽素。所謂無利不起早,現在炒作明前茶,要比誰家的茶葉上來快,早一天上市價格往往就好一些,你說茶農噴還是不噴?」

同時,為了茶園增產除草,大量化學除草劑被噴洒在茶園裡。而那些化學除草劑,殘留在茶葉上檢測難度比較大,不易被及時發現。長期在人體內不斷積累,會破壞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還具有致癌性。美國與化學除草劑有關的癌症患者數約佔全國癌症患者總數的20% 。


國內沒有安全的茶葉了嗎?

當然不是,例如有機茶,對化學農藥、除草劑、激素「零容忍」,非常安全。但由於有機的概念在國內並不被重視,國內的有機茶大多出口到國外。

相對常規茶而言,有機茶的監控極為苛刻,每年都要經過第三方機構的有機認證,從茶場環境開始,甚至包括土壤、水源、空氣環境都要檢測,達不到標準就沒辦法通過有機認證。種植過程中更是嚴禁使用化學農藥、化肥、除草劑、催芽素、香精添加劑等,一旦檢測到,這個茶場基本上就會上了黑名單,5年內禁止申請有機認證。有機認證的嚴苛性導致目前我國的有機茶產量僅僅占茶葉總產量的1%。但有機茶市場也是亂象叢生,假冒的較多,購買時需認清產品包裝上的有機碼。

除了有機茶,高山茶、野生茶、古樹茶,因為獨特的生態環境,一般也不需要打農藥。但這幾種茶共同存在的問題都是產量太低,成本、產量和價格,共同決定了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到這些真正的好茶。

茶葉標準,可以再高一點

面對中國的茶葉市場現狀,有專家也站出來發聲:「面對14億人口,我們首先要保證的是填飽肚子的問題」。但茶葉與糧食不同,糧食是果腹的必需品,而就算是再愛喝茶的人,也不可能宣稱自己一個月不喝茶就會死,頂多只能說是饞的慌。因此茶葉作為非剛需品,而是一種提高人們生活水準、增加生活情趣的物品,我想人們有權對它提出更高的要求。


本文由就這麼看世界編輯整理,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感謝你的支持。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