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稠劑」到底是什麼來頭?

導讀:最近網上有傳言說市面上那些香稠濃滑的美味粥並不是熬出來的,而是因為加了「增稠劑」,所以才能讓米粒稀少的粥變得粘稠美味。那麼這個「增稠劑」到底是什麼呢?食用後會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食堂或者飯館的蛋花湯,有技術的廚師只需一兩個雞蛋,就可以使一大鍋湯看上去漂浮著許多蛋花,這個秘訣就是勾芡,也就是運用澱粉讓湯汁變濃稠,使蛋花均勻漂浮。一方面湯粥看起來內容豐富賣相好,另一方面口感也會變得更粘稠順滑。所以說,澱粉就是最常見的增稠劑。

目前食品添加劑中的增稠劑有30種左右,最常見的就是改性澱粉和膠類物質,比如羧甲基澱粉鈉、羥丙基澱粉、瓜爾膠、黃原膠、果膠、明膠等。很多增稠劑都是來自於天然食物,比如海藻酸鈉、瓊脂等,所以它們的安全性一般都很高。所謂的「長期食用對人體有害」的傳聞也就不必恐慌了。

Advertisements

那麼食品行業使用增稠劑合法么?很多粥店賣粥是放到壓膜的塑料杯中的,如果粥不稠的話,長時間靜置後會分層,跟珍珠奶茶一樣全部沉到杯底,這種情況確實不方便顧客食用。所以這時候添加增稠劑是符合相關立法中「提高食品的質量和穩定性,改進其感官特性;便於食品的生產、加工、包裝、運輸或者貯藏」的要求的。

所以說,我們也不必談「食品添加劑」色變,很多添加劑只是為了食品的製作、儲藏方便而使用的。但是萬事講究一個度,亂加亂用添加劑勢必會產生一些健康問題,相關部門也要把好關,畢竟「民以食為天,食以健康為先」。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