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狹窄是老人病嗎?

指導專家 林宏生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外科副主任兼骨科主任及脊柱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

記 者 蔡衛楊

通訊員 張燦城

讀者曹伯:據說,70歲以上的老人百分百會得椎管狹窄症,是否如此?請問對於椎管狹窄該如何進行治療?如何保養以及鍛煉身體才能更好地降低發此病的機率?

答:椎管狹窄隨著年齡的增大發病的可能性確實會增大,這是由於人的退行性病變,但是椎管狹窄發生的原因很多,比如先天性發育畸形、外傷后骨折等。老人屬於椎管狹窄的高發人群,但不意味著人老一定會發病。

中老年人注意「兩個狹窄」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外科副主任兼骨科主任及脊柱外科主任林宏生表示,椎管狹窄有頸椎管狹窄、胸椎管狹窄以及腰椎管狹窄,其中頸腰的椎管狹窄多見於中老年人,而胸椎狹窄多由於骨化症導致,比較少見。

「一般來說,腰椎管狹窄起病緩慢,主要有長期反覆腰痛,有時疼痛可放射至下肢,一般先有腰痛,再逐漸出現腿重、腿痛,腰椎管狹窄症病人的典型表現是間歇性跛行,就是走了一段路后,出現一側或雙側的腰酸痛、下肢麻木無力,以至出現跛行。但蹲下或坐下,休息數分鐘后,上述癥狀即可緩解或消失,然後患者又可繼續行走,再行走一段路后,又出現上述癥狀,需要再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如此反覆。」林宏生提醒,間歇性跛行的距離一般為數百米,嚴重時為數十米。需要注意的是,當腰椎處於伸直位時跛行癥狀會加重,而彎腰時則緩解,因此踩單車並不會出現腰椎管狹窄導致的腰腿痛等不適,適合代步。

林宏生介紹,頸椎管狹窄則由於生活習慣的關係,長期使用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讓頸椎管狹窄發病的年齡有所提前,除了導致常見的上肢的發麻、疼痛外,如果走路出現踩棉花感,也要注意是否由頸椎管狹窄導致的。

警惕!理療少用暴力手法

椎管狹窄引起的腰腿、背部、手腳不適讓人很難受,很多人會選擇按摩緩解不適,但是其實椎管狹窄出現后,按摩並不能作為唯一的治療方法。

「一般如果是癥狀較輕的時候是可以通過理療改善不適,按摩推拿也是其中的一種,但是無論是腰部還是頸部的椎管狹窄,如果椎管狹窄已經形成,是屬於器質性疾病,若程度嚴重,按摩推拿療效是有限而不持久的,過度按摩推拿可能導致神經受損。此外,老人多合併有骨質疏鬆,按摩推拿時不能使用暴力,否則容易導致骨折。」林宏生提醒。

保守治療要細心掌握方法

通常照CT及MRI檢查就可了解到是否出現椎管狹窄,在治療上對於早期癥狀比較輕的可試用非手術療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保守治療。

林宏生表示,保守治療主要包括進行針灸、理療熱敷等有改善局部血循環作用,中西藥結合消炎止痛,如雲南白藥、布洛芬等,癥狀嚴重時可以佩戴頸腰圍,多卧床休息以緩解癥狀。在癥狀較輕時建議酌情進行頸腰部的鍛煉。腰背肌功能鍛煉建議做「小飛燕」練習,頸部鍛煉建議小範圍的頸部擺動或者牽拉門檻。但是,非手術療法只是在一定範圍、一定程度上緩解癥狀,當疼痛等問題發展到持續影響到正常生活、工作時,則應考慮手術,其中腰椎狹窄手術的必要性相對較高。

鏈接

腰椎狹窄治療有新技術

  微創內鏡結合經皮椎弓根釘固定是治療腰椎疾病的新技術,具有固定強度高、植入物體積小、更適合脊柱生理功能的特點,因其相對傳統開放術式而言,其創傷小,對患者正常脊柱結構和肌肉破壞少、出血少、安全係數大,對椎管的內環境干擾小,既能解決椎管狹窄,又可行椎間植骨融合,解決腰椎不穩所致的腰痛問題。由於術中保留較為完整脊柱正常結構,患者術后能早期下地活動,患者遠期良好的腰椎功能為日後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保障。

運營人員: 魏宇波 MX008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