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之經絡學說

經絡的概念

經絡學說,即研究人體經絡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臟腑相互關係的學說。經絡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肢節,溝通表裡上下內外,調節體內各部分功能活動的通路,它是人體特有的組織結構和聯絡系統,是經脈和絡脈及其連屬組織的總稱。

《醫學入門·經穴起止》說:「經,徑也。徑直者為經,經之支脈旁出者為絡。」即是說經,有路徑的意思,是經絡系統的縱行幹線;絡,有網路之意,是經脈的大小分支,縱橫交錯,網路全身,無處不至,並像網路一樣相互聯絡。經脈大多循行於深部;絡脈則循行於較淺的部位,有的絡脈還顯現於體表。正如《靈樞·經脈》所說:「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經絡系統通過有規律的循行和錯綜複雜的聯絡交會,即把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脈等組織器官聯結成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從而保證人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Advertisements

經絡學說的形成



根據文獻記載,當時已有經絡系統的概念出現,如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醫學書籍中,已有《陰陽十一脈灸經》和《足臂十一脈灸經》,這是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經脈學專著。但是,該書所載的十一條經脈,與現在的經絡有所區別,它們彼此之間,是各不相干,互不聯繫的。而且尚未形成內屬於臟腑的概念,且無絡脈之記載。

《內經》總結了當時經絡學說的成就,對於經絡的名稱、起止、交會、循行部位、經氣流注次序,以及各經「是動」病、「所生病」的證候等,都作了詳細的論述。同時還指出了經絡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具有運行氣血、溝通表裡的作用。正是由於經絡的相互銜接,在周身內外構成了網路周身的經絡系統,從而使機體的臟腑組織器官在經絡系統的聯繫中形成為統一的有機整體。《內經》對經絡學說的形成和完整化奠定了理論基礎,並成為以後歷代醫學研究和探討經絡學說的源泉。

Advertisements

稍後成書的《難經》在繼承《內經》有關經絡學說的理論基礎上,補其未備,則對十二經脈、十五絡脈及奇經八脈方面有所補充和發揮,特別是發展了奇經八脈理論,豐富了經絡學說的內容,從而使經絡學說更趨系統化和完整化。

經絡學說對於闡釋人體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同時,它還是針灸學的理論基礎。晉代醫家皇甫謐所著《針灸甲乙經》、元代醫家滑伯仁所著《十四經發揮》,以及明代醫家楊繼洲所著《針灸大成》,不僅總結了當時的針灸學成就,而且對經絡學說的發展及針灸臨床病證的總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學中醫者首先必須熟悉的。金元時期的醫學家張子和曾說:「不誦十二經絡,開口動手便錯」,可謂是至理名言。

經絡系統的組成

經絡系統,是由經脈和絡脈組成。在內連屬於臟腑,在外連屬於筋肉、皮膚,所以《靈樞海論》說它「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經脈可分為正經和奇經兩類。正經有十二,即手足三陰經和手足三陽經,合稱「十二經脈」,十二經脈指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

十二經脈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同內在的臟腑有著直接的絡屬關係。十二經脈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順序,在肢體的分佈和走向有一定的規律,同體內臟腑有直接的絡屬關係。奇經有八條,即督、任、沖、帶、陰蹺、陽蹺、陰維、陽維、合稱「奇經八脈」,有統率、聯絡和調節十二經脈的作用。關於正經和奇經的區別,《聖濟總錄》認為:「脈有奇常,十二經者,常脈也,奇經八脈則不拘於常,故謂之奇經。蓋以人之氣血常行於十二經脈,其諸經滿溢則流入奇經焉。」

十二經別是從十二經脈別出的經脈,它們分別起自四肢,循行於體腔臟腑深部,上出於頸項淺部。陽經的經別從本經別出而循行體內后,仍回到本經;陰經的經別從本經別出而循行體內后,卻與相為表裡的陽經相合。十二經別的作用,主要是加強十二經脈中相為表裡的兩經之間的聯繫,還由於它通達某些正經未循行到的器官與形體部位,因而能補正經之不足。

絡脈是經脈的分支,有別絡、浮絡和孫絡之分。別絡是較大的和主要的絡脈。十二經脈與督脈、任脈各有一支別絡,再加上脾之大絡,合為「十五別絡。」別絡的主要功能是加強相為表裡的兩條經脈之間在體表的聯繫。浮絡是循行於人體淺表部位而常浮現的絡脈。孫絡是最細小的絡脈,《素問氣穴論》稱它有「溢奇邪」、「通榮衛」的作用。

經筋和皮部,是十二經脈與筋肉和體表的連屬部分。經絡學說認為,人體的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結、聚、散、絡」於筋肉、關節的體系,是十二經脈的附屬部分,所以稱「十二經筋」。經脈有聯綴四肢百骸、主司關節運動的作用。全身的皮膚,是十二經脈的功能活動反映於體表的部位,也是經絡之氣的散布所在,所以,把全身皮膚分為十二個部分,分屬於十二經脈,稱「十二皮部」。

經絡學說的臨床應用

經絡學說在臨床上可以應用於解釋病理變化、協助疾病診斷,以及指導臨床治療三個方面。

1、解釋病理變化

經絡與疾病的發生、傳變有密切的關係。某一經絡功能異常,就易遭受外邪的侵襲,既病之後,外邪又可沿著經絡進一步內傳臟腑。經絡不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傳變途徑,而且也是內臟之間、內臟與體表組織間病變相互影響的途徑。

2、協助疾病診斷

由於經絡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臟腑絡屬,可以反映所屬臟腑的病證。因而在臨床上,就可以根據疾病所出現的癥狀,結合經絡循行的部位及所聯繫的臟腑,作為臨床診斷的依據。如脅痛,多病在肝膽,脅部是肝經和膽經的循行之處。近年來,人們根據經絡循行通路,或經氣聚集的某些穴位上出現的疼痛、結節、條索狀等反應物,以及皮膚的形態、溫度、電阻改變等來診斷和治療疾病,如肺臟有病,中府穴可有壓痛。

3、指導臨床治療

經絡學說早已被廣泛用於指導臨床各科的治療,特別是針灸、按摩和中藥處方。如針灸中的「循經取穴法」,就是經絡學說的具體應用。如胃病,常循經遠取足三里穴;脅痛則取太沖等穴。中藥治療亦是通過經絡這一渠道,使葯達病所,以發揮其治療作用。如麻黃入肺、膀胱經,故能發汗、平喘和利尿。金元四大家中的張潔古、李杲還根據經絡學說,創立了「引經報使葯」理論。如治頭痛,屬太陽經的用羌活;屬少陽經的用柴胡。

經絡看不見,摸不著,但經絡又確實客觀地存在著,成為我國歷代醫學家診斷和治療各種疾病的「法寶」。幾千年來,人類的知識日積月累,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但人們只能去研究、印證、運用經絡學說,卻無力去補充、修改和發展這一理論體系,這一方面顯示了我們古人的聰明才智,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現代科學技術的不足之處。如何運用現代科學理論和方法來研究經絡現象,提示經絡的實質,使它更好地為人類的健康服務,是擺在廣大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大課題。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