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瓷十二大特質

自古以來,瓷器生產都是靠手工拉坯成型,工匠們總能化腐朽為神奇,將坨坨泥巴捏造為件件造型精美的瓷器胎體。直至近現代,人類生產步入工業文明時代,許多瓷器的生產開始利用機器,模壓成型,極短的時間就可以生產出大批量的產品,二者各有特點!

純手工的東西是完全依靠雙手製作,這不僅需要時間的磨練,更需要成熟的技藝才能打造出精良的作品,追求高雅品位的人往往更偏愛純手工的作品。然而純手工的東西必然要保留一些手工的味道,而這些「手工味」對於「對產品知之不多的人們」而言往往被誤解成有瑕疵、質量問題或者殘次品等等!瑞谷定瓷在走向市場的過程中就遇到諸多此類質疑,為了使人們對定窯瓷器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瑞谷瓷坊在此列舉定窯瓷器的十二大產品特質以供人們交流學習!


定瓷色澤

定窯恢復之初有人認為定瓷呈米黃色,並以此作為辨別真假和進行仿製的唯一標準,后經進一步研究發現,此觀點欠妥。

定白瓷標本

古代由於原料選擇、配方比例以及焰火的溫度控制完全依賴人工,且定瓷的生產還會受到不同時期氣候等客觀條件的影響,定窯白瓷的色澤不能一概而論,現而今普遍認同的定窯白瓷基本色澤有白中泛青、白中閃黃、牙白、米黃等色,而非傳統純白色!

正是因為這種色澤才使定窯白瓷呈現出具有美學價值的藝術品;才使定窯白瓷備受文人雅士推崇;才使定窯白瓷成為宋代五大官窯瓷器!

淋釉

定瓷淋釉俗稱淚痕。清代《南窯筆記》說:「出北宋定州造者,白泥素釉,有涕淚痕者佳。」它是定瓷生產工藝過程中所呈現的一種自然現象。

淚痕瓷器標本

主要形成原因是由於器物在施釉時釉層重疊聚集,經過燒成熔化而形成不同形式和顏色深淺不一的釉縷。凡一應產品到出窯為止,都不可避免地呈現出來。(註:定窯釉料配方中主要是黃土,又稱套里土,這種圖含鐵量較高,因燒成氣氛及火候等原因呈現青白、米黃、牙白等不同色澤,淋釉越厚重色澤感越強;黃土的配比量越大,釉面越暗,淋釉效果越明顯!)

千百年來,淋釉一直被認為是鑒別定窯真偽的一大特徵,而被仿製者抓住不放。仿製者一般故意將施好釉的器物,進行彈點或筆塗,使形成淋釉。用這種方法形成的淋釉,缺乏神韻,沒有那種原始的淳樸的天真美。稍有一點鑒定常識的人,都能看出來是仿製品。

生辣感

生辣感是人們對定瓷外觀鑒賞的一種習慣稱謂,體現著定瓷凌厲錚然的風格和明麗蘊涵的氣質。由於定瓷泥料練制細膩、精純,可塑性較好,且骨架性強,凡成瓷器物,都會給人一種剛勁、堅銳、俊逸的精神感覺。同有些陶瓷的圓熟、甜媚、滑膩、松綿相比,具有明顯的區別。

刀痕,也是定瓷產品外觀生辣感的特徵之一。古代定瓷生產,凡轆轤成型后,從修坯、整形、剮足都離不開刀子,故稱定瓷生產為刀子活。古代定瓷不論何種器物,凡是轆轤旋轉作出的,其壁面都不約而同地帶有強弱不等的刀尖旋削紋。

這種刀痕的形成,是在拉坯過程中自然留下的,它的不規則和有致的分佈,使定瓷別具味道,使產品更具有靈氣、具有生辣感。

刀線

刀線是裸露於定窯器物外部壁面的一種自然痕迹,僅見於盤、碗、瓶、罐等圓體器物中。凡這種器物都要經過拉坯和修坯,刀線的形成,均為修坯過程中的一種自然留存。

刀線標本

最初,仿製者對定瓷器物中的刀線認識不夠,總想修得光滑,不敢也不願留下這些刀痕。即使修坯時撫不平,在施釉前加一道水抹工序也予以擦掉。

結果,最能表現定窯藝術個性和傳達人文精神的特徵遽然消失。今天看來,它已成為體現定窯藝術品位及其價值不可缺少的文化特徵,具有名副其實的大朴不琢之美。

芒口

芒口,俗稱毛邊,是指盤、碗在入窯燒制前去掉釉的一圈邊口所露的胎骨。這是定窯歷史上所形成的一種工藝特徵。定瓷之芒口,的確引起皇室階層及社會消費者非議,但定窯並未因此而改變這種歷經千辛萬苦才獲得的工藝成果,而是以芒口鑲金、鑲銀、鑲銅再次走向市場並復入皇室,引起皇室的珍重,稱為金裝定器。

芒口標本

芒口生產很考究,決非隨意去掉一圈釉了事,而是內寬外窄,一陽一陰,陽寬陰窄。按器皿大小件而定,陽面剮去2-4毫米,陰面剮去1-2毫米,定有規則,行按要求,輪上操作隨心,藝術風格自成一脈。芒口的要求同器物上的刀線產生一樣,要求自然、順暢,忌諱模糊臃腫或做作行為,旨在用刀工體現定窯瓷器芒口的天真爛漫。

除去器皿本身不談,只看這些芒口處理效果,就知道這件器皿品位及製作該件器皿的陶工水平有多高。

手工味

拉坯是定窯成型的主要手段,鑒於宋代定窯陶工的操作規程以及宋代拉坯機械,定瓷的手工味十足,尤以盤、碗、瓶、罐類的底足最能說明問題。

圈足手工味瓷器標本

這類產品的底足,不論是圈足,還是玉璧底都明顯地表現為幾個特徵:其一,不十分規矩,即器皿底足是半圈寬、半圈窄,器壁呈現為一邊薄一邊厚;其二,外糙內秀,定窯底足或說整個背部給人感覺比較粗糙,有的甚至能見泥屑粘連;其三,手掐紋,這是修坯過程中留下的特徵。這些特徵,才真正能體現手工味,也是現今仿製者最難以模仿的。

底施半釉

定窯在古代生產中,器皿部分為底施半釉。即外底(指圈足內)呈缺釉現象。半釉面積不等,但都很自然,不存在任何做作行為。這種半釉的形成為器皿在施釉時因浸釉操作方法所致。

底施半釉瓷器標本

通常是食指和中指並列掐住器皿足底部,拇指按住器皿邊口進行浸釉。產品在釉缸中瞬間即出,隨之仰置於平台上。由於食指和中指掩住了足底約1/2面積,使釉水不能浸入。這樣使足底形成自然缺釉。鑒於每個陶工當時具體情況及施釉時操作設施工作場地之不同,因而形成宋代定窯器皿施半釉的不同風格。

玉璧底

玉璧底,也稱玉璧形底,是定窯器物(盤、碗、瓶、罐類)底足形制處理的一種方法,唐、五代時多採用。不同器形的產品,不同體量的大小,其玉璧底的處理也不同,但風格表現無二。

玉璧底標本

玉璧底,顧名思義,是把器物底部修整成像玉璧似的形狀。通俗一點就是在一個圓形底中間挖出一個2~3毫米深的凹狀小圓。更說白一點,不過是一種超寬底足。這種玉璧底器物,給人一種嚴肅鄭重的感覺,有表現器形沉穩和凝練的氣象,為定窯向圈足發展的一個特定時期的特徵。

圈足

宋代窯器底足尤以盤、碗的圈足最能體現風格,一般都強調一個足牆直立,與唐五代厚矮足玉璧底有著明顯區別。按照風格論,唐代雄渾樸厚,五代則奇異別緻,而宋代則神逸挺拔,更多的是高俊而自然。

圈足不規矩瓷器標本

足牆直立,邊口無華,從這種永不停滯的永不滿足的工藝修剪中,我們發現了定瓷的高暢和大氣!

豁口

古定窯器皿口邊的一種處理方法。為了打破器皿邊口的唇圓規矩,使視覺產生一些新穎和變化,常於器皿邊口上作成小豁口,豁口安排數量不等。方法是用刻刀分左右約5毫米不等各削一刀,深度約為3~5毫米,依次作成等矩相近的四豁口或六豁口,北宋器皿多採用這種方法。

花口划花盤

另一種屬花口,也稱花邊豁口,表現動態較大,有時與花口同時出現的是器皿內按花口的分佈要求凸起幾條線,或四條、六條、五條不等。這種凸起的線是在修坯后趁濕由陶范從外部壓印的。根據凸線的形成再用刻刀修整出相應的花口來。花口在宋代器皿中所見較多,主要有盤、碗。花口有深有淺,故凸起的線也有長有短,有粗有細。花口給器皿造型賦予超逸氣韻,具有一定的欣賞趣味和藝術特色。

跳刀紋

跳刀紋為陶瓷製品所慣用的一種方法,即在修坯完成的同時,用修坯刀或專用刀輕撫器壁,使之刀具與器壁接觸的瞬間隨旋轉速度而不自主地產生一種微妙的跳動,以形成一種律動的似刀砍斧削大小不等、深淺不一的痕迹。歸納起來,應屬於裝飾範疇,在古定窯器物也偶爾見到跳刀紋。

跳刀紋首先必須依賴於輪盤轉動,由旋轉形勢和觸及力度結合產生,需要一種潛意識的藝術感覺。其次要求跳刀紋在輪盤上一氣呵成,不使頻繁挪位。

珍珠底

剔花留白處的一種處理方法。為表現剔花和印花裝飾的豐富感和生動感,使紋飾空白處不甘於空寥而常於其間加一些紋樣處理,珍珠底就是在這種要求下出現的。

中間緊密小圓點

其作法是,用刻刀的一個邊角或用竹籤去勾劃成一個個小圓圈,中間凸起,整體效果如珍珠鋪砌一般。珍珠底的表現是根據產品體量的大小和花紋所留空間的面積進行處理的。珍珠的大小和疏密均按要求而定,或採用大小間以比襯,或按排列順序,或無規則等,都能為整個花紋形象增添一些富麗和活力。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