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健康的親子關係應該是這樣的!很多人搞錯糟蹋孩子而不自知

【幼兒說】原創:bb-edu,關注可諮詢問題

一次參加某男同學的婚禮,主持人問「是否願意娶XXX為妻、嫁XXX為夫」等話語時,站在台上的男同學竟然沒聽到反而望著自己的母親淚流不止,嚇壞了在場的新娘和嘉賓。新郎感恩母親的養育之恩,在婚禮上流淚無可厚非,但事實上並沒有那麼簡單,因為後來兩人結婚不夠一年、孩子剛出生就離婚了。

原因是男同學在家裡總是以孝順為由,經常讓媳婦順從有時很明顯是無理取鬧的婆婆;在媳婦懷孕后,以不能同房為由睡母親房間去了;每當男同學受到什麼委屈,總是第一時間告訴自己的母親而不是妻子;而母親有傷心和委屈事,也總是跟兒子傾訴……兒媳婦硬生生成了家裡的外人。

男同學承認自己跟母親的感情很好,在他2歲那年他家鄉發生地震,父親在地震中被高空掉下的石塊砸中離世,母親咬破手指讓兩人吸血存活下來。據說他為了逗母親開心,曾經在5歲就用書本疊成梯子給母親做飯……

Advertisements

離婚後的男同學心情一度抑鬱,說可能自己根本不適合婚姻。對此心理醫生的解釋是,親子關係過於親密,兒子把母親當成世上最重要的人,婚姻被他視為分走了自己對母親的愛而內疚不已,總是想方設法對母親彌補,從而忽略了本該重視的夫妻情感。母親由於失去配偶,將所有情感都灌注在兒子身上,在孩子成年後還不懂放手,甚至把兒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嫉妒兒媳婦。最後心理醫生的建議是,離開母親獨立生活,建立相對健康的親子關係。

那麼,什麼才是健康的親子關係?

不少家庭認為親子關係不是越親密越好嗎?在孩子年幼時確實是這樣,但隨著孩子越來越大,終極目標卻是「放手」。家庭中普遍存在下面的幾種親子關係模式,你家是哪種?

1、夫妻關係親密,孩子同時擁有父母的愛

Advertisements

有句話說得很好,「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爸爸愛媽媽」,幼兒說還要補充一下,「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爸爸媽媽相親相愛」。據悉,擁有和諧親密婚姻關係的家庭,他們的孩子一般不會差,無論是從孩子心理性格的成長還是生活中的各種表現,他們都會比那些父母感情有缺陷背景下的孩子更為優秀。夫妻關係親密,孩子們能耳濡目染地知道,什麼才是正確的男女相處之道,自己跟父母的距離也能「親而不密」,「爸媽都愛我,我也愛爸媽」,也有利於孩子正確婚姻觀的形成。

2、把孩子放在家庭的首位

有些夫妻關係淡如水、若即若離,他們可能曾經因為一時衝動而結婚,婚後感覺性格不合,但既然結婚了,就將就著過吧。他們在生活中有很多矛盾,但修養讓他們容忍下來了。有些夫妻感情可能也挺好,但他們在生活中時常覺得,孩子才是那個跟自己最親的人。這類家庭容易把孩子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但一個家庭把孩子放在首位往往是悲劇,孩子可能承受了父母太多的愛和期望而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最終結果將是「逃離」,留下了仍舊感情冷淡的父母。

3、夫妻關係僅靠孩子維繫

這類夫妻可能已經在感情上出現了裂痕,比如單方出軌或雙方已經移情別戀。但時常考慮到孩子還小,不希望自己的自私而傷害孩子。他們經常在家庭採取冷戰或者吵鬧的方式過日子,但為了孩子卻又能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討論孩子的教育和成長。孩子們其實都是聰明的小不點,他們能敏感地感知父母的關係和家庭的氣氛,這類勉強靠孩子維繫的夫妻關係,其實比離婚更傷害孩子。他們可能會錯誤地認為婚姻原來是這麼糟糕的,長大后可能會抗拒婚姻。去年高考結束出現中年夫妻的離婚潮,大多都是這樣的原因。

4、母親或父親長期缺位

除了單親家庭外,有些家庭,母親可能是事業心較重,或者父親經常出差,導致在孩子成長的童年期,母親或父親經常處於缺位的情況,這是近年較流行的「假單親」。父親能給予孩子陽剛堅毅的榜樣,母親能給予孩子溫柔細膩的榜樣,偏向任何一方或缺失任何一方,都不利於孩子健康人格的成長。

父親長期缺位,男孩子會比較依戀母親,性格上可能會帶著更多女性化的影子,「戀母情結」和「娘娘腔」可能就產生了;對於女孩子來說,父親的缺位讓她們渴望父愛,成年後可能會更趨向於找年長的男性當配偶尋找安全感,有些極端的,可能會因此痛恨男性。

母親長期缺位呢?男孩子因為長期受爸爸的影響,他們可能會把女孩子的柔弱當「做作」,他們也不知道如何更好地跟異性相處,冷酷可能就是這類孩子的特徵;而對女孩子來說,如果母親長期缺位,她們可能也不懂得如何當個標準好女孩,「男人婆」可能就是這類孩子的特徵,說話大大咧咧,甚至把自己當男孩子。

大家想必已經知道哪種是最好的親子關係模式了。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肥沃的土壤培育健康的樹苗;貧瘠的土壤培育扭曲畸形或瘦小的樹苗。幼兒說,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更多的是性格和婚姻觀方面的影響。為了孩子,作為父母的我們,在他們面前樹立正確的榜樣是我們的責任。

歡迎個人轉發,媒體轉載請標出處,否則會被追究!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