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肥胖的新式武器-腸道菌群

什麼是腸道菌群?

與人體共生的微生物,絕大多數生活在胃腸道內,其種類超過1000種以上總重量達到1-2kg,細菌總數約100萬億個,是人體自身細胞總數的10倍,其編碼的基因數量至少是人體自身基因的100倍。種類繁多的腸道細菌組成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微生態系統,與宿主一同進化,直接參与人體的消化、營養吸收、能量供應、脂肪代謝、免疫調節、抗病等諸多方面,這個微生態系統,就被稱作腸道菌群。

肥胖的診斷

肥胖簡單來說是指體內脂肪積累過多,並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常常是由於能量攝入大於消耗所致。體質指數(BMI)是目前國際上用以判斷肥胖及其分類的最為廣泛而簡單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體重/身高的平方(kg/m2)肥胖與疾病的危險性不但與體內脂肪的數量有關,也與體內脂肪分佈有關。而BMI並不能反映體內脂肪分佈情況,因此現在國際上利用腰圍 (waist circumference, WC)和腰臀比(waist to hip ratio, WHR)來評價腹部肥胖,反映體內脂肪分佈的指標。歐洲人群男性和女性腹部肥胖的標準分別為94cm和80cm,而亞洲人男性和女性相應的切點分別為90cm和80cm。男性WHR大於1.0,女性大於0.85則定義為腹部肥胖。

Advertisements

肥胖與腸道菌群

腸道菌群作為一種後天獲得的「內化」的環境因素,直接參与宿主的各種代謝過程。近幾年來,大量的研究報道提示了肥胖的發生髮展與腸道菌群直接相關。此外,大量的研究報道也顯示肥胖、糖尿病等慢性代謝性疾病實際是一種長期低水平的慢性炎症反應。法國 Remy Burcelin 研究組首次提出了由腸道菌群產生的「內毒素血症」可能是引發炎症反應導致肥胖發生的重要因素。腸道細菌中的革蘭氏陰性細菌細胞壁的脂多糖(LPS)成分具有內毒素作用,能夠激活機體的免疫反應。他們提出了肥胖新的發病機制:飲食誘導的腸道菌群改變使得腸通透性增加,促進細菌 LPS 進入血液,引發內毒素血症,導致低水平的炎症反應,最終發生代謝綜合征。這個理論的提出,也為通過改變腸道菌群防治慢性代謝性疾病開闢了一條新的研究途徑。

Advertisements

腸道菌群對抗肥胖實例

從2006年開始,上海交通大學趙立平教授開始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同時對自己的體重以及腸道中的菌群進行監測。在他的飲食結構里包括山藥和苦瓜,山藥和苦瓜里含有豐富膳食纖維(即益生元),可以被腸道細菌發酵利用,有調節人體腸道菌群生長的功效。再加上以粗糧為主的飲食,趙立平在兩年時間內減掉了 40斤,他的腰圍從三尺三降到二尺六,血壓從136/88降到108/67,心率從84降到66,甘油三酯從1.44降到0.79,膽固醇4.6降到3.5,高密度脂蛋白0.95升到1.27,低密度脂蛋白從3.32降到1.87。一種抗炎細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 的數量大幅增加,從最開始根本檢測不到,到後來增加為他腸道細菌總量的 14.5%。2010年6月,趙立平的減肥故事登上了Science雜誌。

最後,以趙立平教授博文中的話結束:「如果腸道菌群的確是肥胖和相關疾病發生、發展必不可少的致病因素,通過改善腸道菌群的結構,應該可以預防、緩解甚至治療這些疾病。中國學者的研究表明,飲食結構是決定腸道菌群組成最重要的因素;高脂膳食可以破壞動物的菌群結構,減少有益的丁酸鹽產生菌,增加有害的內毒素產生菌,升高血液里的內毒素,誘發炎症、肥胖和胰島素抵抗;而被高脂膳食破壞的菌群結構可以通過健康膳食得到恢復;如果長期食用健康膳食,並且只吃「七成飽」,可以優化菌群結構,減少內毒素入血,減輕炎症,進而減少代謝性疾病的發生,顯著延緩衰老、延長壽命。因此,腸道菌群可以成為肥胖診斷和防治的一個新靶點。」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