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教你怎麼吃飯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至西漢時代編寫的中醫經典名著《皇帝內經》就最早提出了膳食平衡理念,指導人們如何做到平衡膳食,全面營養,食療防病。

《素問·臟氣法時論》:「五穀為養,無果為助,五畜為宜,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五穀為養」,五穀原指粳米、麻、大豆麥黃黍,后泛指穀類食物,包括豆類(干豆類)。「五穀為養」有給養、滋養之意。穀物性味平和,有補脾胃的作用。脾胃旺盛才能更好的發揮其運化水谷,為氣血生化之源的作用,以供給五臟六腑以及全身經脈之精氣。穀物來源廣泛,相比較而言是最經濟的能量來源,也是我國膳食的主體,為日常生活中的主食。

「無果為助」,五果原指棗、李、栗、杏、桃后泛指水果食物。「無果為助」有輔助、幫助之意。水果有益肺、生津、開胃、消食等作用,輔助五穀滋養人體。

Advertisements

「五畜為益」,五畜原指豬、牛、羊、狗、雞,后泛指家畜、家禽等,還包括其附屬的奶和蛋。「五畜為益」有補益滋補之意。精血不充,非草木之類所能益,是必血氣之屬以補之,故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動物肉類為血肉有情之品,滋補性強,多有健脾益氣,補腎填精的作用。

「五菜為充」,五菜原指葵、韭、藿、薤(xie)、蔥,后泛指蔬菜。「五菜為充」,有補充\充實之意,蔬菜多疏利,可以補充五穀之不足。

《皇帝內經》提示我們日常膳食應以穀物為養,肉類作為補益,以蔬菜水果作為輔助補充,這樣搭配的膳食,骨肉果蔬,食養盡之,才能有益身體健康,以達到合理平衡膳食。

附:2011年修訂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1. 食物多樣,穀類為主,粗細搭配

  2.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

    Advertisements

  3. 每天吃奶類,大豆或其製品

  4. 常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

  5. 減少烹調油用量,吃清淡少鹽的食物

  6. 食不過量,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

  7. 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適當

  8. 每天足量飲水,合理選擇飲料

  9. 如飲酒應限量

  10. 吃新鮮衛生的食物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