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的臨床過程及病理生理特點

燒傷 (burns) 通常指由熱力、電流、化學物質、放射線等所致的組織損害。熱燒傷 (thermal injury) 是指熱液(水、湯、油等)、蒸氣、高溫氣體、火焰、激光、熾熱金屬液體或固體(鋼水、鋼錠等)所引起的組織損害。通常所稱的或狹義的燒傷,一般指熱力所造成的燒傷(臨床上也有將熱液、蒸氣所致的燒傷稱之為燙傷, scalding),其他因子所致的燒傷則冠以病因稱之,如電燒傷、化學燒傷等。

燒傷是平、戰時的常見病之一,平時年發病率約為總人口5‰~10‰,其中10%的患者需住院治療。現代戰爭中,由於武器的發展,特別是燃燒武器的應用,燒傷發病率顯著高於平時。如果發生核戰爭,則燒傷將成為戰傷的主要部份。

燒傷的臨床過程及病理生理特點:

根據燒傷病理生理特點,一般將燒傷臨床發展過程分為四期,各期之間相互交錯,燒傷越重,其關係越密切。

一、 體液滲出期間

除損傷的一般反應外,無論燒傷深淺或面積大小,傷后迅速發生的變化為體液滲出 (exudation)。體液滲出的速度,一般以傷后6~12小時內最快,持續24~36小時,嚴重燒傷可延至48小時以上。

小面積的淺度燒傷,體液滲出主要表現為局部的組織水腫(edema),對有效循環血量無明顯影響。當燒傷面積較大(一般指Ⅱ度、Ⅲ度燒傷面積成人在15%,小兒在5%以上者),尤其是搶救不及時或不當,人體不足以代償迅速發生的液體喪失時,循環血量明顯下降,導致血流動力學與血液流變學改變,進而發生休克。因此在較大面積燒傷,此期又稱為休剋期(shock stage)。

燒傷后立即釋放的多種血管活性物質,如胺、5-HT、激肽、前列腺素類、兒茶酚太、氧自由基、內皮素、腫瘤壞死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白三烯、溶酶體酶等,引起微循環變化和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體液大量滲出而發生休克。因此,較大面積燒傷,防治休克是此期的關鍵。

二、急性感染期

繼休克后或休克的同時,感染是對燒傷病人的另一個嚴重威脅。易發生全身性感染的原因:

①皮膚、粘膜屏障功能受損,為細菌入侵打開了門戶。

②機體免疫功能受抑制。燒傷后,尤其是早期,體內與抗感染有關的免疫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免疫球蛋白和補體丟失或被消耗。

③機體抵抗力降低。燒傷后3-10天為水腫回收期,病人在遭受休克打擊后,內臟及各系統功能尚未調整和恢復,局部肉芽屏障未臻形成,傷后滲出使大量營養物質丟失,以及回收過程中帶入的「毒素」(細菌、內毒素或其他)等,使人體抵抗力下降。

④易感性增加。早期缺血缺氧損害是機體易發生全身性感染的重要因素。防治感染是此期的關鍵。

三、創面修復期

創面修復 (wound healing) 過程在傷后不久即開始。

  創面修復所需時間與燒傷深度等多種因素有關,無嚴重感染的淺Ⅱ度和部分深Ⅱ度燒傷,可自愈。

  但Ⅲ度和發生嚴重感染的深Ⅱ度燒傷,由於無殘存上皮或上皮被毀,創面只能由創緣的上皮擴展覆蓋。如果創面較大(一般大於3cm×3cm),不經植皮多難自愈或需時較長,或癒合后瘢痕(scar) 較多,易發生攣縮 (contraction),影響功能和外觀。

Ⅲ度燒傷和發生嚴重感染的深Ⅱ度燒傷溶痂時,大量壞死組織液化,適於細菌繁殖,感染機會增多。且脫痂后大片創面裸露,成為開放門戶,不僅利於細菌入侵,而且體液和營養物質大量喪失,使機體抵抗力和創面修復能力顯著降低,成為發生全身性感染的又一高峰時機。此期的關鍵是加強營養,扶持機體修復功能和抵抗力,積極消滅創面和防治感染。

四、康復期

深度創面癒合后,可形成瘢痕,嚴重者影響外觀和功能,需要鍛煉、工療、體療和整形以期恢復;某些器官功能損害及心理異常也需要一恢復過程;深Ⅱ度和Ⅲ度創面癒合后,常有瘙癢或疼痛、反覆出現水皰 (blister),甚至破潰,併發感染,形成「殘餘創面」(residual wound),這種現象的終止往往需要較長時間;嚴重大面積深度燒傷癒合后,由於大部分汗腺被毀,機體散熱調節體溫能力下降,在盛暑季節,這類傷員多感全身不適,常需2~3年調整適應過程。

本文內容為「貝奧泰創面解決方案」公眾平台原創內容

轉載須經授權並請註明出處。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