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紅豆薏仁湯祛濕的人,都犯了一個常識性錯誤,難怪沒效果!

濕氣是個纏人的小妖精,「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很多人都有濕氣,只是重點輕點的問題。俗話說寒濕生百病,一旦濕氣重,又會引起各種毛病。尤其現在這種潮濕的夏天,濕重的人尤其難受!

怎樣判斷體內濕氣重不重?看看有沒有以下這些癥狀:

頭昏腦脹,四肢沉重,身體乏力

《內經》里講「因於濕,首如裹。」當濕邪侵襲身體時,會頭昏沉重,像裹著一塊布;身體困重,四肢乏力,渾身不舒適,似乎身上附著重物。此外,還會有發熱、微微怕冷怕風,比如呆在空調房,別人都覺得涼快,但你覺得冷,要穿外套。

滿面油光,渾身黏糊糊

濕氣重的人總覺得渾身黏糊糊的,頭髮和皮膚都容易油膩。有人可能覺得,夏天黏糊糊很正常啊,但是健康的人,熱歸熱,出汗歸出汗,不會油膩。

Advertisements

關節疼痛

當濕邪傷及到關節時,部分氣血運行不暢,會有四肢關節酸痛沉重,關節屈伸不利等表現。

大便不成形,粘馬桶

長期便溏,必然體內有濕。大便后總有某些粘馬桶上,很難衝下去,這也是有濕的一種表現,因為濕氣有黏膩的特徵。體內有濕的人,大便不易成形。

都說紅豆薏仁湯祛濕,但很多人喝了很久也沒用,為什麼?

說到祛濕,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一個食療方:紅豆薏仁湯。

但實際效果如何呢?有人用了有效,但很多人喝了很久也沒感覺,甚至感覺寒濕更重了,為什麼?

第一個原因很多人現在知道了,雖然叫紅豆,但中醫說的「紅豆」指的是赤小豆,赤小豆健脾利濕,消腫解毒,功效較強,而紅豆主要供日常食用。還有人把它做成粥,抓一把米跟著燉,那就錯了,稻米長在水田裡,本來就是濕氣的來源之一。

Advertisements

第二,這是最關鍵的一點,只祛濕不健脾。脾與濕是相互影響的,因為「脾主運化」,脾虛了,濕氣會加重,所以中醫上有個詞叫「脾虛濕盛」;反過來,濕氣重又會導致脾虛,因此要祛濕,單用祛濕的紅豆薏仁顯然不夠,還需配合健脾的材料。

那麼,健脾用什麼食材呢?中醫有個著名健脾食方:四神湯。材料用的是淮山、蓮子、茯苓、芡實,一般用來燉豬肚,或者煮粥喝。

現在大家應該明白了,真要祛濕效果好,可食用祛濕的紅豆薏仁湯,同時還要配合吃健脾的食物。

然而要長期堅持,很多人做不到,且不說工作忙沒時間,就是有時間,要買好幾種材料,還得煲兩道湯,誰有耐心長期去做?

所以現在流行一種方便的吃法,將這些材料放一起,做成代餐粉,不管在辦公室還是在家,舀兩勺沖泡就可以喝了,味道香濃,營養豐富,完全可以當早餐,或小餓時的加餐。

感興趣的朋友,請點擊下面的鏈接查看詳情,店裡很多好評的哦: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