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學十講(6)——論對偶

對偶的形式與對法

由於漢民族語言具有便於作成對偶的特性,所以上溯周秦典籍,下逮近代歌謠,乃至口頭戲謔,常是採取這種排偶形式。這一形式是素來就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

把對偶形式由偶然產生髮展成為有意識的大量創作,這是魏晉以來逐漸講究聲律的結果。所以劉勰在寫過《聲律》、《章句》之後,接著就有專篇討論這個對偶問題。他說:

造化賦形,支體必雙;神理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辭,運裁百慮,高下相須,自然成對。

這是說明在文學語言中多用對偶,也是合乎規律的。他又提出四種對法:

故麗辭之體,凡有四對:言對為易,事對為難,反對為優,正對為劣。

——《文心雕龍》卷七《麗辭》第三十五

他把「雙比空辭」叫作「言對」,「並舉人驗」叫作「事對」,「理殊趣合」叫作「反對」,「事異義同」叫作「正對」。這四種對法概括了對偶的主要形式,直到唐人近體詩的格式全部完成之後,又定出一種共同遵守的規格,也就是兩個長短相同的句子構成對偶時,在相同的地位,它的語義要相當(也就是虛實相當),字調要相反(也就是平仄相反),才算適合對偶的法則。這好比兩個人配成一對夫妻,必須是一男一女,也就是古人所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這樣構成的對偶,結果是十分和諧的。唐人所寫的五、七言律詩和駢文、律賦,都以這兩條規律為絕對共遵的標準。至燕樂曲興起之後,雖然句式的錯綜變化不可勝窮,但依據「奇偶相生、輕重相權」的八字法則,講求對偶的精巧,還得提到首要的地位。

Advertisements

常見於小令短調的諧婉對法

一般對法和近體詩相同的,以小令短調為最多。約略舉例如下:

㈠三言對:

青箬笠,綠蓑衣。

——張志和《漁歌子》

柳絲長,春風細。

驚塞雁,起城烏。

玉爐香,紅蠟淚。

眉翠薄,鬢雲殘。

——溫庭筠《更漏子》

水為鄉,蓬作舍。

酒盈杯,書滿架。

——李珣《漁歌子》

傾綠蟻,泛紅螺。

蘭棹舉,水紋開。

——李珣《南鄉子》

村舍外,古城旁。

——蘇軾《鷓鴣天》

花不語,水空流。

春悄悄,夜迢迢。

——晏幾道《鷓鴣天》

㈡四言對:

細草愁煙,幽花怯露。

帶緩羅衣,香殘蕙炷。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

翠葉藏鶯,朱簾隔燕。

——晏殊《踏莎行》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

——秦觀《踏莎行》

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王雱《眼兒媚》

㈢五言對:

Advertisements

雨暗初疑夜,風回便報晴。

卯酒醒還困,仙村夢不成。

——蘇軾《南歌子》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晏幾道《臨江仙》

誰知巴峽路,卻見洛城花。

幽花香澗谷,寒藻舞淪漪。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和風春弄笛,明月夜聞簫。

青釭挑欲盡,粉淚浥還垂。

——蘇軾《臨江仙》

相逢俱白首,無語對西風。

水窮行到處,雲起坐看時。

——晁補之《臨江仙》

草平天一色,風暖燕雙高。

難回巫峽夢,空恨武陵桃。

——李之儀《臨江仙》

更無花態度,全是雪精神。

——辛棄疾《臨江仙》

一燈人著夢,雙燕月當樓。

瘦應因此瘦,羞亦為郎羞。

——史達祖《臨江仙》

亂山明月曉,滄海冷雲秋。

——段成己《臨江仙》

冰壺天上下,雲錦樹高低。

向來元落落,此去亦悠悠。

清泉明月曉,高樹亂蟬秋。

——元好問《臨江仙》

㈣六言對:

夢后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

——晏幾道《臨江仙》

鳩雨催成新綠,燕泥收盡殘紅。

——陸遊《臨江仙》

倦客如今老矣,舊時不奈春何!遠眼愁隨芳草,湘裙憶著春羅。

——史達祖《臨江仙》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還似無情。

——司馬光《西江月》

鳳額綉簾高卷,獸鐶朱戶頻搖。

好夢狂隨飛絮,閑悉濃勝香醪。

——柳永《西江月》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

素麵常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

——蘇軾《西江月》

月側金盤墮水,雁回醉墨書空。

蟻穴夢魂人世,楊花蹤跡風中。

——黃庭堅《西江月》

似有如無好事,多離少會幽懷。

不寄書還可恨,全無夢也堪猜。

——晁補之《西江月》

落寞寒香滿院,扶疏清影侵門。

皎皎風前玉樹,盈盈月下冰魂。

——謝逸《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

青史幾番春夢,黃泉多少奇才。

——朱敦儒《西江月》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萬事雲煙忽過,百年蒲柳先衰。

早趁催科了納,更量出入收支。

——辛棄疾《西江月》

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

——張孝祥《西江月》

睡處林風瑟瑟,覺來山月團團。

句穩翻嫌白俗,情高卻笑郊寒。

——朱熹《西江月》

零落不因春雨,吹噓何假東風。

有艷難尋膩粉,無香不惹游蜂。

——曹希蘊《西江月》

斷送一生惟有,破除萬事無過。歇後語

花病等閑瘦弱,春愁沒處遮攔。

——黃庭堅《西江月》

㈤七言對:

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浥露似沾巾。

——劉禹錫《望江南》

待月池台空逝水,蔭花樓閣漫斜暉。

——李煜《浣溪沙》

目送征鴻飛杳杳,思隨流水去茫茫。

——孫光憲《浣溪沙》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晏殊《浣溪沙》

早是出門長帶月,可堪分袂又經秋。

——張泌《浣溪沙》

當路遊絲縈醉客,隔花啼鳥喚行人。

——歐陽修《浣溪沙》

衣化客塵今古道,柳含春意短長亭。

戶外綠柳春系馬,床前紅燭夜呼盧。

——晏幾道《浣溪沙》

老幼扶攜收麥社,烏鳶翔舞賽神村。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

彩索身輕長趁燕,紅窗睡重不聞鶯。

紅玉半開菩薩面,丹砂穠點柳枝唇。

——蘇軾《浣溪沙》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秦觀《浣溪沙》

風約簾衣歸燕急,水搖扇影戲魚驚。

——周邦彥《浣溪沙》

忽有微涼何處雨,更無留影霎時雲。

突兀趁人山石狠,朦朧避路野花羞。

引入滄浪魚得計,展成寥闊鶴能言。

——辛棄疾《浣溪沙》

茅店竹籬開席市,絳裙青袂劚姜田。

——范成大《浣溪沙》

紅蓼一灣紋私纈亂,白魚雙尾玉刀明。

——張孝祥《浣溪沙》

忙日苦多閑日少,新愁常續舊愁生。

——陸遊《浣溪沙》

玉鴨熏爐閑瑞腦,朱櫻斗帳掩流蘇。

——李清照《浣溪沙》

深院下關春寂寂,落花和雨夜迢迢。

——韓偓《浣溪沙》

風颺遊絲隨蝶翅,雨飄飛絮濕鶯唇。

——珍娘《浣溪沙》

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外離愁三月雨。

窗間斜月兩眉愁,簾外落花雙淚墮。

——晏殊《玉樓春》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宋祁《玉樓春》

織成雲外雁行斜,染作江南春水淺。

——晏幾道《玉樓春》

歸帆初張葦邊風,客夢不禁篷背雨。

——蘇庠《木蘭花》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晏幾道《鷓鴣天》

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蘇軾《鷓鴣天》

風前橫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黃庭堅《鷓鴣天》

燕驚午夢周遮語,蝶困春遊落拓飛。

——李元膺《鷓鴣天》

晴雲欲向杯中起,春色先從臉上來。

——趙令畤《鷓鴣天》

春風攪樹花如雨,夕靄迷空燕趁門。

——呂渭老《思佳客》

拖條竹杖家家酒,上個籃輿處處山。

——朱敦儒《鷓鴣天》

雙檠分焰交紅影,四座春回粲晚霞。

——侯寘《鷓鴣天》

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

千章雲木鉤輈叫,十里溪風罷亞香。

紅蓮相倚渾如醉,白鳥無言定自愁。

人情輾轉閑中看,客路崎嶇倦後知。

已通樵徑行還礙,似有人聲聽卻無。

輕鷗自趁虛船去,荒犬還迎野婦回。

亂雲剩帶炊煙去,野水閑將日影來。

自從一雨花零落,卻愛微風草動搖。

都無晉宋之間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辛棄疾《鷓鴣天》

勞勞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張炎《鷓鴣天》

物情漸逐雲容好,歡意偏隨日腳長。

——石孝友《鷓鴣天》

酒闌更喜團茶茗,夢斷偏宜瑞腦香。

——李清照《鷓鴣天》

樓中燕子能留客,陌上楊花也笑人。

多情卻被無情惱,今夜還如昨夜長。

一江春水何年盡?萬古清光此夜圓。

只緣攜手成歸計,不恨埋頭屈壯圖。

舊時逆旅黃粱飯,今日田家白板扉。

浮萍自合無根蒂,楊柳誰教管送迎?

——元好問《鷓鴣天》

這上面所舉的一些對句,和唐人的律詩、律賦是一般的寫法,都是以聲調和諧、銖兩相稱為準則的。

略帶拗怒的對句

至於一聯之中,音節略帶拗怒,這在小令短調是比較少的。就連長調慢詞,不用領格字的五、七言對句,拗的也不怎樣的多。有的拗在句中的,例如《破陣子》: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

——晏殊

身外儻來都似夢,醉里無何即是鄉。

——蘇軾《十拍子》

蠟屐登山真率飲,筇竹穿林自在行。

——陸遊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辛棄疾

有拗在句尾的,例如《滿江紅》:

幾許漁人飛短艇,盡載燈火歸村落。

——柳永

君是南山遺愛守,我為劍外思歸客。

——蘇軾

麥影離離翻翠浪,泉聲[氵虢][氵虢]敲寒玉。

——葛剡

十幅雲帆風力滿,一川煙暝波光闊。

——蔡伸

點點不離楊柳外,聲聲只在芭蕉里。

——張孝祥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岳飛

紅粉暗隨流水去,園林漸覺清陰密。

白羽風生貔虎譟,青溪路斷鼪鼯泣。

破敵金城雷過耳,談兵玉帳冰生頰。

馬甲裹屍當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說。

樓觀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頭先白。

琴里新聲風響珮,筆端醉墨鴉棲壁。

寶馬嘶歸紅旆動,龍團試水銅瓶泣。

東北看驚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似整復斜僧屋亂,欲吞還吐林煙薄。

少日對花渾醉夢,而今醒眼看風月。

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棲棲者蜂和蝶。

——辛棄疾

鐵馬曉嘶營壁冷,樓船夜渡風濤急。

生怕客談塞榆事,且教兒誦花間集。

看山看水身尚健,憂晴憂雨頭先白。

空有鬢如潘騎省,斷無面見陶彭澤。

——劉克莊

河漢低垂天欲近,乾坤浩蕩秋無極。

——盧祖皋

有物揩磨金鏡凈,何人拿攫銀河缺。

——史達祖

何處征帆雲杪去,有時野鳥沙邊落。

歲月無多人易老,乾坤雖大愁難著。

花樹得晴紅欲染,遠山過雨青欲滴。

——吳潛

池碎瀑聲荷捧雨,徑涵愁影篁篩月。

——李昂英

底處未嫌吾輩在,此心說與何人得。

——方岳

紫燕雛飛簾額靜,金鱗影轉池心闊。

——吳文英

錦樹摧殘胡蝶老,冰綃剪破鴛鴦只。

——元好問

像這一類的對句,於和諧中見拗怒,關鍵只在每句的收腳都用仄聲,就使人感到峭拔勁挺,顯示一種凜然不可侵犯的顏色,所以許多豪放作家都愛使用。

長調慢詞中對句的提挈與收束

至於長調慢詞中的對偶,是變化多端的。有的和諧,有的拗怒,有的亦諧亦拗,參互用之。一般多用領格字給以提挈,或一聯之後束以單句,例如《八聲甘州》:

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柳永

又如《水龍吟》:

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遊子。

——辛棄疾

兼用領格字並取得「奇偶相生」妙用的,要以《清真詞》的變化為最多。例如第四講中提到過的《蘭陵王》和下面所舉《大酺》的前片:

對宿煙收,春禽靜,飛雨時鳴高屋。

牆頭青玉旆,洗鉛霜都盡,嫩梢相觸。

潤逼琴絲,寒侵枕障,蟲網吹黏簾竹。

郵亭無人處,聽檐聲不斷,困眠初熟。

奈愁極頻驚,夢輕難記,自憐幽獨。

你看它這平列和單行的隊伍,是怎樣的錯綜變化而又脈絡相通。寫巨幅長篇,是要在這關節眼裡悉心玩索的。

至於以一個領格字領四個四言偶句,也有的全諧,有的全拗,有的半諧半拗,關鍵多在落腳字。

⑴一字領八字全諧的偶句:

羨金屋去來,舊時巢燕;土花繚繞,前度莓牆。

——周邦彥《風流子》

念取酒東壚,尊罍雖近;採花南圃,蜂蝶須知。

——周邦彥《紅羅襖》

⑵一字領八字全拗的偶句:

念渚蒲汀柳,空歸前夢;風輪雨楫,終辜前約。

——周邦彥《一寸金》

⑶一字領八字半拗半諧的偶句:

況怨無大小,生於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災。

正驚湍直下,跳珠倒濺;小橋橫截,缺月初弓。

——辛棄疾《沁園春》

⑷不用領格八字全諧的偶句:

砧杵韻高,喚回殘夢;綺羅香減,牽起余悲。

——周邦彥《風流子》

芳草有情,夕陽無語。雁橫南浦,人倚西樓。

——張耒《風流子》

  至於以一字領四字偶句的,有如下例:

⑴諧句:

愛停歌駐拍,勸酒持觴。

——周邦彥《意難忘》

仗酒祓清愁,花消英氣。

——姜夔《翠樓吟》

⑵拗句:

料舟移曲岸,人在天角。

——周邦彥《解連環》

⑶半諧半拗句:

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

——周邦彥《蘭陵王》

又有以一字領五字偶句的,例如:

觀露濕縷金衣,葉映如簧語。

——柳永《黃鶯兒》

又有以一字領六字偶句的,例如:

⑴諧句:

念柳外青驄別後,水邊紅袂分時,愴然暗驚。

——秦觀《八六子》

⑵拗句:

有翩若驚鴻體態,暮為行雨標格。

——聶冠卿《多麗》

嘆事逐孤鴻盡去,身與塘蒲共晚。

——周邦彥《西平樂》

又有以兩字領六言偶句的,例如:

⑴諧句:

那堪片片飛花弄晚,濛濛殘雨籠晴。

——秦觀《八六子》

⑵拗句:

似覺瓊枝玉樹相倚,暖日明霞光爛。

拗怒音節構成的排偶

周邦彥是最愛運用拗怒的音節來作成排偶的。像下舉五言四排句就是他的特點:

高柳春才軟,凍梅寒更香。暮雪助清峭,玉塵散林塘。

——《紅林檎近》

這類排句也偶見於別的詞家,例如:

花徑款殘紅,風沼縈新皺。乳燕穿庭戶,飛絮沾襟袖。

——李之儀《謝池春慢》

綉被掩余寒,畫幕明新曉。朱檻連空闊,飛絮知多少!

——張先《謝池春慢》

大概他們都是想運用杜甫寫拗體詩的手法來入曲子詞,為倚聲家別開生面的。

暗藏在單行中的對偶

此外還有一種特殊手法,把對偶暗藏在單行隊伍中,如不仔細地觀察,就要忽略過去。例如:

檻菊蕭疏,井梧零亂,惹殘煙。

——柳永《戚氏》

隔窗寒雨,向壁孤燈,弄余照。

風披宿霧,露洗初陽,射林表。

微呈纖履,故隱烘簾,自嬉笑。

河陰高轉,露腳斜飛,夜將曉。

——周邦彥《早梅芳近》

遠浦縈迴,暮帆零亂,向何許。

——姜夔《長亭怨慢》

像這一類的例子當然還不在少數,這裡就不再一一列舉了。

結論

學填詞必得先學作對偶,關鍵是要取得詞義和字調的穩稱、和諧和拗怒的統一。而在長調慢詞中,尤其要把這項功夫鍛煉得到家,才能舉重若輕,使思想感情和聲調色彩吻合無間。要達到杜甫《麗人行》所稱:「肌理細膩骨肉勻」的高度,是得要大費琢磨的。

【版權聲明】本文由「詩詞世界」整理髮布,作者龍榆生,選自《詞學十講》,圖片來源網路,轉載請註明出處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