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怎樣認識高脂血症

中醫怎樣認識高脂血症

中醫傳統上並沒有高脂血症的病名,根據臨床上的表現,大致可歸屬在中醫的「痰濁」、「血瘀」、「肥胖」、「濕熱」。中醫認為膏脂的生成、轉化與代謝,必須有胃的受納、脾的運化、肺的輸布、肝膽的疏泄、大腸的傳導、腎的主宰及三焦的氣化等。其中與脾、肝、腎的關係最為密切。脾氣不足,運化功能失常,易致濕濁內生,化為痰濁阻遏經絡。情志影響,使肝氣鬱結,肝陽上亢,木旺克土,脾胃功能受損,運化失司,濕濁化痰、蘊熱,使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輸布而發病。所謂生濕一生痰一生熱一生風是也。

(1)飲食偏差。脾胃失調

脾胃受納水谷,化其精微上注於肺,化為血液,濡養全身,若飲食無度,酗酒過量,損傷脾胃,致脾胃運化失常,使精微不歸正化,水濕內停,聚濕生痰,釀成脂膏,混入血中,加上恣食肥膩甘甜,過多的脂膏進入人體,輸布轉化不及滯於血中,而成脂濁不變。

(2)情志內傷,肝膽不利

肝主疏泄,膽附於肝,膽汁可以凈脂化濁,有助脾胃受納化膏脂。若情志內傷,氣機郁滯,致肝膽不利,使肝膽疏泄條達失常,影響膏脂的輸布轉化、排泄,使血脂升高發為脂濁症。

(3)年老體衰。腎氣不足

高脂血症多見於年老之人,因為年高五臟六腑功能衰退,尤以腎臟為甚,「腎主五液」為氣血、津液、膏脂之主宰,若腎陽不足,則膏脂的轉化利用減少,而滯留血中;腎陰不足則膏脂不藏,滲入血中,促使脂濁症的產生。或人雖未老,房勞過度,縱慾無節,致使腎氣虧損,亦常有脂濁症的發生。

(4)稟賦異常。多靜少動

臨床上高脂血症患者多有家族疾病史,因此稟賦異常亦是產生高脂血症的原因之一。父母肥胖,自幼即多脂肪,成年後形體更豐,行動遲緩,膏脂利用減少,致血中膏脂增多,或生性喜靜,多坐少動,加上飽食貪睡,膏脂利用不及,沉積體內,致為脂濁症。綜合以上幾個原因,高脂血症的發生和我們的飲食不均衡、不良的生活習慣及普遍缺乏運動確實有密切的聯繫。

高脂血症由於發病原因及併發症的不同,臨床可有多種辨證分型,或脾虛,或腎虛以及其他臟腑的陰陽失調,但其病機總是不脫離痰瘀。因此,痰瘀並治應為高脂血症的首選治法,應在辨證的基礎上予以重點考慮。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