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劉完素的脾胃觀,脾胃病理,皆因於濕

點擊文章末尾藍色「了解更多」,體驗【神黃名醫館】,體驗在線問診、智慧自診、中醫百科、在線購葯

劉完素, 字守真, 後人尊稱劉河間, 為金元四大家之首, 其主 要學術成就在於闡發運氣學說, 提出「亢害承製 」理論, 認為「六 氣皆從火化, 五志過極皆為熱病」,治療疾病以火熱立論, 用藥以 寒涼為主, 開創了金元時代學術爭鳴之先河, 這些都是人們所公認和熟悉的。其實劉完素也很重視脾胃土氣,對脾胃生理病理及 治療均有其獨到之處 ,但這一點每每被人忽視, 未免掩其所長。

生理上重視脾胃土氣,強調胃中潤澤

劉完素非常重視脾胃土氣, 認為脾胃為一身之根, 故他在 《素問玄機原病式》中指出了 「土為萬物之母, 故胃為一身之本」。而人之五臟六腑都有賴於脾胃之氣, 正如他所言「故五 臟六腑, 四肢百骸,受氣皆在於脾胃土濕潤」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動物神機為根在於中, 故食入於胃, 而脾為變磨, 布化五 味, 以養五臟之氣, 而養榮百骸, 固其根本」 。所以可見, 劉氏之所以重視脾胃, 因為它能運化水谷, 化生精微, 以滋養五臟六 腑, 故脾胃為萬物之母,一身之本,即 「動物神機為根在於中」,全身的機能活動均有賴於脾胃運化。

Advertisements

此外,他還認識到「土為萬物 之母, 水為萬物之源,故水土同在於下,而為萬物之根本。地干而 無水濕之性 , 則萬物根本不潤,而枝葉衰矣 」 , 意即為水土相 合, 乃能化生萬物,也即為脾土主濕的理論依據。同時,在此他非 常強調胃中潤澤,胃中既不可太濕,又不可太干,一定要保持潤澤 的程度。揭示了脾陽不運則不能推陳, 胃陰不降則不能納新, 「常令潤澤」則濕而不濫,「無使乾涸」則潤而不枯。由此可見,劉 完素不僅是脾胃論的開拓者,而且可謂是胃陰學說的創始人。

脾胃病理,皆因於濕

基於對脾胃主濕生理的認識, 劉氏在《素問玄機原病式》五運 主病開篇就指出了脾胃的根本病理在於「諸濕腫滿, 皆屬脾土」。脾胃之為病, 不是濕之有餘, 就是濕之衰少,即太過與不及。如果 濕氣太過則為積飲、痞隔、中滿、霍亂吐下等證。濕之有餘, 脾濕積蓄,痞而不散,則積飲留飲, 積飲濕甚, 痞隔而中滿, 甚為胕腫。而霍亂吐下,乃濕為留飲痞隔,而傳化失常所致。總之, 均是因為濕之有餘,阻塞氣機,閉塞不通所致。如濕之衰少則「或病燥熱大甚, 而脾胃乾涸或消渴者,土濕之氣衰也」 。

Advertisements

因此,他將濕之有餘或 衰少形象地比喻為「水濕過與不及,猶地之旱澇」。 但同時,除了脾胃土本濕化為病外, 劉氏還根據其 「亢害承制」理論,指出了「臟腑經絡不必本氣興衰而能為其病, 六氣互相 干而為病也」。也就是說,脾胃之病,不僅本氣濕化可致,還有陰陽虛實變化。如「胃寒為虛冷者, 是胃中陰水實而陽火虛也」, 反過來 , 「若陽實陰虛, 風熱勝其水濕而成燥 者, 則為水 濕衰 也」。可見,劉氏對於脾胃病理是在脾胃本土濕化太過或不及 的基礎上,通過其陰陽虛實變化來進行認識的。

治療脾胃,燥濕潤燥, 土氣得其平

根據脾胃病理為濕有餘或衰少的認識,劉氏指出了脾胃之病 的治療大法為「補瀉脾胃之本者, 燥其濕則為瀉, 潤其燥則為 補」,真可謂一語中的,對後世產生了很大影響。因此,燥濕或潤 燥, 則成為其治療脾胃病的兩大法寶,如濕氣勝者,則治濕以燥, 或瀉去其濕,或風葯勝濕;若濕衰為燥, 則補陰瀉陽,活血養液, 這在 他的《宣明論方》及《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中均有反映,體現了劉氏獨到的處方用藥特點, 後世臨床運用也頗獲良效。而對於胃寒 虛冷者,是胃中陰水實而陽火虛也。 「當以溫補胃中陽火之虛, 而退其陰水之實」 。這裡的胃虛不同於胃濕本化之虛, 故不可補 其濕,而當補陽瀉陰。他這一治療特點對後來李東垣用甘溫昇陽治療脾濕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而反過來, 對於陽實陰虛,風熱勝 其水濕而燥者, 可以 「退風熱, 養液潤燥,而救其已衰之陰濕」。

因此這裡的陰虛不同於陰寒, 不可誤用溫補,而當救陰退陽。這一 治法又為後世葉天士甘涼濡潤療法開闢了門徑。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劉氏是非常重視脾胃的, 而且對脾胃 的治療也是有其獨到之處的,對後世也產生了很大影響。他的創新與實踐精神,很值得我們現在學習。

點擊文章末尾藍色「了解更多」,體驗【神黃名醫館】,體驗在線問診、智慧自診、中醫百科、在線購葯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