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Model 3難產的背後,臨陣換芯才是罪魁禍首

最近馬斯克不是很順遂,起碼跟前兩年的意氣風發比起來,出鏡率少了許多,爭議卻接連不斷。

追根溯源,得從Model 3的難產說起。

特斯拉前不久公布了今年Q3的銷售和生產季度報告,從數據上看,Model 3的顯然製造遇到了瓶頸,交付量嚴重不足,不少訂單甚至被安排到了2019年。

Model 3因為性價比更高,一度被認為是特斯拉走向普及的主力車型,卻栽在產能上。

根據業內人士分析,車身也許是罪魁禍首。由於車身的焊接工藝與之前的幾代產品有所不同,特斯拉在生產線和工人的配套方面遭遇了諸多難題,成為瓶頸。這也難怪,作為業界新秀,在科技方面可以出奇制勝、后發制人,可生產線尤其是車身生產線的運營能力卻很難與沉澱上百年的老牌巨頭相比。

Advertisements

關於Model 3難產的個中細節,本文就不再深挖了。這些天,我正好反覆給孩子講塞翁失馬的成語故事,突然想到這跟特斯拉當前的處境還頗有幾分神似,所以深夜寫下這些文字,希望與感興趣的朋友共同探討。

塞翁失馬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凡事都有兩面性。

很明顯,Model 3的難產對特斯拉和馬斯克而言,絕非好事一樁,投資人很不開心,渾水機構和各路媒體趁機大做文章,消費者往往被說得雲里霧裡,無所適從。

其實,任何一家發展過快的公司,都有必要在適當的時候停一停,復盤反省,查漏補缺,重新制定節奏,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回到特斯拉,這兩年特斯拉在電池和自動駕駛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也讓馬斯克被神話。但理智地說,市佔率超低存在感卻超強的奇迹,真的不多,老羅的鎚子科技可以算一個,但老羅比馬斯克艱難多了。

Advertisements

既然特斯拉已經遭遇了產能問題,那麼肯定需要尋求解決方案。儘早遇到問題,總比產能做大后再召回要好得多吧,這就是積極的一面。Model 3遭遇的問題及時解決,Model 4、5、6……都能從中受益。

其次,更重要的問題來了,我發現在這個過程中,馬斯克正在為特斯拉汽車尋找新的「大腦」。

NVIDIA一度是特斯拉的合作夥伴,黃仁勛和馬斯克也頻繁一同出鏡。

黃仁勛:這裡面的超級晶元也可以做特斯拉的大腦。馬斯克:嗯,不錯!(設計台詞)

馬斯克:體積會不會太大了?黃仁勛:不怕,你看核心就這麼小一塊。(設計台詞)

然而,種種跡象表明,特斯拉和NVIDIA的蜜月期已經結束了。以上圖片中的美好畫面,已經成為歷史。

AMD技術大神Jim Keller曾領導過Zen架構項目,從AMD辭職后他選擇加入特斯拉,特斯拉挖來AMD的人,其中的隱喻已經很明顯了。前些日子,在NIPS 2017年的大會上,馬斯克透露Jim Keller的職務是自動駕駛硬體副總裁,為特斯拉開發AI晶元。

與此同時,馬斯克還說:「We are developing our own AI chips.」相當於是攤了底牌。

為什麼與黃仁勛「談崩了」,普通外人當然無從知曉。不過根據我的猜測,馬斯克和黃仁勛都是超級自信的企業家,都想佔據話語權,那麼特斯拉車用了NVIDIA的晶元,誰說了算?

這並不是沒有先例。11年前,當AMD對NVIDIA伸出橄欖枝,想併購後者時,就是因為黃仁勛堅持要做新公司CEO而作罷,之後AMD才退而求其次地選擇了ATI,其實在那個時候AMD與NVIDIA顯然是更優質的組合,那段歷史很多老用戶都不會忘記。

而今,馬斯克的態度是要自己做AI,所以挖來了人,建立了團隊。據悉,Jim Keller正領導一個由50人組成的小組為特斯拉開發專用的AI晶元,AI晶元會在未來用於特斯拉電動車中,完成無人駕駛時的運算操作。

所以,如果特斯拉自主打造AI晶元的計劃是存在的並且已付諸實施,那麼現階段產品最好還是不要賣得太多太濫,以防今後遭遇標準不匹配的各種麻煩。

倘若用這個角度去看待Model 3的難產,就不難理解像馬斯克這樣的非人類,為何連車身焊接這樣一個看似不那麼嚴重的難題都解決得那麼艱難、那麼緩慢,以至於被機構看空,被分析人士批評,竟「毫無還手之力」。

因為他在忙更重要的事情,分身乏術罷了。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