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體質調經,不同體質的經期表現,妹子看過來

月經不調會影響美容,導致皮膚容易出現暗瘡、色斑等問題,還可能引發婦科炎症、不孕等危機。而壓力、營養不良、作息不規律等原因,已經使月經不調成為成年女性中的常見病。如何調經美顏?先要找對自己的體質,按體質調經!

月經不調並非都是氣血虛 濫補誤補反有害

調月經:先辯自身體質

經期常常感到手腳冰冷、用熱水袋熱敷會感到舒服,經期后感到貧血、身體虛弱……許多女性來月經時都會出現上述的感受。於是,久而久之,坊間開始流行起「月經不調為氣虛、血虛所致」的說法。吃紅棗桂圓、芝麻阿膠等各種經期滋補方也一直流行不殆。

中醫專家提醒,女性要「調月經」,首先要正確辨認自身體質,對症下藥才能解決問題。濫補誤補不但無益,還可能起反作用。

在中醫婦科理論中,月經不調的主因為外感六淫、內傷七情、生活所傷、體質因素等。體質稟賦於父母,但受後天環境、飲食、精神、心理、性格、情緒等因素影響大。因此,體質因素導致月經不調,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看月經辯體質 依體質調月經

A、氣滯血瘀型:或先或后,量多少不定

表現:

月經提前或推后,量多少不定,行而不暢,血色紫黯有塊,血塊排出則疼痛減輕。經前或行經初期小腹脹痛拒按,部分人甚至閉經、崩漏(量多如注或漏下不止)、不孕。

常伴有經前乳房脹痛、胸脅不舒、小腹脹痛或刺痛(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精神抑鬱或煩躁易怒,舌黯紅、苔薄白、脈弦。

調理方:

「氣滯血瘀型多由肝氣鬱結導致氣血運行不暢。」 專家表示,出現這種情況很多時候是因為生活、工作壓力大,心情不舒暢所致。

1、此類型的月經不調人群首要調節心情,保持愉快心境,有助於緩解癥狀。

2、在經前可以用行氣化瘀的藥物調理。經期血塊多、腹痛的人群,經前經期可以適當用丹參或田七煲瘦肉,或者用益母草煮雞蛋或瘦肉食療方有助減輕腹痛、減少血塊。

3、月經后以滋陰補腎健脾為主,適當採用百合、麥冬、合歡花、浮小麥、砂仁等煲瘦肉食療。

B、血熱型:月經提前,量多或延長

表現:

月經提前、量多或經期延長。經色鮮紅,質稠,有血塊。

經前/經期小腹灼痛,痛連腰骶,或平時小腹疼痛,白帶量多、色黃、質稠、臭穢。實熱者常伴有言語高聲大氣、面紅目赤、口舌生瘡、口乾口渴欲冷飲、便秘、尿短赤、舌紅苔黃厚膩、脈數等癥狀;虛熱者常伴有潮熱、盜汗、失眠、多夢、腰膝酸軟、口乾咽燥、便秘、舌紅少苔、脈細數等表現。

調理方:

1、飲食應當少燥熱,所謂熱能動血,經后可以適當補充涼血的食材。比如沙參或麥冬煲水魚或老鴨,或燉兔肉吃達到滋陰潤燥的作用。

2、燥熱情況嚴重的,可以用生地黃、土茯苓等煲湯。

C、氣血虛弱型(血虛):月經延遲,月經量少

表現:

月經延遲、月經量少。色淡、質清稀、無血塊。經凈后小腹隱隱作痛,喜溫喜按或小腹及陰部空墜不適,婚久不孕或反覆自然流產。常伴有神疲乏力、倦怠懶言、聲低氣弱、心悸氣短、面色蒼白、爪甲不華的表現。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調理方:

1、經期后宜補血調經,可以早晚吃2-3顆紅棗,多吃黑芝麻、 燉服阿膠(應當月經乾淨后再進補)。

2、體質偏熱的人吃阿膠時可以適當加入冰糖,避免過於燥熱,或者用首烏黃精燉瘦肉。

D、腎氣虧損型:月經延遲或先後不定、經量少

表現:

月經延遲或先後不定期,經量少,出現崩漏甚至閉經。經色淡黯或淡紅、質稀薄。經期或經后1-2天小腹綿綿作痛,伴腰骶酸痛;帶下量多、質稀。

面色晦黯、頭暈耳鳴、腰酸腿軟、小便頻數、性慾淡漠。其中,腎氣虛者多伴有臉色蒼白、易出汗、氣短懶言;腎陰虛者多伴有潮熱出汗、面色潮紅;腎陽虛者多怕冷、口淡。

調理方:

1、腎氣虛者經期不宜補,要注重經後補生氣,可以燉高麗參,或用黃芪、党參燉鱸魚、淮山、鵪鶉等。注意,陰虛火旺的人群不適合吃太多高麗參、黃芪、党參,可以改用西洋參或太子參食療。

2、腎陰虛者要注重經后滋陰補腎。不要食用太多上火的食物,可以用沙參、麥冬、玉竹、枸杞子等煲水魚湯或老鴨湯,適當進食雪蛤、花膠等。

3、腎陽虛者旨在補腎壯陽。可以多食用核桃,用肉鬆茸煲雞湯,鹿茸、高麗參等都是較好的補腎藥物。

E、血寒型:月經延遲月經量少

表現:

實寒者月經延遲、量少有塊、月經色黯。經前/經期小腹冷痛,得溫痛減。多有經期冒雨涉水、感受風寒或飲食生冷病史。舌淡暗、苔薄白、脈緊。

虛寒者(宮寒)月經延遲、量少、色淡、質稀無塊,婚久不孕或易流產。伴有四肢不溫,下腹或腰間冷痛不適;完谷不化,納呆倦怠,大便溏薄;或頭暈耳鳴,眼眶或唇周黧黑,腰膝酸軟,性慾低下,夜尿或小便清長等。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弱。

調理方:

1、實寒者應少吃生冷、注重保暖。月經量過少來月經時可以服用紅糖薑汁,用姜水泡腳,艾灸三陰交、關元穴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2、虛寒者經后可用艾葉煲雞或當歸生薑煲羊肉。

F、痰濕型:月經量少甚至閉經

表現:

月經後期甚至閉經、量少、點滴即止。經色淡,帶下量多,色白質粘無臭,婚久不孕。伴有形體肥胖,多毛、面部痤瘡、毛孔粗大;頭暈心悸,胸悶、胃納差或噁心欲嘔,面目虛浮或面色萎黃無光澤。舌淡,苔白膩,脈滑。

調理方:

1、可以適當食用祛痰化濕的食療方,例如經期后可進食陳皮、茯苓、砂仁,扁豆等煮水或煲瘦肉。

2、月經期一般不煲湯,進補以經後為宜。

Tips:「大姨媽」怎樣才正常?

正常月經周期的判斷,除了沒有明顯疼痛外,均不離「期、量、色、質」四個字。

【期】指的是周期和經期。從月經來潮的第1天到下次月經的第1天之間的這段時期,叫周期。標準28-30天為一周期,提前或推遲不超過1周為正常。經期一般3-7天。

【量】正常一個月經周期的月經量30-80ml。按照市面普通衛生巾標準,一張月經浸透10-15ml。粗略地計算,月經期要2-3張衛生巾浸透才算最基本量,少於這個量為月經量少;超過20張則為月經量多。

【色】正常的月經為鮮紅色。

【質】月經以不稀不稠,無血塊為正常。

辨識體質

量大與提前相似,量小與延遲相似

月經過多(量大)與月經提前有一定的相似性,多為氣虛、血熱、血瘀。月經過少(量小)與月經延遲又有一定的相似性,常見腎虛、氣滯血瘀、痰濕、氣血虛弱和寒凝型。

職場女性壓力大,「鬱悶」的抱怨聲常掛嘴邊。容易導致氣滯血瘀,有可能引起月經提前或月經延遲,甚至月經忽前忽後。

食療關鍵

經期後進補才當時

按照月經與月相相關的理論「月生無瀉,月盈無補」,說的是月經過後「血海空虛」,通常月經乾淨后,採用補氣、養血、生精之法更為適宜。党參、黃芪、當歸、熟地黃、制首烏、紅棗等都是中醫常用的進補藥方。

月經前(滿月)不可再補,以免使月經壅滯、排出不暢,變生他病。

如果自己不會去陪這些食療的推薦一款養生茶《紅棗黑糖薑茶》,不會判斷自己是什麼類型的可以聯繫我。

用藥講究

調經非一劑葯搞定

月經的正常與否與人體的體質和情緒、環境等有關,這些因素不是一成不變的。例如當下工作壓力大、肝氣鬱結是月經不調的主要因素。而經過調節過後,肝氣鬱結得到舒解,很可能又會出現其他如血虛、氣虛、陰虛、陽虛等不同表現,需要重新對症下藥。

這個過程一般要經歷3個月經周期以上,甚至更久。

月經提前,經前出現小腹脹痛、乳房脹痛,月經伴有血塊、經色暗淡、經期面色蒼白……很多女性在月經前後身體會出現各種異常現象,這些都是月經不調的癥狀。月經前後的狀況、經期量多量少等特定的全身癥狀,可以幫助你判斷自己月經不調的類型,從而進行對症的調補。

如果你有收穫,你對我最大的感謝就是分享此文,你所見的或許正是別人所需要的,我是橙子,女性健康導師,黑糖養生第一人,微信QQ5526401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