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黎敏《黃帝內經》:天地氣交,如何把握氣的脈搏

天地氣交的實質是天地人本源於一氣,天人合一最重要的體現也是合於"氣"。

《素問•六微旨大論》提出"氣交"的概念:"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氣交。曰:何謂氣交?曰:上下之位,氣交之中,人之居也。"求之本,求之位,求之氣交皆指求氣之本。天地人三者是一氣分佈到不同領域的結果,因而是可以認知和掌握的。"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

即,人與萬物,生於天地氣交之中,人氣從之則生長壯老已,萬物從之則生長化收藏。人雖有自身特殊的運動方式,但其基本形式--升降出入、闔辟往來,是與天地萬物相同、相通的。

氣交的產生是因為地之寒熱與天之陰陽之節氣相差三節。按理說,一年中冬至日為陰之極,應該氣候最冷,夏至日為陽之極,應該氣候最熱,故天之太陽為夏至,天之太陰為冬至。

Advertisements

但事實上大地有一個白天吸熱,夜間散熱的過程,所以冬至之後經小寒、大寒、立春三節氣達到積寒的高峰,即地之最寒冷在冬至后三節氣,立春一到,氣候便開始溫暖,此三節之差,張介賓十分重視,其《類經圖翼》云:"然一歲之氣始於子,四季之春始於寅者,何也?蓋以建子之日,陽氣雖始於黃鐘,然猶潛伏地下,未見生化之功及其自丑轉寅,三陽始備,於是和風至而萬物生,……故陽雖始於子而春必起於寅。"即天之溫起於子,而地之溫卻始於寅,天地之氣相差三節。由於氣交相差三節,便產生了天地之氣的"升降沉浮"、"氣交易位"等變化。

所謂"氣交易位"是指氣候的太過和不及而導致氣交的位置發生移動,由於陰陽之氣與寒熱之氣相差三節,"時有定位,氣無必至",即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有一定的次序和時位,溫熱寒涼的秩序是不會錯的,但,氣有未至而至,至而不至的現象卻是經常發生的。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