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飛:追逐中跌落的「東方迪士尼」

幾年前,奧飛娛樂(以下簡稱「奧飛」)就在多個公開場合表示,把成為「東方迪士尼」當作企業的發展方向。作為A股上市的中國動漫第一股,奧飛確有這樣的底氣和擔當,去追逐名冠全球的動漫翹楚迪士尼。

直到今天,中國最接近迪士尼的企業,奧飛排第二,沒人敢爭第一。

但奧飛卻距離迪士尼越發遙遠了。二級市場的交易行情顯示,奧飛在A股市場的表現整體呈倒V字型結構,即自2015年5月攀上每股80多元的歷史高位后,奧飛娛樂的股價一蹶不振,跌至13元以下。不斷刷新低位的同時,奧飛市值已不足170億元。

奧飛的頹勢引來不滿。在網上,有關奧飛的搜索會彈出來「奧飛娛樂怎麼跌這麼狠」、「奧飛娛樂垃圾公司」這樣刺耳的信息。

反觀競爭對手迪士尼,卻如開掛一般,自奧飛上市(2009年9月)以來,從每股20多美元,漲至110多美元,整體市值迫近1700億美元,換成人民幣超過1萬億,相當於60多個奧飛。

後起之秀奧飛,本想擼起袖子迎頭趕上,一抬頭看見前方老邁的迪士尼竟越走越遠,是否會感到「東方迪士尼」之路走得有些力不從心?

「 兩個窮孩子拼造的動漫國 」

奧飛與迪士尼的創業史有著驚人的相似。

創辦奧飛的蔡東青和創辦迪士尼的華特·迪士尼(以下稱「華特」)都有過苦哈哈的童年,隨後白手起家,建起了各自的動漫帝國。

·迪士尼公司創始人華特迪士尼

蔡東青念完初中后,家裡太窮沒錢讀下去,只能出來想辦法賺錢謀生。他的父母是老實巴交的庄稼人,家裡的生活主要依靠辛苦勞作為繼。

華特童年的經歷更為不幸,8歲就流離到堪薩斯城,每天3點半起床送出700份報紙。15歲時,他離家打工,在火車上當小販。16歲時,渴望參加一戰的華特尋求輟學入伍。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早於同齡人兩人就賺得第一桶金。

蔡東青看到家鄉作坊的塑料玩具銷路不錯后,也動起了心思。於是他跟老鄉湊了800元,買下一台老式注塑機,專心做喇叭。兩三年後,已小有積蓄,便謀劃下一個兒童玩具項目。

華特的第一桶金是他的作品。起初,他在一家廣告公司做畫家,公司質疑他的繪畫能力,炒了他魷魚。接著跟人合夥成立一家商業美術公司,在某項業務中掙了135美元,公司破產停業。隨後,華特在新公司製作了短片《愛麗絲夢遊仙境》,很快公司宣告破產。最後他賣掉攝影機,買了一張前往加州的單程火車票,直奔好萊塢。

歷經早期摸索,如今蔡東青與華特都建立了自己的動漫王國,並深深打上了家族的烙印。

上市時,奧飛是100%家族控股,蔡東青、弟弟蔡曉東、母親李麗卿三人握有全部股份,至今三人仍保持著絕對控股的地位。

奧飛引領了國內四驅車、悠悠球、陀螺等潮流,成為一代青少年的回憶。此外,奧飛還握有喜洋洋與灰太狼、超級飛俠、貝肯熊、鎧甲勇士、巴啦啦小魔仙、十萬個冷笑話等知名IP,其中大部分是中國家庭家喻戶曉的動漫明星。從90年代至今,奧飛幾乎扮演了中國動漫幕後操控者的角色。

·中國知名動漫人物版權大多在奧飛手中

至於迪士尼公司,是華特和哥哥蓋伊創辦。華特任總裁時,蓋伊一直擔任CEO一職。

迪士尼以動畫事業為依託,不斷擴充著動漫產業的邊界。米老鼠與唐老鴨、白雪公主、小熊維尼、小飛俠、獅子王等動漫形象被全世界所熱愛。當然,迪士尼還有迪士尼樂園這一重要資產。

同樣是白手起家,同樣有著風光無兩的輝煌,蔡東青像是沿著老前輩華特的路又走了一遍。

「 商人蔡東青與夢想家華特·迪士尼」

然而,同樣的軌跡卻掩蓋不了兩家企業不同的精神內核。

身為潮汕人,蔡東青從小就在經商氛圍的浸淫中成長。潮汕商人的代表有李嘉誠、馬化騰等,潮商在整個中國的商業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

蔡東青一貫低調,很少公開露面。他的事業啟蒙自家鄉遍地的生產作坊,起步於一只大喇叭,有著商人的警覺和對商機的準確判斷。

相比之下,華特的經商頭腦就沒那麼活絡,甚至前期工作的公司清一色擺脫不了破產的命運。他出生的伊利諾伊州不比大都會紐約和西海岸的加州,經商氛圍一般。

但是這個州卻誕生了著名小說家海明威、作家Carl Sandburg、喜劇演員JackBenn等文化名人。華特也從小流露出對藝術的偏愛,比如喜歡畫畫、扮演林肯演講等。有一段軼事寫道,小時候,華特家裡窮,街頭理髮店的老闆就讓小華特給他畫畫,然後免費為其理髮。

17歲時,華特攢錢買攝影機,在巷子里自導自演模仿卓別林,拍出生平第一部電影。此後創業歷經九死一生,華特靠著熱情,創造了迪士尼。

當然,僅以創始人的出身和性格區分企業難免有失偏頗。事實上,在迪士尼近乎百年、奧飛20多年的發展史中,兩家企業都在沿用著不同的發展策略。

蔡東青的生意經是圍繞玩具做延伸。喇叭獲得成功后,蔡東青就開始醞釀新的玩具項目。彼時日本傳入中國的四驅車很受歡迎,他便推出奧迪四驅車。然後在1995年,蔡東青辦起了少年四驅車大賽,吸引28個城市60萬人次參加,當年四驅車銷售額即突破1億。他乘勝追擊,從日本引進《四驅小子》《四驅兄弟》兩部動畫,進一步推動了玩具的銷售。

·奧飛引領的四驅車潮流曾在全國中小學生中風靡

此後的項目大多複製四驅車的成功模式。比如悠悠球項目,在動畫片《火力少年王》播出后,一個月就賣出了500萬個。另外,《鎧甲勇士》、《巴拉巴拉小魔仙》亦是如此。

再往後,奧飛乾脆奉行拿來主義,直接從市場上買來已有廣泛知名度的IP。2013年奧飛耗費5億多元收購了《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母公司,隨後奧飛又耗資上億元獲得了《神奇飛俠》母公司的絕對控制權。

出色的商業運作讓奧飛迅速佔據國內市場第一,成為中國動漫第一股,蔡東青的身價水漲船高,躋身中國富豪榜。

與奧飛玩具立業不同,迪士尼圍繞動畫形象做文章。不過玩具變現快,效果立竿見影,動畫形象的變現過程痛苦得多。

華特創造的第一個系列動畫形象是幸運兔奧斯華,結果還未嘗到甜頭公司就遭人挖角。他失去了親手製作的奧斯華和幾乎全部動畫師。隨後米老鼠橫空出世,但整個好萊塢都在迎接有聲電影的革命,沒人願意發行米老鼠。作出米老鼠的有聲電影后,美國迎來了大蕭條,接著是電影業的色彩革命……

幾乎每一次變革,華特都不幸遭遇到。幾經折騰,他還是選擇投身變革。2013年上映的大電影《大夢想家》取材華特人生中的一小段經歷,其中可以一窺夢想帶給人的百折不撓。

所幸,1936年,華特耗費200萬美元天價耗時3年製作的《白雪公主》上映,靠著僅0.23美元票價,第一次發行就大賺800萬元。有趣的是,發行前,這個動畫長片被好萊塢譏笑為「迪士尼蠢事」。

華特保持著對動畫電影的熱情直至離世。這一生中,華特一共獲得59次奧斯卡獎提名,捧回22座奧斯卡獎盃。至今無人能撼動這兩項記錄。

所以說,蔡東青和奧飛,足以寫成商業範本,啟示後人。而華特與迪士尼,更像是一部充滿了商業、夢想與追求的大片,讓人欣賞。

「 資產買手or市場賭徒」

不過,商業範本不免會經歷浮沉。在A股市場站穩腳跟的奧飛,近幾年都在倒騰什麼?

翻看對外公告能看到,如今奧飛在買買買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年報顯示,2015年奧飛對外投資了42家公司,2016年共計67家。單個標的的投資額基本在1000萬元以上,甚至有不少超過1億元的案子。比如2015年收購有妖氣,奧飛一共耗資9.04億,隨後蔡東青又增資1億元,成為當時動漫圈最爆炸性的新聞。

整個2016年,奧飛的投資額達到36億。雖然資金越發緊張,但2017年奧飛還是投資了FunnyFlux超1億元、廣州夢龍科技和菠蘿包輕小說的B輪、萬歲遊戲和數娛科技的A輪。

而隨著奧飛影業成立,奧飛還參與投資了30億票房的《美人魚》和小李子主演的《荒野獵人》。

·蔡東青和小李子。曾有不錯眼光的奧飛影業隨著負責人離開在市場上鮮有動靜。

任性的奧飛灑下大把鈔票,跑步擠進了中國文娛產業第一陣營。

無獨有偶,迪士尼的買買買之路看上去比奧飛更加瘋狂。

2006年,迪士尼以74億美元收購皮克斯;2009年,它又以42.4億美元收下漫威;2012年,盧卡斯影業以40.6億美元賣身迪士尼;最近迪士尼花費524億美元將福克斯納入旗下。

而這些只是迪士尼的大額投資,其它10億美元以下的投資則更多。

都是在白手起家后瘋狂「購物」,都建立了動漫帝國,都把成為娛樂巨頭作為目標,但奧飛顯然和迪士尼不在一個量級。

更重要的不同是,迪士尼花出去的錢都在迅速創造營收,而奧飛像是花錢「賭」未來。

皮克斯被收購后,接連誕生了《美食總動員》、《機器人總動員》、《飛屋環遊記》、《頭腦特工隊》、《尋夢環遊記》等叫好又叫座的作品,累計全球票房超過100億美元。併購之後,漫威的發展也順風順水,漫威電影宇宙的總票房已經突破120億美元。而迪士尼和盧卡斯影業打造的《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以及《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全球票房超過了40.6億美元。

雖然與福克斯的交易目前還不能看到效果,但是早在2013年營收就達到270多億美元的福克斯,造血能力亦是相當驚人。

一系列併購刺激著市場,讓迪士尼在美股市場不斷攀上新高,成為其1600多億美元龐大市值的催化劑。

同樣是「刺激市場」,奧飛的股價卻向著相反方向邁進。

2015年5月,奧飛宣布停牌。在長達數月的停牌中,奧飛宣布了9.04億元收購有妖氣的方案。隨後開盤,奧飛接連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由股價暴跌引起)公告,開啟了奧飛漫長的股票下跌之路。

顯然,投資者對奧飛的這一交易並不看好。而奧飛給出的解釋是,有妖氣已經初步盈利,有希望進一步擴大盈利。但到目前為止,有妖氣都未曾證明自身的盈利能力。而據有妖氣的前員工介紹,現在的有妖氣,「已經涼涼」。

有妖氣尚且如此,奧飛投資的其他早期標的更不容樂觀。資料顯示,2017年上半年一級市場鼓吹的VR風口,奧飛也押注不少,隨著行業趨於冷靜,這些項目前途未卜。

一系列的運作讓媒體給奧飛冠以「泛娛樂版塊的樂視」的稱號。「通過對動漫、影視、玩具、嬰童用品、媒體等板塊的投資或併購,奧飛娛樂在泛娛樂板塊間試圖產生化學反應、生態反應,進而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形成一個生態化發展的產業集團,堪稱『泛娛樂板塊的樂視』。」《財經國家周刊》寫道。

有趣的是,2016年A股富豪財富縮水排行榜(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上,蔡東青縮水168億成為「縮水王」,第二名便是曾經的樂視掌門人賈躍亭。

「 奧飛怎麼飛不動了 」

在「東方迪士尼」成為企業願景前,奧飛對標的是美國著名玩具公司孩之寶,後者市值700多億人民幣。

沿著這條路,奧飛走得風生水起,蔡東青也加冕「玩具大王」。

賺得盤滿缽滿后,居安思危的蔡東青高喊成為「東方迪士尼」,於是有了後續一系列運作。幾年下來,奧飛不僅沒有更像迪士尼(見雙方營收構成圖),市場表現也不如從前了。

·2015~2017上半年奧飛(第一排)與2016~2017迪士尼(第二排)的營收構成

沒錯,從營收構成來看,很難把奧飛和迪士尼歸為一類。而且,幾年學下來,奧飛也沒有和迪士尼越來越像。為什麼造成了今天這種局面?

如前文所述,奧飛和迪士尼身上流淌的創始基因極為不同,迪士尼靠內容起家,奧飛則是憑藉商業眼光迅速在市場上佔領一席之地。

在迪士尼,有大量內部製作的動漫明星,在漫長的企業成長史中摸索出一套成熟的IP開發產業鏈。因此它能夠兼收並蓄,和收購企業完美融合。

在生命的最後幾年,華特甚至放棄董事長職務,更多關心創意方面的工作,成了「公司所有作品的責任執行製片人」。

而中國的動漫IP產業鏈非常薄弱。僅以動畫電影為例,中國最賣座的依然是低幼向的喜洋洋與灰太狼系列,最近上映的成人動畫《大世界》口碑不錯但票房撲街,意味著市場對中國動畫電影的接受度遠遠不夠。

當然,需要說明的是,中國動漫產業鏈薄弱的現狀已經成為行業共識,所以產業了大量創業團隊、吸引投資機構不斷加碼,塑造產業鏈。相信在未來幾年內,中國會有一個較為完善的動漫基礎。

回到奧飛,由於IP開發積累不夠,在吸收外部力量(比如有妖氣)時,造成了消化不良的雙輸局面。以至於不少人看不到奧飛的努力,認為奧飛一直在「坐吃山空」。

此外,在奧飛創始團隊中,幾乎很難看到有夢想家華特這樣對內容近乎苛責的人。

先天大環境不足,後天成長又不夠,奧飛通往迪士尼的道路上,依然橫亘著眾多關卡。

到了今天,奧飛一直呼喊「內容為王」,想依託IP打破目前困境。內容是奧飛通往迪士尼的核心,但除了當初花錢買來的明星IP,奧飛自己創造內容的能力十分有限。

再往前,追溯中國的商業史會發現,想成為「迪士尼」的不止奧飛。31歲登上中國首富的陳天橋在描述盛大網路的藍圖時,是這樣說的:「我的目標是把盛大打造成一個互動娛樂媒體公司,就像迪斯尼……」

·這些年陳天橋專註投資,很少露面

如今,盛大網路就像曾經讓他發家的一款遊戲,成為人們偶爾會談起的「傳奇」。那麼,蔡東青是否能超越陳天橋,實現「東方迪士尼」的願景?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