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存在+虛無」只等於東方的半個「道」《莊子齊物論上篇》

之前已經發過一篇文章:「喻」是莊子認知世界的方式,從莊子起你不得不相通道的存在《莊子•齊物論上篇》。

確實,幾篇文章說不清我想表達的《莊子•齊物論上篇》,目前僅僅讀了《莊子•齊物論》的一半。我們放慢節奏,反正既不趕考,也不追求功德名利,讀到哪裡算哪裡。

《莊子•齊物論》的上半部分包括了莊子的幾大觀點:

觀點1:彼是方生之說也。

彼與此相對共生。世界都是關聯的。沒有什麼是獨立存在的。有點類似於佛家的「緣起」。

觀點2: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關照與自然、本然。 「彼此、生死、可不可、是非」等等都是相對共生的,彼就是此,此就是彼。與其執迷於雞毛蒜皮的表面、以及不確定的事物不如關照自然、本然、天道。

Advertisements

觀點3:莫若以明

關照自然、本然的核心方式是「莫若以明」,用明靜的心去看世界和周遭。

其他的各種哲學思想比如「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心即道,道即天」;「心即佛,佛即心」等等,與「莫若以明」沒有本質不同。

相對於西方,卻產生了各個門派和學說(本體論、存在論、現象學、邏輯學、心理學等等),比如:「意志和表象」「存在與虛無,自為的存在、自在(薩特)」「他人就是地獄」 「存在即被感知,感知即世界(貝克萊)」。

薩特窮盡智慧,闡述「存在、虛無」,最終發現離「人」越來越遠,且伴隨的是「悲劇的誕生」,不得不繞回來「人道主義」。

西方的「存在+虛無」才勉強等於東方的「道」,但又不盡相同。「道」所指廣大得多。

觀點4:唯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

Advertisements

萬物齊一,物我化一,寄寓於事物本身的自然規律,順應自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即為道。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