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主板才是好主板?淺談主機板的選購

文/有腦E族

主板作為主機上連接各種配件的平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顯卡的墊腳石,是硬碟的貨物(數據)轉運中心,是大腦(CPU)的動力心臟同時也是CPU的載體。各種各樣的硬體全部都集中在這個小小的平台上,構成了我們天天使用的電腦。而一旦這個平台構建得不夠穩定那麼其它的配件也就很容易出問題,例如供電如果不足,那麼大腦,也就是CPU工作也就不再穩定;如果散熱不夠完善,那麼南北橋就會異常發熱導致死機重啟;如果存儲晶元或介面使用了劣質元件會導致硬碟讀寫速度下降;如果擴展介面不足就會導致無法升級添加需要的硬體。面對現在市面上牌子和型號眾多的主板,那麼我們在選購的時候該如何選擇呢?下面小E就和大家來討論討論。

一,看供電能力

現在主機板的供電設計有2相,4相,4+2相,4+4相,6+1相,6+2相等等。而這個「相」究竟是什麼意思?其實標準的一相供電由一個電感(能夠把電能轉化為磁能而存儲起來的元件),一個電容和一對MOS管組成,它們的作用是為處理器,南北橋,內存提供更加純凈穩定的直流供電。而那個6+1,6+2相又是什麼意思呢?這個6相是專門為CPU供電的,而+1和+2有兩種輸電方式:為內存控制器和單獨的內建GPU(核顯)供電。由此可見,主板上面的供電相數是越多供電也就越紮實,能輸出的電流也就越大,能安裝的CPU型號也就越多(能穩定給某些設計TDP更高的CPU供電)。

二,看用料

主板上面的電子元件密密麻麻,很多人一看都會覺得頭暈。每個電子原件都擔負著不同的任務,如電容應用於電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濾波,調諧迴路, 能量轉換,控制等方面。電阻是限流元件,將電阻接在電路中后,電阻器的阻值是固定的一般是兩個引腳,它可限制通過它所連支路的電流大小。電感能夠把電能轉化為磁能而存儲起來。當然這些原件的具體作用我們無須知道太多,只需知道哪些好就行了。現在主板上面的電容基本都是固態電容了,高端主板甚至用貼片電容代替,傳統的電解電容幾近絕跡。固態電容的優點是抗壓性能耐熱性能更好,壽命更長而且絕不會像傳統電解電容那樣用個一年半載就會「爆漿」。

如果你新近買了一片主板還是電解電容,那麼恭喜你,不是翻新板就是老舊型號的淘汰的產品。

但是需要注意一點的是,主板的音頻電路還是採用電解電容的,電解電容的優點是電氣性能還有濾波能力比固態電容略好容量也更為容易做得更大,採用電解電容能令聲音更為柔和,

而且音頻電路發熱量很低,無須用到固態電容。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電解電容便宜。

採用電解電容的主板

採用固態電容的主板

隨著工藝和製造技術的進化,除了固態電容代替電解電容外,電感也是改變最大的元件。以前的主板都是鐵芯線圈、銅芯線圈的電感,現在基本全部改為全封閉式鐵素體電感,

優點是是在高頻工作時擁有非常出色的磁導率,因此被用作主板和顯卡供電部分,以適應供電部分電路高頻工作的需求。為什麼要將裸露的線圈電感改為全封閉式鐵素體電感呢?

單純是為了好看嗎?並不完全是,改為全封閉式鐵素體電感可利用鐵素體材料約束電感線圈的磁場,在增強本身性能的同時降低電感線圈對其它元件的干擾。所以,現在購買主板要多注意這個小傢伙了哦。

另外還要看PCB電路板的層數,高端的主板一般會有10層或以上,次一級8層,平均是6層,雜牌四五線品牌4層,在主板正面或者反面的四個角上會有標註層數的,層數越多,信號干擾越少;

要注意看主板元件空焊的情況,注意看主板上面,你一定會發現有些位置是空的,比如貼片電容和功能晶元的位置,空焊的越少越好,空焊少意味著PCB設計合理。

圖為線圈電感

圖為全封閉式鐵素體電感

三,看做工

一線大廠商因為有著技術超前的研發隊伍和完善的品控體系,所以他們的主板設計一向都是很令人放心的。一塊好主板不但PCB電路設計極為合理,也會考慮到人機工效,盡量減少電氣串擾,安裝方便性等等。電源插口,內存插槽,PCIE擴展插槽等等這些都會在它該在的位置絕不會偏移半分。電子元件的排列也是很令人賞心悅目不會歪歪斜斜的,每個和金手指連接的地方都不會氧化;每個元件都是閃閃發亮,拿著它,你能感覺就是拿起了整個世界。稱之為藝術品也不為過。下足你的眼力,仔細察看供電部分,電容電感數量以及分部是否合理,排列是否整齊。

散熱片面積是否足夠大;PCB板的硬度夠不夠,是否容易變形,PCB正面和背面是否有過焊錫留下的殘渣和水紋一樣的痕迹。品控嚴格的主板在出廠會有嚴格的耐壓測試和抗老化測試並配備了過載保護電路,而這一項只能信賴大牌子了,畢竟測試這東西是看不出來的。

高端主板的供電電感和南北橋都覆蓋有厚厚的散熱裝甲

散熱裝甲保證了電子元件的散熱性能良好

連背面PCB板也有裝甲設計,保證PCB不會輕易變形

四,看擴展性能

原則上來說主板的擴展槽是越多越好,各類介面也是越豐富越好。更多的擴展槽能保證在升級添加硬體的時候不至於撓頭,現在的主板擴展槽包括PCI槽,PCI-E槽,PCI-E 1X插槽,還有現在開始流行的M2 SSD固態硬碟介面槽等等。PCI擴展槽可以用來安裝獨立音效卡,獨立網卡。PCI-E是獨立顯卡槽位,需要用到獨立顯卡的話這個插槽是必須的。而PCI-E 1X則是可以接PCI-E X1標準的獨立音效卡。如果你有需要接這些設備的考慮,那麼購買顯卡的時候也得把擴展槽這個因素考慮進去,否則以後想加個獨立音效卡都得換板那可就杯具了。

擴展插槽

主板介面有顯示類的VGA,DVI,HDMI, DisplayPort也就是俗稱的DP介面。VGA是主板最早期的顯示介面,傳輸模擬信號,現在雖然還保留著但其傳輸帶寬已日益滿足不了需求。

DVI分為DVI-A(12+5)和DVI-D(24+1),DVI-I(24+5)三種,DVI-D只有數字介面,DVI-I有數字和模擬介面,目前應用主要以DVI-I(24+5)為主。

HDMI是現在最為流行的視頻輸出介面,優點是傳輸帶寬大,一根線能同時傳輸視頻信號和音頻信號。

而DisplayPort是最新的視頻輸出介面,從性能上講,DisplayPort 1.1最大支持10.8Gb/S的傳輸帶寬,HDMI 1.3標準能支持10.2G/s的帶寬;另外,DisplayPort可支持WQXGA+(2560×1600)

QXGA(2048×1536)等解析度及30/36bit(每原色10/12bit)的色深,

1920×1200解析度的色彩支持到了120/24Bit,超高的帶寬和解析度完全足以適應顯示設備的發展。而到了2014年9月,DP1.3版本到來,總帶寬提升到了32.4Gbps(4.05GB/s),四條通道各自分配8.1Gbps,相比於此前的DP 1.2/1.2a增大了50%,同時是1.1版標準的三倍。端的是厲害。

音頻類介面有光纖介面,同軸介面,和最常見的3.5音頻介面,而HDMI介面和DP介面也可以同時看作是音頻介面,除了3.5音頻介面,其它幾種都支持數字信號輸出。

其它的介面包括USB3.1,USB3.0,網卡等等,介面是越豐富越好。

各種介面

五,質保/售後服務

要看一塊主板好不好,除了上面說的,還有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就是售後服務。因為只要是電子產品,那就一定會有幾率出現問題,到了這個時候就得拼售後服務了。

這一項當然又是一線大廠走在前列,畢竟大廠商財大氣粗嘛。而現在據小E所知(本身小E的職業就是售後/技術方面的),ASUS是提供一年註冊換新(串貨除外,什麼是串貨?關注我吧,改天專門發文解釋),

三年免費保修服務。而按小E的經驗,如果主板有二次返修的話也是直接更換良品的。而GIGABYTE應對ASUS也是蠻拼的,提供註冊一年換新四年免費質保服務。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正是這些廠商對自己的產品質量有著充足的信心才敢推出這樣的服務,

所以,小E還是建議大家盡量選擇大牌廠商的產品。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