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膚色變黑僅僅是曬的嗎?洗澡也會導致皮膚變黑!

最近還沒到盛夏,但一連幾天的高溫侵襲,大家已經叫苦不迭,出門更是防晒霜遮陽傘齊上陣,恨不得裹得嚴嚴實實來抵抗紫外線。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俗話說一白遮百丑,晒黑了外表自然會打折扣。

但變黑僅僅是因為紫外線嗎?還有一些原因,很多朋友可能從未在意過。

洗臉、洗澡太用力

不少人洗澡時都喜歡用力搓,想著洗得更乾淨,殊不知用力過大或反覆揉搓,可使皮膚變黑,謂之「摩擦黑變病」。

這主要是由於局部皮膚受到強大摩擦壓迫等機械刺激所致,多發生在洗澡時喜歡用浴巾或化纖類搓澡巾用力搓的人身上。

癥狀為淡褐色到暗褐色的色素沉著,呈瀰漫網狀,高發於鎖骨、肋骨、肩胛、肘、膝部等骨骼隆起處。

食物

某些食物也是皮膚變黑的禍根,富含銅、鐵、鋅等金屬元素的食物就有此弊端。

Advertisements

這些金屬元素可直接或間接地增加與黑色素生成有關的酪氨酸、酪氨酸酶以及多巴醌等物質的數量與活性。

富含上述金屬元素的食物主要有動物肝、腎、牡蠣、蝦、蟹、豆類、核桃、黑芝麻、葡萄乾等。

藥物

不少藥物也能改變正常膚色。如氯奎能加重膚色黑變;服用奎寧者中,約有10%的病人面部出現藍色色素斑。鎮靜類藥物對膚色的威脅最大,長期服用者,面、頸部容易出現蝴蝶斑,手臂等處則呈棕灰、淺藍色或淺紫色。此外,反覆使用含汞軟膏,也可在病患處留下棕色色素。抗癌藥中引起膚色變深的藥物更多,如馬利蘭可使膚色變成棕紅,博萊黴素可產生黑色素堆積。

自然環境的傷害

自然環境中也存在使皮膚變黑的因素。罪魁禍首首推紫外線,它能刺激皮膚中的黑色素,誘發雀斑等皮膚病變,即使是冬天或陰天,紫外線也依然強烈。

Advertisements

紫外線是皮膚變黑、老化、產生皺紋的重要原因之一。人類皮膚對紫外線的反應,在急性反應方面表現為皮膚髮紅、出現晒黑反應及肌膚表皮增厚;而在慢性反應方面,則會導致皮膚老化。

所以,如果想要擁有白凈無瑕的肌膚,就應做好防晒,尤其在紫外線指數達到7或7以上時,肌膚更容易受到傷害,應特別加強防晒。

此外,透過車窗照進來的陽光、甚至室內的燈管、電腦等,都是令皮膚變黑變暗的因素。

某些疾病導致

不少疾病可以改變正常的膚色,使其變黑。

其中最常見的疾病誘因有內分泌系統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營養不良性疾病等。這些病可使皮膚變成褐色或暗褐色,臉、手背、關節等暴露部位或受壓摩擦等部位的表現尤為明顯。

再如慢性肝病,可引起面部黃褐斑或眼眶周圍變黑。

此外,黑變病患者的黑色素也大多堆積於面部,特別是前額、臉頰、耳後及頸部,表現非常明顯。

再有一類疾病是皮膚病,特別是因某些食物過敏引發的皮膚病,如由生蔥、生蒜、辣椒、花椒、韭菜、酒、魚、蝦、海帶、雞肉、鴨肉、豬蹄等食物誘發的皮膚變態反應,致使疹塊叢生,最後留下色素而使皮膚變黑。

東科教授提醒:

講今天內容的時候,同事小陳驚呼:「吃豆也會變黑?!我以後不吃那些了!」

當然他這種因噎廢食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朋友們可不要效仿。正確護膚、科學養生,因為我們最終追求的,是自內而外的健康美麗。

本文由東科教授談養生原創,轉載需授權!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