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人工養殖鮑魚技術分享

一、生活習性與養法

鮑魚為鮑科動物,生活於岩礁海岸、水深流急、海藻叢生的淺海區。常以海底岩礁為棲息處,用足部匍匐於岩礁上,晝伏夜出,以周圍的海藻為食,生長較緩慢,自然狀態下一年生長2cm左右。由於它具有這些特點,故在人工育苗后,首先應從增殖放流途徑來解決。養殖方式:海上浮架的吊籠、網箱養殖;潮間帶池沼養殖;陸地築池與多層水槽的工廠化養殖等。現將室內深水池塑料籠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二、自然條件的選擇

要求水陸交通方便,海區水流暢通,海上漲落為半日潮,年平均鹽度為31.5,PH為8.0-8.22,水溫為10-29℃。

三、鮑池主要設施

1、育苗池和養成池:1×8×1m有38口;2×8×1m有20口;4×6×1.2m有12口。

Advertisements

2、沉澱池:500噸有2口和沙濾池150平方米有2口,各池下均設有8寸抽水管5條。

3、備有7.5千瓦鼓風機3台,抽水泵2台,12HP柴油機7台。

4、供氣、供水設施配套。

5、備足鮑籠1萬以上,另備有附鮑苗片1萬多片等。

6、養成技術

引用台灣養鮑方法,即室內深水地塑料籠養殖。採用重疊5-6層黑塑料籠養殖,以達到充分立體利用,形成了高密度、沖氣、流水的精養方式。

用黑塑料籠養殖的優點是基建成本較低,鮑的單位面積產量高。但該養殖方法在日常管理上存有一定的困難。尤其是夏、秋季節缺少鮮活海藻時,管理不善會出現嚴重水質污染。

育苗採用0.5×0.5附苗白片,結合塑料薄膜進行科學采苗。

四、科學管理

1、放苗密度每個40×32×13cm籠,放鮑苗25-50個,每平方米池面積放鮑苗435-700個。放養密度關係到鮑體的生長速度與單位面積產量。過密會影響生長速度及成活率;太稀雖生長速度快,但成本高、產量低。

Advertisements

2、控制光照鮑為不喜光的單殼貝類,喜晝伏夜出尋找食物。因此,掌握適當弱光為佳,據它喜暖的特性,故採用2層黑色網進行遮光,光強控制在200-300lx。

3、換水倒池夏季日流水量為總水體的4-5倍;秋、冬季日加水量為3倍。春、夏季每3天倒池、清池1次;秋、冬季每5天倒池、清池1次。每次換水結合清洗池底、池壁和籠,做到徹底清除殘餌和排泄物。操作過程以採取快速為佳,盡量縮短干露時間。苗種每5天倒池1次,流水量保持2-3倍。

4、監測水質為保證水質,要3-5天清掃一次水池。鮑養成過程,在用水方面必須嚴格控制沉澱和過濾。每天檢測至少2次,做好記錄水環境因子,每15天測量鮑體長1次。

5、投喂餌料鮑宜用新鮮海藻為主食,特別喜食葉片狀、幼嫩的鮮海藻,如海帶、裙帶菜龍鬚菜、鵝掌菜、紫菜及石蓴等。日投餌量為鮑體重的10-15。此外,也攝食其它海藻,如江蘺、馬尾藻等以及干海藻和人工配合餌料。有條件時可採用不同的海藻更替投喂。

鮑對不同海藻有不同的選擇性、攝食率及餌料效率。對海藻的餌料效率一般在10-15:1。養殖1噸鮑需10-20噸鮮海藻,但在實際投喂時,確有一定的損失。故餌料用量比上述數量還要高出1倍左右。

鮑在攝食餌料時,先以龐大的足部壓住海藻,然後伸出吻部用齒舌在表面舔刮。一夜的攝食率最高可達體重的30以上。它一夜能出巢攝食2-3次,攝食海藻的消化時間需5-6小時。鮑耐飢能力強,冬季2-3個月不攝食也不死亡。水溫低時,新鮮海藻1次性可投入3-5天的數量,但在小容器中海藻投入量不能過多,防止因阻塞籠內充氣而造成缺氧,或海帶表面的粘液過多而影響水質。每次所投的數量要參考上次的攝食量,酌情增減,以每次略有餘餌為宜。溫度高時少投、勤投,防止水質惡化;若用於海帶或經加工的海帶時,應每天投喂,但要嚴格控制投餌量,因為,此時正值高水溫季節,容易腐敗變質。

歡迎添加關注中國水產養殖微信公眾號:zgsc0879 與十萬水產養殖朋友交流互動。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