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是人的哲學嗎?(庄風散論)

庄風

哲學是人的哲學嗎?既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說「是」,是因為哲學和其他科學、宗教一樣,都是人的思維和推理活動,它們的主體是人,所以從這方面來說,答案是肯定的。說「不是」,首先要回答的是,哲學的研究對象是不是只限於「人」?是不是只研究「人」的精神和存在、「人」的倫理道德、「人」的美學。因此,本文想討論的是后一個問題,哲學的研究對象是不是僅限於人?

在古代哲學家看來,哲學的對象當然不僅限於人。古希臘哲學家研究的對象包括天地宇宙、四大元素甚至還有奧林匹斯山上的神。他們大都關注的是世界的本原和組成,例如米利都學派創始人泰勒斯認為世界的本源是水,阿那克西曼德則認為世界本源是無限。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數是世界本源,世界上的一切規律都符合數的法則。「哲學」(Philosophy)的原意是「愛智慧」,而這時的哲學,主要討論的就是本體論。到了蘇格拉底那裡,「認識你自己」成了哲學更重要的內容,人的內心道德是我們所更應該關心的。

Advertisements

在柏拉圖那裡,他試圖為整個宇宙找到一種價值,他將世界分為理念世界和現實世界,現實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摹本,因此世界有了等級之分,也就有了好壞的價值區分。不止是世界,世界上的每類事物:靈魂與肉體、神與人、人與獸、戰士與詩人,都有了不同的價值,這種價值的標準雖然是客觀的——與理念的接近程度,但是判斷者是誰呢?肯定是人了,哲學走向了人的哲學。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則相反,他對現實世界的熱愛,讓他的研究興趣不止是人,他以人的思維方式建立了學科區分的法則,這就完成了人的哲學的第一種涵義——即哲學是以人的思維來看待對象的。

神學哲學家的研究對象當然不止是人,他們所信仰和依據的本原是神,所以對神以及神啟、神跡的研究成了他們主要的內容。但是,當他們逐漸將神擬人化時、形象化時,實際上慢慢地也是從對神的研究回到了對人的研究。

Advertisements

到了康德那裡(好吧,我們總是繞不開他),哲學與信仰分離,我們知識的對象只能是現象界,超出現象界之外的本體,如神、物自體都是不可知的。因此,康德所研究的對象主要是人的知識,包括真善美,他尋找的是人的知識的可靠根基,我們哲學縮小為人的哲學。

到了現代哲學那裡,哲學與科學、信仰徹底分離,研究的對象和範圍僅僅限於人身上,如語言哲學研究的是人的語言和交流,現象學的基礎是人的意向性和人的生活世界,存在主義也是從人(此在)出發,來看待其他存在,更不用說結構主義解構主義等哲學流派了。哲學中的倫理學研究的是人的道德倫理,美學的對象則是人的審美和情感,除了邏輯學研究的是抽象的人類思維活動、形而上學似乎仍在搬弄古人的概念之外,哲學幾乎所有門類都和人有關。因此,從第二種涵義上,我們說哲學就是人的哲學,似乎也順利成章了。

可是,我們有沒有思考一下,為什麼科學研究的對象是宇宙萬物、信仰所依據和論述的對象是神、藝術的對象也保羅萬象,而哲學——曾經號稱一切學科的起源、科學之母的這個傢伙,怎麼就只能研究人了呢?

為什麼只有人有精神和肉體的區分?只有人有情感?只有人才講道德?只有人才能談存在?只有人才是裁判其他存在的尺度(巴門尼德)?只有人的語言才是世界上唯一的語言或者說中介語言(本雅明)?

動物有沒有超出肉體的精神,如果說沒有,那麼人的精神是如何從肉體中生髮出來的?動物有沒有倫理道德,還是說它們只憑生物本性行事?動物能不能審美、它們是否會欣賞日落和花花草草?動物有沒有語言,它們能否通過語言交流感情?如果說它們都沒有,人作為動物,為什麼就會演化出這些不同的東西來?如果說有,我們的倫理學為什麼不研究動物族群中的倫理,只交由動物學家去研究而哲學家卻對這些知識不聞不問、甚至不屑一顧呢?我們的美學家為什麼只談論人的愉快與悲傷、人的審美和審丑?我們哲學家說到存在時為什麼不試圖從動物的立場來構建呢?即使沒有,也必須是在大量的學科研究基礎上做出的比較判斷,而不是從來不去思考這些問題,簡單地將哲學變成了人的哲學。

有人說研究動物過於低級,那我就來問個高級的。在人工智慧或者機器人出現之後,我們是否要研究它們的倫理和情感問題?是的,有些哲學家已經提出了這些問題,我本人也在開始從事這方面的相關研究,那麼,機器人不是人,為什麼我們要從哲學的角度研究它們?如果哲學研究機器人,為什麼不研究動物甚至更低級的生物和事物呢?

我承認,可能人們在研究非人的生命時,其目的仍然是為了通過比較人與非人的不同,來研究人本身,如人的精神和情感是如何產生的。而且從觀察者(人)的角度出發,難以避免會出現不公平和誤差,這也是哲學所難以容忍的。

但是,既然哲學的目的是成為一門學科,它就必須有其普適性,哲學雖然是從人出發,但是其對象和眼界卻不能限制於人身上,否則,哲學可能真的就成了人的哲學了,我們並沒有提過人的物理學、人的化學、人的動力學,為什麼這些就應該是人的哲學呢?

那麼哲學如何研究非人的生命以及機器人呢?我認為,首先,我們要認識到觀察者即人的局限性,我們的觀察和思考可能並不能做到完全公正。雖然如此,我們也可以嘗試著從非人的角度出發,做出接近公正的觀察。其次,當代哲學應該廣泛吸納其他學科的知識,如生物學、地理學、神經學等等,對案例和成果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分析和比較,我們未嘗不能設想出猩猩是如何審美的、如何維持族群之間的道德的,他們的情感和倫理與人比較起來有何區別。再次,對於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的研究,將是哲學研究的突破口,或許我們能夠知曉人類精神、靈魂、情感和倫理的誕生的機制是如何的。維特根斯坦曾經說過,「對不可說的我們要保持沉默。」可是,如果我們不說,我們如何知道它不可說,阿多諾提出,哲學就是「表達那些不可表達的」。正是因為我們努力開創知識的邊界,我們才能探索更多未知的領域。當然這不是讓我們無根據的臆測和胡說,所以,哲學與科學、藝術的結合是不可避免的,最好的哲學家可能是科學家。

霍金說,哲學已死。是的,如果哲學的範圍一再縮小,哲學可能真的成為白矮星甚至黑洞,雖未消失卻已漸死,擴大哲學的研究對象和邊界,是為了哲學的生存,也是為了哲學所尋求的最終答案。

20170317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