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由來

關於太極拳的起源與流傳,許多史事軼聞僅見於拳術家的言傳身教。1929年揚州金一明的《三十二勢長拳》中說:「武當脫胎於少林,少林得法於禽經。 」三國時期的名醫華倫,摹仿熊、虎、猿、鹿、鳥五種禽獸的動作,結合民間流傳的保健運動,創編出了《五禽戲》,華佗因此被尊稱為拳術開山始祖。之後,拳術發展為外內兩家:外家是以達摩禪師為祖的少林派,內家是以張三丰為祖的武當派。

南嶽國師文進之編著的《太極拳劍推手各勢詳解》一書,在談到太極拳的起源時有記:「張三丰生於遼東懿州,身高七尺,能日行千里,洪武初,至蜀大和山修道,二十七年入湖北武當山誦經。一日,有鵲雀急呼於院中,張氏聞之,由窗中窺見樹上有雀,其目下視,地下幡有長蛇,其目仰視,二物相鬥,歷久不止,每當雀上下飛擊長蛇時,蛇乃蜿蜒輕身搖首閃避,未被擊中,張氏由此悟通太極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之理。」太極拳又叫「十三勢」,這在以後引述太極經典時經常看到。但是,為什麼叫太極拳呢?

Advertisements

太極拳最初是叫長拳、十三勢,後來王宗岳根據《周易》陰陽動靜的道理名其為太極拳。因為太極拳運動作勢,任其自然,無中生有,所謂無極而太極也。太極拳動作圓活,像環一樣沒有端點,不知終止處,則又所謂太極本無極也。勢勢之中,著著之內,都含有一個圜形,所以假借太極的道理來加以說明。

陰陽動靜剛柔進退等用太極來比喻其作用,並非世俗迷信者所謂的太極也。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