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覺神經生理-聽神經元

耳蝸聽神經元(即蝸螺旋神經節細胞)位於耳蝸骨螺旋板和蝸軸基部的骨性蝸螺旋小管內(Rosenthal's canal),組成螺旋神經節(spinal ganglion)。人類約有3萬個聽神經元,它們將毛細胞感受的信息,經過突觸傳遞傳入腦幹。

聽神經元分為兩種類型:⑴I型聽神經元佔全部螺旋神經節細胞的95%,是細胞體較大的雙極神經元,有髓鞘。其周圍突(樹突)組成輻射狀纖維,在內毛細胞底部分別與3500個內毛細胞構成傳入神經突觸。每一個I型神經元的樹突傳入纖維不分支、只和一個內毛細胞連結,也有20~25個I型聽神經元與1個內毛細胞構成會聚式連結,接受該細胞的信息。I型聽神經元的中樞突組成耳蝸聽神經乾的主體進入腦幹。⑵Ⅱ型聽神經元只佔全部神經元的5%,分別與12000個外毛細胞構成突觸連結。這類神經元胞體較小,無髓鞘。其樹突纖維在柯替隧道的底部橫行穿過隧道,在外柱細胞的底部進入Deiters細胞之間,向耳蝸頂端螺旋性盤旋0.6mm后(外螺旋纖維)分支,分別與10~100個外毛細胞構成突觸。Ⅱ型神經元的中樞突纖維無髓鞘,只佔全部聽神經纖維的5%。

Advertisements

在安靜情況下,能記錄到聽神經元的自發性放電現象。在自發放電的基礎上,給予一定頻率和強度的聲刺激,聽神經元放電會增加。剛能引起神經元誘發放電的最低聲強為閾值。實驗發現,高放電率神經元的閾值低,低放電率神經元閾值高,兩者閾值差50dB。

用不同頻率純音引起聽神經元放電反應時,閾值最小的純音頻率稱特徵頻率(characteristic frequency, CF)或最佳頻率。隨著聲音強度增加,能引起單個神經元放電的頻率範圍增大。根據不同頻率純音引起反應的閾強度畫出的曲線稱諧振曲線。CF不是神經元的固有特性,而是取決於在基底膜的起源部位。與基底膜頂部連結的聽神纖元CF低,底部的則CF高。聽神經元的諧振曲線形式大體上與該神經元起源部位基底膜的諧振曲線相似。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