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陰陽觀與易學陰陽說有所不同

中醫學陰陽觀和易學陰陽說,各自成一系統,不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存在著不同之處。

數字的陰陽奇偶觀念

易學中的數字奇偶是「陽奇陰偶」: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並且特以九、六為陰陽的代表,凡陽爻皆稱為九,凡陰爻皆稱為六。中醫學雖然並不十分注重數字的陰陽奇偶關係,但卻沿著「天六地五,數之常也」的「陽偶陰奇」關係發展。如「五臟為陰,六腑為陽」、「七損八益」、「天以六六為節,地以九九制會」等皆是以奇數為陰,偶數為陽。又,《漢書·藝文志·方技略》云:「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劑,以通閉解結,反之於平。」這裡的五、六,顯然不是數字性的定語,因為苦與辛兩味是不可能再分成五種和六種的,其本意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說:「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是作為陰(苦)、陽(辛)之數字性代詞使用的。另外,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兩種帛書經脈著作中所記載的經脈數目,陽脈為六,陰脈為五,也同樣符合這一規律。因為此時經脈尚未與五臟六腑發生一一對應的聯繫,所以只能認為這種陽脈六、陰脈五與五臟六腑之間的「巧合」是由「陽偶陰奇」的觀念所導致的。

Advertisements

陰陽的升降趨向

易學認為陰陽的正常升降趨向為陽升陰降,其最典型的例證是泰、否二卦,「《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泰卦為乾下坤上,即陰上陽下,居於上的陰能降,居於下的陽可升,二者自然能夠相交,故「《象》曰:天地交,泰(吉)。」否卦為坤下乾上,即陽上陰下,陽升陰降,一個徑直上升,一個決然下降,二者永遠不會相交,故「《象》曰:天地不交,否(凶)。」

而中醫學卻認為陰陽的正常升降趨向為陰昇陽降。如《素問·六微旨大論》云:「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素問·天元紀大論》曰:「天有陰陽,地亦有陰陽……動靜相召,上下相臨,陰陽相錯,而變由生也。」眾所周知,天為陽,地為陰,「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即是陰昇陽降。在中醫學中,「心腎相交」與「心腎不交」是體現中醫學陰昇陽降觀的絕佳例子。但也有例外,如肝為陽,肺屬陰,而二者的正常關係,卻是肝升肺降。這是因為肝在五行屬木,木主升;肺在五行屬金,金主降的緣故。

Advertisements

部位陰陽劃分的標準

《素問·金匱真言論》云:「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老子·四十二章》則云:「萬物負陰而抱陽。」對此,龍伯堅先生在《黃帝內經概論》中說道:「前者是根據動物四足立地的形態來理解的,後者則是根據坐北朝南的形態來理解的,這說明在人體部位上,道家對於陰陽二字的應用,是與醫學家恰恰相反的。」張介賓有一段話論述得也頗為深刻:「人身背腹陰陽,議論不一。有言前陽后陰者,如《老子》所謂萬物負陰而抱陽是也;有言前陰后陽者,如此節所謂背為陽,腹為陰是也。似乎相左。觀邵子曰:天之陽在南,陰在北;地之陰在南,陽在北。天陽在南,故日處之;地剛在北,故山處之。所以地高西北,天高東南。然則《老子》所言,言天之象,故人之耳目口鼻動於前,所以應天陽面南也。本《經》所言,言地之象,故人之脊膂肩背峙於後,所以應地剛居北也。矧以形體言之,本為地象,故背為陽,腹為陰,而陽經行於背,陰經行於腹也。天地陰陽之道,當考伏羲六十四卦方圓圖,圓圖象天,陽在東南;方圖象地,陽在西北。其義最精,燎然可見。」

綜上所述,中醫學和易學都接受了陰陽說,但各有各的講法,各自成一系統,不僅不存在誰源於誰的問題,而且不論是從形式,還是到內容,都存在著不同之處。其實,中國古代文化的各個領域、各個學科,諸如天文、律歷、數學、物理、生物、軍事、農業、醫學、建築等,無不滲透有陰陽思想。但在各領域、或各時期的「陰陽」,卻都有著它們的特殊性,應隨從它們的具體條件進行具體的概括。如在古代煉丹術中,「汞」象徵白虎,稱之為「陰」;「硫」象徵青龍,稱之為「陽」。在數學中,「陰陽」指的是「偶數」與「奇數」。律歷學中的「陰陽」指的是「秋冬」與「春夏」。政治上的「陰陽」指的是氣運的「衰」與「盛」。軍事學上的「陰陽」指的是戰爭中的「劣勢」與「優勢」……如果以「醫易同源」論者的思維方式來看,那麼也應該有「天易同源」、「歷易同源」、「軍易同源」、「政易同源」……但迄今為止,尚未見有此類之論。因此,被中醫學界人士推崇有加的所謂「醫易同源」之說,必系臆說無疑。至於從易理中可演繹出某些醫學理論,那是因為二者都先後引入了陰陽學說作為自己說理工具的緣故。換言之,醫學與易學是中國傳統文化這同一棵樹上開出的不同花朵,他們有著共同的生長基因。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