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十二禮!

西周奴隸主,制定出整套禮制,規定了森嚴的等級差別,以維護奴隸制統治秩序。由於禮制的加強,一些用於祭祀和宴飲的器物,被賦予特殊的意義,成為禮制的體現,這就是所謂「藏禮於器」。這類器物叫作「青銅禮器」,簡稱「禮器」,或稱「彝器」。例如鼎原來是炊器,後來成為禮器中最重要的器種之一。按照禮制組合成的所謂「列鼎」,何休注《公羊·桓公二年傳》:「天子九鼎,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是奴隸主統治權威的象徵。禮器的這種功能,在奴隸制繁盛時期最顯著。隨著奴隸制度的衰微,「禮崩樂壞」,青銅禮器逐漸失去了這種作用。

從青銅器造型藝術角度來看,青銅禮器最為引人注目,禮器是宗廟中和宮室中陳設的器物,使用於各種祭祀、宴饗和各種典禮儀式的場合,古人認為祭祀和打仗是國家頭等重要的事情,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禮器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和祭祀有關的器物,目前青銅器中最多最重要的也是宗廟中使用的器物。在許多青銅器的銘文中,宗廟中的許多禮器稱為"寶尊彝",尊彝就是禮器的通稱。禮器有的是不能夠動的,所謂"重器不出門",就是對家族有重大意義的器物如不能保住,就意味著一個家族的消亡。禮器用於各種禮儀活動,使用者還是參與禮儀活動的人,因此它和日常生活中的器用不能相提並論。禮器包括酒器、飪食器、水器、樂器等,每一種器類又可分為十幾種或二十幾種器名。每一種器物由於王朝的更替,典禮制度的變化、習俗的相互影響,乃至生產技術的進步,又會演變成很多種形式。僅酒器和飪食器兩大類中的器物,粗略統計,就有近四十種不同的名稱。每種基本器形,又有許多變化繁衍的式樣,這些式樣大的有幾百種之多,這樣,青銅禮器就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器物體系。每種器形的發展,一般規律是從簡單到複雜,在鑄造技術上由不合理到合理,這是一個不斷創造的過程。目前我們所能見到的出土或傳世的青銅器有數萬件,這只是古代遺留下來的一小部分。單是中國青銅禮器的發展史,就已經能描繪出那遙遠的,一個非常輝煌的青銅時代。

Advertisements

(一)食器

鼎:

鼎是青銅器的最重要青銅器物種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貯肉類的器具。三代及秦漢延續兩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見和最神秘的禮器。鼎被視為傳國重器、國家和權力的象徵。

銅鬲流行於商代至春秋時期。商代前期的鬲多無耳,後期口沿上一般兩個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為高領,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後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數為折沿折足弧襠,無耳;有的在腹部飾以觚稜。

甗(音演)

飪食器和禮器。流行於商至漢代,造型分上下兩部分。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稱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於蒸汽通過;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間可燒火加熱。商代甗多為圓形,直耳,侈口,束腰,袋狀腹,腹下設錐足或柱形足,器體厚重。

簋(音軌)

是中國古代用於盛放煮熟飯食的器皿,也用作禮器,流行於商朝至東周。

Advertisements

簠:是古代祭祀和宴饗時盛放黍、稷、粱、稻等飯食的器具,簠的基本形製為長方形器,蓋和器身形狀相同,大小一樣,上下對稱,合則一體,分則為兩個器皿。簠出現於西周早期,主要盛行於西周末春秋初,戰國晚期以後消失。

簠(音復)

簠是古代祭祀和宴饗時盛放黍、稷、粱、稻等飯食的器具,《周禮·舍人》:"凡祭祀共簠簋。" 簠的基本形製為長方形器,蓋和器身形狀相同,大小一樣,上下對稱,合則一體,分則為兩個器皿。簠出現於西周早期,主要盛行於西周末春秋初,戰國晚期以後消失。

盨(音須)

古代盛食物的銅器,橢圓口,有蓋,兩耳,圈足或四足。由圈足簋發展而來,用途相同。器蓋與器身形態相近但稍小,器蓋上有四個方足,為其一般判定標準。取下器蓋后翻置起來即成另一器皿,食畢歸置如一。盨出現於西周中期後段,主要流行於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已基本消失。

古代用來盛放黍、稷、粱、稻等飯食的器皿,由鼎、簋的形制結合發展而成。就飪食器總體的發展變化而言,與鼎中盛肉食相配套的盛飯食的器物,西周是簋,春秋是敦,戰國以後則是盒。其很早就已經從盛儲器演變成為禮器。產生於春秋中期,盛行於春秋晚期到戰國晚期,秦代以後漸趨消失。

豆是中國先秦時期的食器和禮器。大汶口遺址已有陶豆出土,流行春秋戰國時期,開始時用於盛放黍、稷等穀物,後用於盛放腌菜、肉醬等調味品。

(二)酒器

古代飲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狀顯示使用者的身份。

形制與爵相似,但無流和注。最初當為普通飲酒器皿,供低級別貴族使用。角的出土和傳世數量遠遠地少於爵,商周之際發展為造型精美的禮器,流行於周中期之前,之後開始衰落。角是從爵演化出來的一種新型酒器,大量出現於殷商晚期或商周之際.

斝(音甲)

盛酒器和禮器,由新石器時代陶斝發展而成。盛行於商晚期至西周中期,用於盛酒或溫酒。侈口較同類的爵要寬。口沿有柱,一側置鋬,長足,有蓋和無蓋的形制並存。通常有青銅鑄造,三足,一鋬(耳),兩柱,圓口呈喇叭形,形狀似爵而大,然無流無尾,僅在口緣上有兩柱。腹有圓形而平底的,有腹部分襠,袋足似鬲的,也有少數體方而四角圓,四足,帶蓋的.

觚為青銅質,綠銹,喇叭口,腹部凸出,高圈足,素麵無紋。

觶(音志)

古代飲酒器。圓腹,侈口,圈足,形狀小瓶,大多數有蓋。這種形狀的觶多為商代器。西周時有作方柱形而四角圓的。春秋時演化成長身、侈口、圈足觶,形狀像觚.

兕觥(音四公)

呈牛角狀,身飾雲雷紋。

大中型盛酒器和禮器。流行於商周時期,春秋後期偶有所見。尊與彝一樣,原是成組禮器的共稱,宋朝之後開始專指一類器物。尊的基本造型是侈口,長頸,圓腹或方腹,高圈足。尊器表多飾有凸起的靡棱,雕鑄著繁繩厚重的蕉葉、雲雷和獸面紋,顯得雄渾而神秘。

古代盛酒器。古文獻和銅器銘文常有「秬鬯 (juchang音巨唱)一卣」的話,秬鬯是古代祭祀時用的一種香酒,卣在盛酒器中是重要的一類,考古發現的數量很多。器形是橢圓口,深腹,圈足,有蓋和提梁;腹或圓或橢或方,有也作圓筒形,作 鴟鴞(chi xiao 音吃消,)形,或作虎吃人形的等等。卣主要盛行於商代和西周.

古代盛酒器,或說是古人調和酒、水的器具,盉的形狀較多,一般是圓口,深腹,有蓋,前有流,後有鋬(音畔),下有三足或四足,蓋和鋬之間有鏈相連接。青銅盉出現在商代早期,盛行於商晚期和西周,流行到春秋戰國。

方彝

盛酒器。盛行於商晚期至西周中期。彝本是青銅禮器的通稱,宋人始稱這類器物為方彝。方彝的造型特徵是長方形器身,帶蓋,直口,直腹,圈足。器蓋上小底大,做成斜坡式屋頂形,圈足上往往每邊都有一個缺口。也有少數方彝下腹外鼓成曲腹狀。方彝的蓋與器身往往鑄有4條或8條凸起的扉棱,全器滿飾雲雷紋地,上凸雕出獸面、動物等紋樣,給人以莊重華麗的感覺。

一種有柄的舀酒器。

罍(音雷)

大型盛酒器和禮器。流行於商晚期至春秋中期。體量略小於彝,罍有方形和圓形兩種,方形罍出現於商代晚期,而圓形罍在商代和周代初期都有。

酒器和水器。流行於商至漢代。

(三)水器

商周時期宴饗用之,宴前飯後要行沃盥之禮。

中國古代貴族舉行禮儀活動時澆水的用具,出現在西周中後期(約2700多年前),盛於東周。匜形橢長,前有流,後有鋬,多有四足。

瓿(音部)

盛水器,亦用於盛醬。流行於商代至戰國。器型似尊,但較尊矮小。圓體,斂口,廣肩,大腹,圈足,帶蓋,有帶耳與不帶耳兩種,亦有方形瓿。器身常裝飾饕餮、乳釘、雲雷等紋飾,兩耳多做成獸頭狀 。

盛飲食或其他液體的圓口器皿

用來盛水或冰的青銅大盆

大腹小口,有蓋。用於盛流質食物,源自同形陶器。這裡的缶是指尊缶。具有冰鎮、加溫酒漿的雙重功能。

(四)樂器

饒由遠古時期的禮樂器發展而來,盛於商代,宋后漸少使用。是軍隊中所用樂器之一,可手持或植於座上演奏,商代的鐃為青銅鑄造,外形似倒置的鐘,體小而短闊,下有中空短柄,裝入木桶柄后可執,以棰擊當口方形鼓起處而鳴。

編鐘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打擊樂器,是鐘的一種。編鐘由若干個大小不同的鐘有次序地懸挂在木架上編成一組或幾組,每個鐘敲擊的音高各不相同。由於年代不同,編鐘的形狀也不盡相同,但鐘身都繪有精美的圖案。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國就有了編鐘,古代的編鐘多用於宮廷的演奏,在民間很少流傳,每逢征戰、朝見或祭祀等活動時,都要演奏編鐘。

中國古代打擊樂器。銅製,其形狀與小型的鐘相似,可執柄敲擊,古時行軍擊鉦使士兵肅靜,擊鼓使士兵前進。

是一種古代樂器,大鈴,形如鐃、鉦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亦為古代樂器。盛行於中國春秋至漢代。

句鑃(音勾吊)

是古時吳越地區的一種青銅打擊樂器,形狀與編鐘有些相似,一般一套由若干件組成。

古代銅製響器和樂器。形體似鍾而小,腔內有銅舌,搖之發聲。是青銅樂器的原始形態,是中國最早出現的青銅樂器

作為樂器是從周代開始。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領,古文獻所謂「鼓琴瑟」,就是琴瑟開彈之前,先有鼓聲作為引導。

(五)兵器

是古代中國特有的一種木柄曲頭兵器,可用於勾、啄、割等。它有橫刃前鋒,垂直裝柄,其內刃用於勾割,外刃可以推杵,而前鋒用來啄擊對方。流行於商至漢代。在古代,戈和干合稱「干戈」,是各種兵器的統稱。

是古代用來刺殺敵人的進攻性武器。長柄,有刃,用以刺敵。始於周代。

是一種我國獨有的古代兵器。實際上戟是戈和矛的合成體,它既有直刃又有橫刃,呈「十」字或「卜」字形,因此戟具有鉤、啄、刺、割等多種用途,其殺傷能力勝過戈和矛。戟在商代即已出現,西周時也有用於作戰的,但是不普遍。到了春秋時期,戟已成為常用兵器之一。

作為一種兵器,由青銅鈹頭、長柄構成,鈹頭尖鋒直刃、扁莖,穿透力很強,很可能是由扁莖短劍鉞發 展而來。它出現於春秋時期,在戰國時期大量使用。至於斧鉞,由於其殺傷力不如戈矛,在春秋時期實戰中的地位已大大降低,已多用於儀仗、裝飾之需,以作為軍權的象徵。

古代兵器之一,屬於「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稱。古代的劍由金屬製成,長條形,前端尖,後端安有短柄,兩邊有刃的一種兵器。

刀為單面長刃的短兵器。刀的最初形態,與鉞非常接近。到春秋戰國時期,刀的形狀發生巨大變化,兩漢時,刀逐漸發展為步兵的主戰兵器之一,同時出現了許多不同形式的長柄刀。

鏃之橫截面作三角形,狹刃,十分鋒利。青銅鏃是安裝在箭桿前端的鋒刃部分,用弓弦彈發可射向遠處。青銅鏃在二里頭文化時期即已出現,屬最早出現的青銅兵器之一。

弩機

作為中國古代工程技術的發明之一,在公元前就成為我國軍事中的重要武器,弩是用機械力射箭的弓,是由弓發展而成的一種遠程射殺傷性武器。

是一種用來防護頭頸的裝具。在我國古代,人們通常把護衛身體其他部位的裝具稱為甲,而把護衛頭部的單獨叫作胄,又因甲和胄是配套使用的,所以「甲胄」一詞便成了中國古代防護裝具的概稱.

我國由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由新石器時代到青銅器時代,是社會發展的一個飛躍。青銅器能夠製造各種生活用品,各種生產工具和兵器,這為生產的進步,人類文明的發展都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六)車馬器

車馬器是指用於中國古代車馬上的青銅配件。車馬器的出現是同中回車馬制度的出現和發展相關聯的。迄今為止,在中國境內發現的年代最早的車子實物是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商代晚期的馬車,目前已發現數十輛。這些馬車多被埋葬於貴族的墓莽旁邊,一般一座車馬坑中埋放12輛車。多數馬車上有青銅製作的車馬器,有的車箱內還有兵器和駕馭馬車所用的器具,有的馬車邊還埋有駕車的馭夫。西周時期是車馬制度開始出現的時代,馬車被作為等級身份的體現物。戰國晚期,騎兵逐漸取代戰車成為主要的作戰手段,並且主要被作為出行代步和運載貨物的工具。漢代車馬器分為兩婁:御馬器和御車器。

軎(音為)

古代車上的零件,青銅製,形如圓筒,套在車軸的兩端。 軎上有孔,用以納轄。亦作「轊」。紋飾大氣,是貴族所乘之車的附件。

車轄

車轄呈長條形,與車軎配合使用(商代晚期出現青銅車軎,西周早期出現青銅車轄),也就是是車軸上的銷子,插入軸末端的方孔內,以防車輪脫出。西周青銅車轄頂部多有虎首、豬首、牛首裝飾,春秋戰國逐漸簡化紋飾,更趨實用,西漢以後以鐵鑄造。

車首尾相銜。

車輪中心,有洞可以插軸的部分

駕車時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東西。

鑾鈴

古代車上裝飾配件,就是裝在車上面的鈴鐺。主要流行於西周至戰國時期。先秦時鑾鈴的使用可代表車主人的身份,最高級的馬車上可裝八個鑾鈴。

當盧

是一种放置在馬的額頭中央偏上部,也就是馬鼻革與額革部位交接處的飾品,呈葉狀。盛行於商周時期。

馬冠

古代系在馬額上的飾件。銅質,一般多呈扇面形,上飾大獸面,邊緣多有孔穿,用以穿系縛扎。馬冠主要流行於西周早期。

農具與工具

犁鏵

耕地時安裝在犁上,用來破土。

青銅鋤最早出現於西周時代,一直沿用到戰國時代。

鐮收割穀物和割草的農具。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钁一種形似鎬的刨土農具。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鏟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石鏟,商代鑄有青銅鏟,戰國晚期開始使用鐵鏟。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錛木工用的一種平木器、削平木料的平斧頭。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斧是一種用途極廣的實用工具。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錐一頭尖銳,可以扎窟窿的工具。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削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鑿挖槽或穿孔用的工具。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刻鏤刀刻劃甲骨或雕鏤竹木器用的工具。青銅刻鏤刀一般呈扁長條狀。有的上窄下寬而平刃,見於鄭州二里岡商代前期遺址。有的上窄下寬而斜刃,見於商代後期。有的上下等寬而斜刃,從商代後期延續到戰國時期。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鋸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八)貨幣中國最早的金屬貨幣是商朝的銅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屬貨幣。它具有實用物品的形狀,春秋戰國時代貨幣的主要形式是:布幣、刀幣、圓幣。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九)印秦代時皇帝印稱「璽」、官吏及一般人稱「印」漢代又稱「章」和「印信」,印有官印和私印,作為官方書信往來和私人交往的憑證工具。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十)度量衡器春秋戰國時期,群雄並立,各國度量衡大小不一。秦始皇統一全國后,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 ,書同文字」,頒發統一度量衡詔書,制定了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商代牙尺為中國2000多年封建社會的度量衡制奠定了基礎。尺遠古時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時,一尺約23.1cm 。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量古代指斗、升一類測定物體體積的器具。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權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十一)銅鏡銅鏡一般是含錫量較高的青銅鑄。在古代,銅鏡就是古代用銅做的鏡子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關係,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它製作精良,形態美觀,圖紋華麗,銘文豐富,是中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瑰寶。齊家文化墓葬中出土的一面距今已有4000多年歷史的小型銅鏡,造型、裝飾均較原始,應是目前考古資料中所知最早的一面銅鏡。商、西周和春秋時的銅鏡,都有零星發現,戰國始盛行,產量大增。到漢代,由於日常生活的大量需求,加之西漢中葉后經濟飛速繁榮,銅鏡製作產生了質的飛躍。所制銅鏡工藝精良,質地厚重,鏡背銘文、圖案豐富多樣。后經唐宋時代兩次發展高峰,到明清時期,隨著近代玻璃的誕生,銅鏡逐漸淡出歷史舞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十二)雜器博山爐博山爐又叫博山香爐、博山香薰、博山薰爐等名,是中國漢、晉時期常見的焚香所用的器具。爐體呈青銅器中的豆形,上有蓋,蓋高而尖,鏤空,呈山形,山形重疊,其間雕有飛禽走獸,象徵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漢代盛傳海上有蓬萊、博山、瀛洲三座仙山)。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燈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俎古代祭祀時放祭品的器物。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帶鉤是古代貴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帶的掛鉤,古又稱「犀比」。多用青銅鑄造,也有用黃金、白銀、鐵、玉等製成。帶鉤起源於西周,戰國至秦漢廣為流行。帶鉤是身份象徵,帶鉤所用的材質、製作精細程度、造型紋飾以及大小都是判斷帶鉤價值的標準。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燙斗中國古代的熨斗比外國發明的電熨斗早了1880年,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並使用熨斗的國家。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鐎斗一種古代溫器。一般認為多用於溫羹。多用青銅製。一般是附長柄的盆形器,下附三足,也有帶流的。柄端常作獸頭形。或說又名「刁斗」,古代軍中「晝炊飲食,夜擊持行」。盛行於漢及魏晉時代。
盤龍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