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爾筆下的聖母、基督和《雅典學院》

拉斐爾(1483—1520年)是義大利傑出的畫家,和達芬奇、米開朗琪羅並稱文藝復興時期藝壇三傑。他的作品博採眾家之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代表了當時人們最崇尚的審美趣味,成為後世古典主義者不可企及的典範。 (了解更多藝術信息,您可以訂閱我們的頭條號以持續關注我們,也可以根據圖片中的文字信息和我們聯繫)

自畫像

拉斐爾 桑蒂於1483年生於義大利山區的烏爾比諾小公園,父親是宮廷畫師,他從小就隨父學畫。11歲時,父親去世,從師於佩魯基諾。一天,佩魯基諾對拉斐爾說:「我不想讓這小地方拖住你,你要到大師雲集的佛羅倫薩去,你可以獨立工作了。」 佛羅倫薩給了拉斐爾從未有過的藝術教益。他急切地吸取著大師們作品中的成就,他以一個學生的姿態對待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他充分利用佛羅倫薩能提供給他的一切:他研究解剖學、觀察大自然和新的社會中人際關係,他對生活、對人、尤其母親更加充滿感情和愛,他既崇拜達芬奇,也尊重米開朗基羅,他要把佛羅倫薩的全部藝術精華變成自己的營養。他勤奮地探索繪畫的奧秘,能敏感地捕捉住美和藝術的真諦,後來,拉斐爾潛心研究各畫派大師的藝術特點,並認真領悟,博採眾長,尤其是達芬奇的構圖技法和米開朗基羅的人體表現及雄強風格,最後形成了其獨具古典精神的秀美、圓潤、柔和的風格,與達芬奇、米開朗基羅鼎足而立。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博大、雄偉、富有激情、充滿力量;而拉斐爾的藝術則以優雅、秀逸、和諧、高度的完美為標誌,其藝術深沉、含蓄、富有理智、充滿智慧。

Advertisements

大型油畫《西斯廷聖母》是拉斐爾最成功的一幅聖母像,是他懷著虔誠的心情譜寫的一曲聖母讚歌。在拉斐爾過去創造的聖母中,總是極力追求美麗、幸福、完好無缺、更多地具有母親的精神氣質和形象。而這幅《西斯廷聖母》是在更高的起點上塑造了一位人類的救世主形象:她決心以犧牲自己的孩子,來拯救苦難深重的世界。

西斯廷聖母

13世紀義大利偉大詩人但丁對這位天神降臨人間的女王唱出了至尊至敬的讚歌:

她走著,

一邊在傾聽頌揚,

身上放射著福祉的溫和之光;

彷彿天上的精靈,

化身出現於塵壤。

這幅畫沒有絲毫藝術上的虛偽和造作,只有驚人的樸素,單純中見深奧。畫面像一個舞台,當帷幕拉開時,聖母腳踩雲端,神風徐徐送她而來。代表人間權威的統治者教皇西斯廷二世,身披華貴的教皇聖袍,取下桂冠,虔誠地歡迎聖母駕臨人間。聖母的另一側是聖女渥瓦拉,她代表著平民百姓來迎駕,她的形象嫵媚動人,沉浸在深思之中。她轉過頭,懷著母性的仁慈俯視著小天使,彷彿同他們分享著思想的隱秘,這是拉斐爾的畫中最美的一部分。人們忍不住追隨小天使向上的目光,最終與聖母相遇,這是目光和心靈的匯合。聖母的塑造是全畫的中心。從天而降的聖母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初看絲毫不覺其動,但是當我們注目深視時,彷彿她正向你走來,她年輕美麗的面孔莊重、平和,細看那顫動的雙唇,彷彿聽到聖母的祝福。

Advertisements

拉斐爾的其他聖母像:

椅中聖母

花園中的聖母

聖母瑪利亞

帶金鶯的聖母

聖母的婚禮

拉斐爾最著名的壁畫為梵蒂岡宮繪製的《雅典學院》。在雄偉庄麗的大廳里,匯聚著人類智慧的明星,他們是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學派的傑出學者、思想家,古今同堂,自由熱烈地進行學術討論,可謂百家爭鳴,凝聚著人類天才智慧的精華。畫面構圖宏大,視覺中心人物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圍繞這兩位畫了 50多個學者名人,各具身份和個性特徵。畫家藉以表彰人類對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對過去文明的讚頌,對未來發展的嚮往。

雅典學院

我們欣賞這幅巨作,如同進入人類文明博大精深的思想世界。從一上一下對立的手勢,明顯地表達了他們的分歧。兩邊的人物成眾星捧月分列兩旁,表情動勢向著兩位爭論學者,有的注目傾聽,有的用手勢欲表達自己的看法,強化了畫面的中心。畫幅左面一組的中心人物,是身著長袍,面向右轉,打著手勢在闡述自己的哲學觀點的蘇格拉底;大公身後坐在台階上專心寫作的禿頂老者,是數學家畢達哥拉斯,身邊的少年在木板上寫著「和諧」和數學比例圖。這幅壁畫畫家巧妙地利用拱形作為畫面的自然畫框,背景是以勃拉曼特設計的聖彼得教堂作裝飾,兩邊作對稱呼應,畫中人物好像是從長長的、高大過道廊走出來,透視又使畫面呈現高大深遠。建築物的廊柱直線和人物動態的曲線相交融,產生畫面情境柔中有剛,加之神像立兩旁,使畫中充滿深層的古典文化氣息。畫家極善利用台階,使眾多人物組合主次前後有序、真實、生動、活潑,畫面將觀賞者帶進先哲們的行列。這宏大的場面,眾多的人物,生動的姿態表情,具有肖像性人物個性刻畫,布局的和諧、變化且統一的節奏,可謂把繪畫創作發展到文藝復興時期的頂峰。這幅巨型壁畫把古希臘以來的50多個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聚於一堂,包括蘇格拉底等,以此歌頌人類對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讚美人類的創造力。在《雅典學院》中,位居畫面中心的柏拉圖和亞里土多德,一個以指頭指著上天,另一個則伸出右指指著他前面的世界,以此表示他們不同的觀點。

局部1:哲人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

柏拉圖:哲學三大奠基者之一,蘇格拉底的學生,手持《帝邁馬斯篇》,以手指指天。拉斐爾以達芬奇為原型繪製的此人物。

亞里士多德:哲學三大奠基者之一,柏拉圖的學生,手持《倫理學》,另一手伸前。拉斐爾以米開朗基羅為原型繪製的此人物。

局部2:歐幾里德,數學家,彎腰繪圖者

局部3:畢達哥拉斯,數學家

局部4:弗朗西斯柯和聖諾克利特斯

局部5:瑣羅亞斯德和托勒密

瑣羅亞斯德:瑣羅亞斯德教(又稱拜火教)創始人。

托勒密:手持天文儀者,天文學家

拉斐爾筆下的基督:

基督赴刑場

基督顯聖

基督顯聖(局部)

基督顯聖(局部)

《基督顯聖》是拉斐爾應紅衣主教朱利奧·美第奇邀請為法國納博納教堂繪製的祭壇畫,也是拉斐爾臨終前的最後一幅傑作。

內容取材於馬太福音: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約翰暗暗地上了高山,突然間就在他們的面前變了形象,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忽有摩西、以利亞向他們顯現,並同耶穌說話。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從雲彩里傳出來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門徒聽到,就俯伏在地,極害怕。耶穌進來,撫摸他們說:「起來,不要害怕。」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這裡。

在拉斐爾的這幅畫中,地面上的光線雖然是陰暗的,但人群卻被基督顯靈的光所照亮。在空中捲起的風暴中,聖光和雲朵將基督托起,猶如從天而降來到人間。在基督兩邊飛騰著的是摩西和以利亞,在山頂上躺卧著的是嚇壞了的門徒。畫家在這裡運用了螺旋形造型技法,造成一種旋轉的運動感,三個門徒中姿態各不相同:雅各掩面伏地,彼得驚恐萬狀,而約翰則被驚嚇得暈頭轉向,都表明在神力面前無能為力。

畫面劃分為天上和人間兩部分,據記載,畫的上部分出自拉斐爾本人手筆,而人間的人群則是以羅馬諾為首的學生們畫的。但據考證,畫面左下角的那位聖安德魯是拉斐爾所畫,他的姿態動作前伸轉首,身體的明暗對比強烈,這種大反差造型,為70年後的卡拉瓦喬所發展。畫面色彩鮮明、響亮且豐富,這表明他吸收了威尼斯畫派的色彩成就。

基督復活


點擊下面的鏈接,可以查看更多我們的文章:

掙脫傳統的完全自由——米開朗琪羅與西廷斯大教堂

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與《夢娜麗莎》

楊洋的綜合材料繪畫課:材料的魅力與精神的升華

皮埃爾·博納爾和他的學生巴爾蒂斯畫作欣賞

靜水流深:楊洋新作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