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今天您的心理健康了嗎?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形式協調、內容與現實一致和人格相對穩定的狀態。人的心理也是處於一種動態變化的過程,如果長時間處於不健康狀態就會出現很大問題。心理學上也對心理健康做出了明確標準:

1、心理活動強度。心理活動強度指對於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一個人對外界事物能有一個清楚的認識,能夠抵禦正常的外界刺激。

2、心理活動耐受力。我們把長期經受精神刺激的能力,看作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標,稱為心理活動耐受力。

3、周期節律性。人的心理活動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著自己內在的節律性。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高,有的人晚上工作效率高,不同的周期節律性預示著工作狀態的起伏。

4、意識水平。意識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品質的好壞為客觀指標。如果一個人不能專註於某項工作,不能專註于思考問題,那麼就要警惕他的心理健康問題了。

Advertisements

5、暗示性。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圍環境的無關因素引起情緒的波動和思維的動搖,有時表現為意志力薄弱。

6、康復能力。在人的一生中,誰也不可避免遭受精神創傷,在精神創傷之後,情緒會出現極大波動,行為暫時改變,甚至某些軀體癥狀都是可能出現的。但是人的內心都有自我防禦機制,需要時間去修復。

7、心理自控力。情緒的強度、情緒的表達、思維方向和思維過程都是在人的自覺控制下實現的。精神活動的自控能力不失為一個心理健康指標。

8、自信心。當一個人面對某種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務時,首先是估計自己的應付能力。一個人是否有恰如其分的自信,是心理健康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準。

9、社會交往。人類的精神活動得以產生和維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會交往。

Advertisements

10、環境適應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講,心理是適應環境的工具,人為了個體保存和種族延續,為了自我發展和完善,就必須適應環境。

今天您的心理健康了嗎?歡迎您的關注,我願做您的專屬心理諮詢師。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