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說中藥夏枯草

夏枯草,性辛、苦,寒。歸肝、膽經。具有清熱瀉火,明目,散結消腫之功效。在臨床中除了用於外科瘰癧、癭瘤、乳癰腫痛等疾患外,還可用於:1.常配桑葉、菊花、決明子等藥用於肝火上炎,目赤腫痛;2.配伍當歸、枸杞子,可用於肝陰不足,目珠疼痛,至夜尤甚者。煎服,9~15g。或熬膏服。脾胃寒弱者慎用。

漫說:傳說從前有位書生名茂松,自幼攻讀五經四書,然屢試不第。茂松因此終日鬱悶,積鬱成疾,頸部長出許多瘰癧(即淋巴結核),蠶豆般大小,形似鏈珠,有的潰破流膿,眾醫皆施疏肝解郁之法,無效,病情越來越重。

這年夏天,茂松父親不遠千里尋神農。一日,他來到一座山下,只見遍地綠草茵茵,白花艷麗,似入仙境。他剛想歇息,不料昏倒在地。

茂松爹怎麼也沒有料到,這百草如茵的仙境,竟是神農的葯圃。此時,神農正在給藥草澆水施肥,見有人暈倒急忙趕來救治。茂松爹醒來,謝恩並訴說了自己的苦衷。神農聽罷,從草苑摘來藥草,說:「用此草上端球狀部分,煎湯服用。」又說:「此草名夏枯草,夏天枯黃時採集入葯,有清熱散結之功效。」茂生按方服之,不久病癒。後來,父子二人廣種夏枯草,為民治病,深得人心。

來源:中日友好醫院眼科

註:凡涉及處方用藥的均要在醫生指導下應用。

本平台為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之聲的官方頭條號,想要了解更多中醫藥科普知識,歡迎訂閱本頭條號或關注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之聲官方微信(cacmzyz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