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究竟是什麼意思?怎樣能真正實現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這個概念近幾年被炒的沸沸揚揚,是現在最流行的互聯網思維的主要思想。許多顛覆了傳統的產品都被貼上了「去中心化」的標籤,淘寶掀翻了零售業的模式,微信打破了電信業的桎梏,滴滴終結了計程車的壟斷,直播、新媒體、比特幣等都宣稱自己是去中心化,但究竟什麼是「去中心化」呢?

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在一個分佈有眾多節點的系統中,每個節點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徵。節點之間可以自有鏈接,形成新的連接單元。任何一個節點都可能成為階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備強制性的中心控制模式。節點與節點之間的影響,會通過網路而形成非線性因果關係。這種開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統現象或結構,被稱為去中心化。

現在流行的解釋是,「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由節點來自由選擇中心。比如微博,微博上有很多大V、明星們擁有很多粉絲,一條短短的微博可以產生巨大的影響力,甚至左右輿論的風向。這是中心么,是的。但是每個人都有成為大V的機會,每個人可能晚上發一條微博后睡覺,明天早上發現幾萬條甚至更多的評論、轉發,這就是由節點選擇中心。

Advertisements

另外一個著名的「去中心化」產品就是比特幣,它不由哪一個貨幣機構發行,只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這使得沒有人可以大量製造發行貨幣,每一個比特幣的使用者都可以對每一筆交易行為進行計算確認,這麼看,簡直是完美的去中心化產品,這也是近些年比特幣瘋漲的原因。但是,實際上呢,比特幣從初創階段一舉成名后,現在已經越來越被「中心化」,比特幣的獲得方法叫做「挖礦」,意思是當一個節點發出一筆交易信息時,所有核算的用戶中最快計算出正確答案的用戶獲得一定值的比特幣(這也是導致現在內存條、顯卡猛漲的罪魁禍首)。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發展后,比特幣的獲得變成少數「老礦工」的遊戲,一個新入行的「礦工」不論在經濟還是經驗上都無法與其比擬,這就違反了去中心化的定義,有的節點不能被選擇成為中心,而只有少數早期節點才可以成為中心。

Advertisements

同樣的微博也是一樣,微博上的大V、明星大部分可以說都是被一些營銷公司塑造出來的,而不是由其他節點自由選擇的,所以微博上的大V都可以成為資本的產物,成為一個個中心,而一些普通外圍節點,成為中心化的可能當然會微乎其微,所以上文所說的一覺醒來幾萬評論的情況只是小概率事件而已。

筆者認為,「去中心化」其實並不是一個新概念,只不過是字面不同而已,幾十年前,「去中心化」被叫做「純粹競爭市場」,「中心」就是「壟斷「。一百年前,「去中心化」被叫做「革命」,「中心」就是「集權」,一千年前,「去中心化」被叫做「起義」,「中心」就是「昏君」。去了幾千年的「中心」,每次去完「中心」后,沒多久就會形成一個新的「中心」,維持一段時間后再被去掉,如此周而復始,循環往複。所以,「去中心化」無非是一句換湯不換藥的新詞而已。

現在互聯網的這種「中心」(「壟斷」),也在逐漸形成,就淘寶為例,淘寶推出了許多服務與規則,使得流量等於人民幣,你購買我的服務,我給你客流量。這樣,後進入的小賣家根本無力與大賣家競爭,圍繞與部分大賣家的中心正在漸漸形成。所有的喊著「去中心化」的產品到最後都難免成為一個新的中心,而且排擠其他中心的形成。所以,其實所謂「去中心化」只不過新產品或者新行業向傳統行業起義的一個口號罷了,聽聽而已。

那麼,究竟有沒有真正能夠做到「去中心化」的行為或者產品呢?有,那就是運營方完全不涉及自己利益,才能達到真正的去中心化。但是,就人性而言,那樣又無法實現。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