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外向?只是一個得與失的選擇而已!

收到一個問答邀請,又是關於內向外向的,有些人真的是執迷不悟!

這個是比較有代表性的, 看看你是否也困在這個圈裡!

提問:

內向的人怎麼消除內心的自卑和沉悶,並逐步變得外向?

內向的人也許遇事沉穩,但不善言辭、內心容易自卑受傷,該怎麼去改變?這個問題可能挺難回答,但希望大家不吝言辭,能多給些建議。

我的回答:

內向 不等於 不善言辭;也不等於就會自卑和沉悶。

外向 也許愛說話,但不等於說的好。愛說話但招人厭的大有人在。

同樣,外向人表面看起來也許很正常,但內心不見得不會沉悶和自卑。

因此,內外向 與 善不善言辭、是不是內心自卑沉悶,沒有對應關係。

與其說 「內向的人怎麼消除內心的自卑和沉悶,並逐步變得外向愛說話?」 不如直接問 「怎麼樣才能避免內心的自卑和沉悶,更好的與人溝通?」 你試試在這句話前面,加上「內向的人」或者「外向的人」,這句話都是一樣的很合理。

Advertisements

「內向的人,怎麼樣才能避免內心的自卑和沉悶,更好的與人溝通?」

「外向的人,怎麼樣才能避免內心的自卑和沉悶,更好的與人溝通?」

看見了嗎? 內外向在這裡就是個煙霧彈,沒有任何意義,只是個標籤或面具而已!

所以,不要再糾結了,面對具體問題,採取具體行動即可!

現在我就來告訴你:「怎麼樣才能避免內心的自卑和沉悶,更好的與人溝通?」

首先你要認清一件事:行為的背後一定有動機! 結果的前面一定有原因!

例如一次聚會上,你發現有位同事或夥伴特別能說,會來事,表現的很熱情。你就很羨慕他,希望自己能像他那樣就好了。

現在咱們分析一下,他為什會那樣表現,可能是由於以下動機或原因:

1、他真心喜歡那樣,在那樣的環境做那樣的事,他很享受。他甚至經常主動去尋找和創造這樣的環境,然後讓自己沉浸在裡面。再誇張一點,他可能覺得那才是他活著的意義所在。

Advertisements

2、他可能是為了達成某種目的。因為這個場合有他的新上司,他需要那樣表現一番;或者因為這個場合有某個讓他心儀的異性,他需要吸引對方的注意;又或者,他只是為了尋找某種優越感或存在感,故意要炫耀一番罷了;

3、對於這種場合不喜歡也不排斥,純粹是覺得無聊,索性放棄心裡那個「獨立的自我」,逢場做戲,懶得動腦筋,讓頭腦空白一會兒,你們怎樣我也怎樣。

4、其他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原因,他認為自己需要那樣做.....

好了,以上是他為什麼會 表現熱情 的原因。

接下來你一條一條問自己:

1、你真的喜歡 說話,喜歡在人群中表現,並且樂在其中嗎?

2、你有什麼具體的目標,是必須要藉助 說話 和 表現熱情 才能實現嗎?

3、你願不願意,在那樣的場合放棄獨立思考? 放棄內心的自我,讓自己隨波逐流?

4、你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需要藉助 表現熱情 來達成的目的嗎?

如果你的回答都是"否定"的,那你根本不需要改變什麼,因為你喜歡現在這樣的狀態。

不信咱們再分析一下你自己:

你為什麼會"不善言辭"? 是因為對你來說這樣有"好處",也許是你覺得可以少些廢話節省一些時間,可以避免一些無謂的人事物,可以遠離一些干擾,可以少負一些責任,可以少思考一些,不用費腦筋組織語言....。

你為什會「自卑沉悶」? 因為這可以減輕你由於「不努力」造成的愧疚感,為自己的失敗留"退路"。展現不了價值還不敢去付出找的"好理由"。

看見了嗎,這的確都是實實在在的好處。要放棄,你捨不得。

因此,你不是「不善言辭」,你分明是懶得張嘴,不想說,不喜歡說而已。你不是"自卑沉悶",你分明是不想努力,逃避挑戰,安於現狀,避免付出,免得損失而已。

現在,清楚了嗎? 如果你喜歡安靜,享受安靜,不想面對人群和瑣事。那就不要抱怨自己朋友少,感覺孤獨。 如果你喜歡獨立思考,堅守心靈陣地不開放,那就不要抱怨別人說你難以溝通不合群。 如果你希望自己在任何場合群體都能打成一片融為一體,就不要奢望減少互動,保持安靜,保留什麼"私人空間"。

回到主題,沒有什麼需要消除和改變的,只有"得與失","舍與得" 的衡量。只是一個選擇而已!

最後:

如果你想更換選擇,那就問自己:

「為了得到我想要的,我願意捨去(放棄)什麼?」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