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的最初起源

詳解佛珠的最初起源及發展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誦記數的隨身法具,在僧俗間的廣泛使用。本稱「念珠」,起源於持念佛法僧三寶之名,用以消除煩惱障和報障。通常可分為持珠、佩珠、掛珠三種類型。然而,關於佛珠最初的起源,卻不是被佛教創造出來的。

在梵文中佛珠包括四種意義:

一、pasaka-mala,音譯是「缽塞莫」,意譯作「數珠」;

二、aksa-mala,音譯是「阿叉摩羅」,意譯作「珠鬘」;

三、japa-mala,音譯是「渣巴摩羅」,意譯作「念誦鬘」;

四、aksa-sutra,音譯是「阿叉修多羅」,意譯作「珠之貫線」

在古印度的婆羅門的毗濕奴派中的典籍,很早就有著佩戴持珠的記錄。而這些記錄在現代挖掘出來的一些出土古物中也可以得到印證,例如,在印度的一件出土古物中有一件是公元2世紀的婆羅門像,其脖子上就有掛著一串珠子。由此,佛珠可能是源於古印度人有瓔珞鬘條纏身的風尚,而正是這種風尚的沿襲,逐漸演變成後世佛珠的使用。

Advertisements

而在佛教經典中,有關佛珠的起源,一般都以《木槵子經》所載佛陀對波流離王的啟示作為通說。經文的大概意思是這樣的:佛陀告訴波流離王,貫穿一定數目的木槵子,作為行住坐卧時念誦三寶名號的輔助工具,並以此來攝持心念,令心專註,漸次達到「身心不亂、無諸諂曲」,命終之後即能得生善處,乃至永遠斷除煩惱,獲得無上的佛果。這就是佛教當中,佛珠最初的起源了。

佛珠雖然為現在已成為佛教徒的一項重要標誌。但是若溯其本源,佛珠則與古印度婆羅門教中持用佩戴珠鬘的有關,如現藏於印度佛陀伽耶考古博物館,屬於公元前一世紀的「佛陀伽耶葯叉女」造像上,即佩戴有類似佛珠的項鏈。而從語源上講,「經」的梵語和「珠之貫線」的梵語所使用的是同一個詞根「sutra」,其原意為「貫穿」。古印度佛教徒認為,眾多的花瓣需用繩子穿起來才不會被風吹散;同理,佛陀的言教也需要彙集起來,以便不會散失,流傳後代。

Advertisements

不過,因為佛教起源於印度卻大興於中土,佛珠雖不是佛教所創用,卻正是因為植根於中國,才有可能成為今日中國漢藏、蒙古、日本等地區僧尼、居士攜帶的重要法具。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