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兵《黃帝內經》:冬寒養生之道

到了冬天就應該說說寒邪了。中醫把四季當中出現的氣候變化「風寒暑濕燥火」稱為「六淫」——淫是過度、過分的意思,也就是說相對於人體的正氣而言,這種本來是正常的氣候變化顯得過分過度的時候就會傷害人體,造成疾病。

六淫致病,也帶有明顯的季節和地域特點,一般說來,春天多風、夏天多火、多濕、濕熱結合就容易中暑、秋天多燥,冬天多寒。而中國的東方偏於風、南方偏於熱、中原地區多濕、西方多燥、北方偏寒。

六淫當中,風火燥邪屬於陽邪,容易傷害人體的陰液。

寒濕屬於陰邪,容易傷害人體的陽氣。寒邪的主要發病特點是凝滯、收引,也就是中了寒邪以後,人體會不由自主地蜷縮、收緊,這是人體本能的反應,以減少散熱。

人的肌肉、肌腱收緊到了一定程度就會產生筋攣和疼痛,人會顫抖哆嗦,上下牙床直打架,這也是本能產生熱量的反應。很多運動員在長時間劇烈運動以後會出現腓腸肌筋攣,而人在受寒以後,很容易出現小腿肚子抽筋。

人的血管因為收引筋攣就會產生局部的血液循環不暢,人會出現局部的凍瘡、凍傷、甚至壞死。寒邪消耗人的陽氣以後,就會造成人體機能功能的下降和衰退,人的心率體溫就會慢慢下降,人會慢慢陷入似睡非睡的昏迷狀態,有的人就會一睡不醒。寒邪進一步可以造成瘀血血栓,形成肺栓塞、心梗、腦梗直接危及人的生命。

在東漢末年,由於豪強割據,軍閥混戰導致饑饉遍地、瘟疫流行。很多人由於食不果腹、體質下降,抵抗力削弱,死於外感風寒。時任長沙太守的張機、張仲景的家族也不能倖免,他說:「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張仲景「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撰寫了偉大的中醫著作《傷寒雜病論》。他本人還在處理公務政事之餘,在公堂坐診,為百姓診療疾病。這就是中醫坐堂的由來。《傷寒雜病論》創立了六經辯證體系,揭示了寒邪侵害人體的六個階段,並制定了相應的中醫治療的方法和藥物。為後事醫家治療傷寒病制定了規範,提供了方便法門。

說來也簡單,凡是陰寒性質的東西,偏於沉重、下降。在同一間屋子裡面,相對熱的空氣都在上面,寒氣都在下面。有人可能知道,在東北有三怪,其中一個就是「生了孩子掛起來」,利用的就是上熱下寒的原理。

過去東北都燒火炕,直接把孩子放在炕上,容易過熱生病,而放在地上,容易過寒生病,所以掛起來就成為合理的選擇。這也告訴我們,寒邪從下面侵害人體的。不知道觀眾朋友是否還記得,以前我在介紹風邪傷人的時候,說過,風為陽邪,容易從上三路侵害人體,比如頭頸結合部、肩胛骨等等。而老百姓有句俗話「寒從腳下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想禦寒的話,可以不帶帽子,不顧上面,一定要注意腿腳的保暖。

《傷寒論》告訴我們人體抵禦寒邪的第一道防線就是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陽膀胱經起於目內呲,貫穿人的頭顱後背、腘窩和足小趾外側。寒邪入侵膀胱經以後,人就會出現惡寒、高燒、腰背痛,後腦勺痛等癥狀。這時候人一定要服用辛溫發汗的藥物,驅除寒氣,恢復健康。

做為預防而言,我們要保護好人體禦寒的第一道防線膀胱經,要養成晚上用熱水泡腳燙腳的習慣,不給寒邪留餘地。睡北方的火炕也是溫暖膀胱經驅除寒邪的好方法,睡過熱炕頭的人都知道那樣睡過了舒服解乏。可惜現代都市已經見不到火炕的蹤影了。在南方農村,一般屋子裡面都燒著火塘,在陰寒潮濕的天氣,勞作回來的人們,背對火塘,掀起後背的衣服,炙烤後背也是治療膀胱經驅寒的好方法。沒有這個條件的人們,可以選擇在冬日陽光充足的時候,在屋子裡面背對太陽坐下來,不用脫衣服,管好門窗,讓陽光透過玻璃照在後背上,直到感覺全身發熱,打幾個噴嚏出來,這樣就達到了目的。古人把這種方法叫做天灸。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