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述永新的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從人們長期的社會生活中產生,是一種歷史的積澱並傳承至今的文化。民俗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總是伴隨歲月的腳步前行,受著人文、地理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地處贛西邊陲的永新縣,素有「吳頭楚尾」之稱,四周群山環繞,地域相對封閉。建縣1800多年來,雖然深受楚文化、吳文化和廬陵文化等周邊文化的影響,但在這「四塞之壤」的環境下產生的永新民俗文化,不僅具有鮮明的地域印記,而且具有獨特的人文精神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成為規範、約束和凝聚、穩定永新人民社會生活、行為方式的一種潛在力量。

在具體的社會生活中,永新的民俗文化特徵表現為:

好義喜武、氣節高昂。從歷史上看,永新人尚氣節、講義氣,具有抗暴安良、忠勇愛國的優良傳統。自東漢建縣之初,永新人民就跟茶陵、攸縣等地的人民一起共同抗拒過當朝的暴政;宋末,元兵下江南,其聲勢不可一世,而永新山陬窮民,竟然聚族執戈,以抗強敵,進士彭震龍率屬部八姓子弟三千餘人,兵敗不屈,沉潭就義;元代,周安起兵反元,曾率兵丁萬餘人打入吉安;清咸豐年間,有許多永新子弟參加了太平軍農民起義。到現代,土地革命時期,全縣數萬人直接參加工農紅軍,其中「長征逾萬參加者,烈士八千磊落才」,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犧牲。還有許多以道德與氣節著稱的人,如南唐蕭儼,官至大理卿兼給事中,屢因諍諫得罪朝廷,仍不屈不饒,堅持不改。宋末龍仁夫,官為湖廣儒學提舉,以志向高遠聞名於世,晚年僑居黃崗,呂文煥及呂氏諸子弟聞其名,邀飲琵琶亭賦詩。龍仁夫以呂文煥背宋降元,吟「江心正好彈明月,又抱琵琶過別船」之句譏之,坐客皆掩泣。明嘉靖朝禮部尚書尹台,拒與嚴嵩結交,嚴以結親、陞官引誘,台視之如敝屣。明萬曆中,賀康載為西安令,「廉慎自矢,所得月俸皆充公費,不以入署」,時魏忠賢的緹騎過西安,為所欲為,被康載所挫,斂跡而去。這些歷史人物的堅毅剛正精神,氣節義烈風範,一直感染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永新人。同樣,「自尊自重」也體現了永新老百姓的平民骨氣,清初的賀貽孫在《鄉賢祠記》中有「貴道德而賤聲勢」之言,民諺有「你做你的官,我種我的田」之說,充分表露了永新人不趨炎附勢、自愛自強的性格,又有「石頭上跌倒爭硬氣」的民諺,同樣顯示了這種精神。

Advertisements

崇文尚學,尊師重教。永新自古文風鼎盛,自南唐至清朝,全縣有196人考取進士,611人中了舉人,這些進士、舉人是古代永新學子中的傑出代表。他們當中,有許多以文章名世,如:被《中國文學家大辭典》收入的有元代的譚天如,明代的劉髦、劉定之、尹襄、尹台,清初的賀貽孫,晚清的龍文彬等7人。也有以學術著稱者,如宋末劉友益的史學著作《通鑒綱目書法》,龍仁夫的哲學著作《周易集傳》,均享盛譽。明代顏鈞,一生布衣,中國哲學史家公認他為王學泰州學派巨擘。在永新,無論貧富人家,都想出人頭地「做世界」,奔著「買田、起屋、教子讀書」三個目標去奮鬥。有聯曰:「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又有諺云:「養兒不教如養牛,養女不教如養豬」,可見永新人對子女的教育是何等重視。自唐以來,永新設立縣學,開辦私塾,創建義學,要求「每鄉之內,各里置一學」,到清朝末,有書院不下二十所,在全縣不少鄉村的宗祠、家族中「人無貴賤,無不讀書」,「序塾相望,弦誦相聞」,為成就永新歷史上眾多的名人大家打下了良好基礎。新中國成立以前,永新鄉間家家廳堂上首設有 「天地君親師」位,以便晨昏燒香,下齋飯;給學齡兒童「發矇」,其儀式莊重得如同收親嫁女。永新人崇尚「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舊時的宗族譜上,祖輩有秀才以上的功名,必然載清明白;有崽讀書的人家都希望兒子「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能夠「揚名聲,顯父母,耀祖宗」。永新人對讀書人的尊敬一直傳承至今。過去,讀書人寫過字的紙,不能亂扔,要集中燒掉,至今在埠前鎮心田村還保留了兩座字紙塔。如用來揩屁股,則是對讀書人的不恭。對讀書人還不能直呼其名,要稱先生。一般家境較好的人家,遇婚喪喜慶辦酒席,往往要加請斯文、請老成。斯文即讀書人,老成指年高有德之人,這種習俗在不少鄉村沿用至今。

Advertisements

愛鄉敬土,樂善濟困。永新人的鄉情、鄉音、鄉土觀念非常突出,無論是身在異國他鄉、浪跡天涯海角,還是在家種田、做工,外出當兵、求學,共同的鄉音,共同的習俗,共同的歷史文化淵源,象一條紐帶把永新人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無法抗拒的向心力。這種向心力突出表現在安土思鄉上。古語說「小草戀山,野人懷土」,古往今來,不少永新人雖有四方之志,但到老來還是葉落歸根。北宋宰相劉沆死在任上,儘管兒子劉瑾也作京官,卻不埋京城,千里迢迢扶柩回鄉。船抵吉安縣境,他女兒深恐日落前趕不到家鄉墓地,祈禱上天讓太陽慢慢下山,於是此地被稱為「指陽渡」,至今未改。明代內閣劉定之自出仕至終,在京城為官30多年,死後仍回永新佔一抔黃土。還有南唐時蕭偐、郭鵬等一些在外做官的永新人士,均終老於義山、禾水之間。永新人愛家鄉猶如愛自己的父母,在新中國成立以前的漫長歲月里,這塊土地曾幾經戰火荼炭,人民生活曾多次遭遇飢荒,但「窮家難捨,熟土難離」,「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永新人秉承的是勇敢頑強的品格和樂善濟困的美德。在永新的歷史上,有不少鄉紳民眾,對恤孤矜寡、周急濟困、賑饑救災,慷慨解囊;對築陂掘井,修橋補路,立義學,建書院,無不樂為。即使家貧拮据,也多熱心公益事業,民國時期,就有人用自己賣壯丁的錢拿來打井,以解決村民的飲水困難。新中國成立以後,許多在外的永新老俵,鄉音不改,故土難忘,熱情關心故鄉的現在和未來,他們中有海外遊子,有將軍學者,有企業老闆,也有平民百姓,在修橋築路、捐資助學等許多方面留下善名。永新人還具有互幫互助的傳統。每當大坊好事,親戚朋友、鄉鄰人家都會主動前來幫忙,如有人家起新屋,親朋好友及鄰里都要來助工;農忙時勞力少者會互相幫耕,即我幫你耕地,你替我蒔田,呈現一片和睦景象。「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一人有難眾人幫」,永新人的鄉土情結,永新人的古道熱腸,積聚成了永新人獨特的人文思想。

生活簡樸,勤勞能幹。過去,永新人的衣食居用相當簡陋。體現在:衣著很普通。新中國成立前縣內居民衣著的布料大部分為家織布,家境較好的穿士林藍布,平日男人穿對襟衫,女人穿大襟上衣,許多人只是在結婚時縫製一件細洋布衣服來拜堂,窮人家對綢緞、皮袍子只是一種奢望。直到改革開放前,人們的穿著還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飲食也簡單。有句民諺:「沒開窗門,先開園門」,可見居鄉人家佐餐除了蔬菜還是蔬菜,一般人家過年過節或來了客人才打酒剁肉,平時幾乎沒有葷菜上桌。喝酒的下酒菜一般是花生米、黃豆子,最好的是從河溪、水塘里捉來的、平常又捨不得吃的魚仔、蝦俚、泥鰍干。房屋多平實。家境較好的是青磚瓦屋,貧苦人家的多是土磚屋、築牆屋和木板屋,山區窮人還多在山上搭棚竂棲身。稍有特色的是民國以前的房屋建築,開山棟前後頂端都築有一至四個高高翹起的屋爪(即馬頭牆),很有古樸之韻味。居用較簡陋。居民煮飯用鐵鏈鋡,盛菜用土碗,床上墊稿薦,蓋的土布被,出行穿草鞋,下雨戴斗笠、披蓑衣,洗衫用茶籽麩、草木灰水,喝水用竹筒等等。永新人的儉約樸素還體現在消費上,一般人家對鹽油柴米等日常開銷,都會量入為出,不花過頭錢,「要吃米糖,自家打算;要吃麻糖,自家划算」,這是永新婦女們常愛念叨的一句俗話。新中國成立以後,人民的生活條件得到全面改善,永新人現在普遍是穿有西裝,吃有營養,住有樓房,行有車輛,與從前不可同日而語。這些變化,一靠改革開放政策,二靠自己的勤勞。永新人的勤勞能幹,既表現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歸」,「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耕上,也反映在常年外出打工,「吃手藝飯,賺辛苦錢」上。值得一提的是永新農婦,她們素以勤勞儉樸著稱於世,在家要洗衣漿衫、服侍公婆,還要養豬餵雞、作田種菜,如果男人外出做手藝,還要承擔犁耙鏟鍬這些農事,俗話說「作壞了糧田一年窮,討壞了老婆一世窮」,充分反映了她們在家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循古守禮,和諧為本。永新人一貫遵循「禮多人不怪」的習俗,「只要禮數到,不怕不周到」。因此在婚喪喜慶等方面,格外注重禮數。舊時婚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講究「三茶六禮」,從請媒人說婚、見面、合八字、定親、開親、過禮、烘號、安床、出轎、送嫁、拜堂、鬧洞房等,到婚後落油、回門、漚點心、等姑郎,程序煩瑣但一項也不能少。喪葬也循古禮。包括送終、裝殮、報喪、看生、請禮生、設靈堂、開祭、出殯、安葬、復山等環節,這些禮俗沿襲千年基本未變,只是對封建迷信部分有所刪減。如今的新時婚姻,破除了舊的禮教,體現了年輕人自主、自由,不拘舊禮的開放思想,但喪葬舊俗依然還在縣內風行。永新民間的節慶活動,更是遵從傳統習慣。春節家家要貼春聯,吃年飯,到親朋鄰家去拜年;清明要上墳掛掃;端陽要裹粽、懸艾、飲雄黃酒;中秋節要全家團圓,賞月、吃月餅等等,無不體現民俗文化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永新人喜歡聚族而居,崇尚幾代同堂,各姓宗族均建有宗祠,修有族譜,訂有族規。祠堂是用來料理族人紅白好事、商議族內重大事務的場所;族譜記載了村族沿革由來,子孫排輩次序;族規則是依據祖訓和法律,規範族人行為道德的條約。族規的大部分有其積極的一面,如規定兒孫必須孝敬父母,鄰里之間要和睦相處,同族同姓不能結婚,要求人們勤儉節約,子孫不得為賊為盜玷污族譽等等,如有忤逆犯規者,輕則綁至宗祠罰跪、打屁股、游鄉示眾,重則革族、沉潭。族規民約的建立,讓族人生活和睦,村莊安全有序,社會和諧穩定。對家庭而言,永新人重家教,正家風,提倡「忠厚傳家」、「克勤克儉」、「父慈子孝」,處理家庭成員的關係是「大要量(度量),小要讓(忍讓)」,尊卑有禮,長幼有序。永新人還特別講究人情世故,禮尚往來。親朋好友之間,有喜則往賀,有喪則往吊,過年則往拜,疾病則往問侯,備物以贈送,設宴以款待,有來有往,禮儀之風,古今皆然。

永新的民俗文化,經歲月的梳妝,風雨的滋潤,顯得豐富多彩。她以千古留存的社會習俗,淳樸和諧的風土人情,豐富厚實的人文底蘊,植根於義山、禾水之中,成為永新人民在社會生活中自覺遵循的一種傳統道德習慣。正是這種傳統民俗文化的一代代傳承和發揚,才帶來了永新今天的社會和諧穩定,經濟繁榮發展,人民生活幸福。在當前舉國上下認真落實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之際,大力弘揚健康、優秀的民俗文化,是增強文化軟實力,提高人民凝聚力,激發群眾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提升全民道德水平,提高人民文明素質的重要支撐。因此,充分認識和合理利用這種最穩定、最和諧的民俗文化形態,是建設和諧平安永新,推進全縣社會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有力保證。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