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牛津金融,Virginia、維克森林會計申請技巧

內容來自2017年畢達留學第十期分享會~

嘉賓背景

畢達學子Jamie師姐

申請背景:中山大學管院,會計;GPA 3.8,TOEFL 112,GMAT 760;1個諮詢和2個審計實習

錄取結果:Oxford University(牛津大學),MSc in Financial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Virginia(弗吉尼亞大學,綜合全美Top 24,商學院全美Top 11),Master of Science in Accounting(項目申請難度大,2015年招生人數55-70,國際生比例30%左右)

Wake Forest University(維克森林大學,綜合全美Top 27),MS in Accounting(項目申請難度大,傾向招收美本學生,2015年國際學生比例為13%)

Advertisements

University of Rochester(羅徹斯特大學,綜合全美Top 32,商學院全美Top 39),Master of Science in Accounting

精彩內容

選擇會計與金融的原因

主持人:恭喜你順利獲得牛津大學金融經濟學碩士、弗吉尼亞大學會計碩士、維克森林大學會計碩士的錄取,都是非常好的學校和項目,而且都很難得。你本科讀會計,但碩士申請的專業包括了會計和金融兩個專業,請問你在選擇專業的時候是如何考慮的呢,有哪些考慮的因素?

Jamie:因為我本身自己非常喜歡會計,對會計很感興趣,所以我一開始就決定申請會計,然後由於美國是會計發展的前沿,所以就決定申請美國學校的會計。後來是因為經過一些實習還有和師兄師姐(交流)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後,我發現其實碩士學一些和本科不一樣的東西也是一個很好的經歷,將會是一個很好的收穫,所以我後來才決定加申金融,然後那時候就決定申請牛津的金融,也錄取了,而且牛津金融也很好,所以我也感到挺開心的。對我來說,興趣還有自己未來的發展和未來職業的定位是我申請專業最主要的考慮因素。

Advertisements

如何選校?

主持人:你在選校方面有哪些考慮呢?有沒有自己的擇校標準?因為你不僅同時考慮兩個專業,還跨了國家來申請,請問你有什麼選校標準呢?

Jamie:我理解的選校標準應該分為兩個:一是申請時候選擇哪些學校,二是拿到錄取后選擇哪些學校。我先說第一個,就以申請會計學校為例,一開始我從畢達老師那裡拿到了可以申請的所有開放會計專業學校的名單,然後我會先一個個自己去搜集相關的資料,比如在學校的官網、學院的官網以及chasedream還有一些別的論壇上面的一些資料,第一感覺就看那個學校開設的專業符不符合自己的要求,或是我對自己未來學習的期望。

然後再縮小一點範圍,剩下大概十幾或者二十所學校以後,我再繼續去研究。第二步可能就研究一些跟專業稍微沒那麼緊密相關的,比如這個學校的氛圍,這個學校的特點,這個學校學生的特點是不是符合我,或者我是不是符合它們所希望招到學生的要求或標準,就像是雙向的考量,然後再決定。當然,除了剛剛所說的這些以外,硬體條件是否符合學校的要求也是申請時候選校的一個考核。

第二個就是錄取以後選什麼學校,這個可能就真的非常個人。我就看了很多錄取牛津大學或者Virginia、Rochester。我錄取學校的校友的一些反饋,因為官網或CD上面會有很多校友反饋,校友是讀完了整個項目,然後發表的自己一些觀點,你就可以看一下,ta所說的和你所期望的一不一樣,或者你喜不喜歡。然後再結合一下自己的職業發展:是不是希望留在美國,是不是希望繼續做審計、進四大,還是說出來做金融。

以上這些都是我選校的一些考量。無論哪個階段的選校,我覺得還是需要自己多去了解,多跟父母或者朋友交流,去真正地了解學校和這個專業,然後再去做決定。

主持人:好的,選校是要從自己的需求出發的,所以也需要自己有足夠的思考,這樣才能選擇到真正為自己的發展提供最好平台的學校。

被會計「女神」校錄取的原因

-這不是一個玻璃杯就可以解決的事情

主持人:我們聊聊會計碩士申請吧,弗吉尼亞大學和維克森林大學都是美國會計碩士的「女神校」,你一下子俘獲兩個,而且我記得你在11月中旬就早早的收到弗吉尼亞大學會計碩士錄取,你認為弗吉尼亞大學、維克森林大學的各個項目分別看重申請者的什麼特質呢?像這類優秀的大學希望學生本科成績好之外,還希望有哪些必不可少的素質?

Jamie:對於硬性條件方面,當然是越高越好嘛。我就說一下軟性條件或者關於素質方面的東西。首先說一下Virginia大學,針對它的面試或者它錄取學生的一些特質,我去看了很多以前的面經和學長學姐的總結,然後我發現Virginia非常強調你有一個國際化的視野,以及你的經歷是非常多元化的,還有一點最基本的就是你英語能力夠好,你溝通能力夠好。

在面試的時候,即使ta問你的是一些很normal的問題,非常條例化的問題,可是我在回答的時候,我就會去契合到它的這一點,比如說Virginia非常強調你一些經歷的國際化多元化,然後當ta問到說類似你最特別的經歷或是最難忘的經歷的時候,我就會說我的一些交流交換、出國遊學的經歷,然後讓ta知道,雖然簡歷上面有寫,可是我還是會不斷地提醒ta說我的經歷是非常國際化的,我對某個事情有一個自己的看法,非常符合你想要學生所具有的一個特質。我覺得這是面試裡面很重要的,其實文書也一樣。

比如說維克森林大學,它是會計傳統的名校,它除了注重你的學術要非常好(我有個直系學長就在Wake Forest,我問了他很多),Wake Forest非常注重你的學習,就是你的會計基礎學習,所以它對學習方面要求很高。

這樣你在寫文書的時候就可以體現說:我除了成績很好以外,我對會計有些自己的看法,結合我的實習經歷有一些深刻的體驗。比如說維克森林今年文書最後一道題目是如果你是AICPA的命題者,你會提問考試者一個怎樣的問題,我自己的理解這個問題是在考核你在會計方面有沒有一些很深刻的認識或者你的會計基礎扎不紮實,所以在這樣的文書題目上你就要體現:出我的專業知識很紮實或者我對會計很深刻的思考,或者我對會計未來的前沿發展有些不一樣的看法。在文書方面你就可以努力地切合到它對學術要求這一點。

在面試的時候,我自己認為維克森林非常喜歡會交流或者溝通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在TA面試的時候,其實TA也會非常的輕鬆,當然也會問專業性問題,但也不全是。這時候在一些別的問題上,你就要很能侃大山,首先你要表現出來的是:我能很流利地表達自己,同時我是一個非常外向的人。比如說在以後的一些event(就是學校裡面的一些活動或晚餐會之類的)上,我可以去表達我自己,我可以去跟很多人交朋友,去認識大家,這一個能力就體現在你能不能很好地跟一個陌生人聊天。

其實現實一點來講,商學院會計碩士很重要考量的一點是你畢業以後能不能找到工作,因為就業率是學校宣傳或很看重的一點,特別對外國學生,你能不能找到工作它非常看重。那怎樣以後才能很好地找到工作?就是你能不能表達你自己,你的英語交流能力有沒有問題。所以很多學校特別是Wake Forest、Virginia這樣很TOP的學校,就特別看重你的交流能力,你的經歷是否多元化,所以在面試的時候,我覺得更多的就是體現軟實力或素質方面,當然這些如何把握,就要在面試之前做好功課。之前了解到這個學校注重的點是哪些,ta希望看到的是哪些,然後即使在面試的時候,沒有直接問到你這個問題,其實你也可以去表達,你也可以盡量用例子去讓ta看到你有這些很好的特質。

被牛津大學無面直錄的關鍵

主持人:接下來談談金融,現在申請金融碩士的學生很多,有本科讀金融或經濟的,這也是申請金融碩士的主體背景,讀會計或管理學的學生目前也有不少轉申金融的。可能有些同學會想這樣一個問題:你以會計背景轉申金融,順利錄取了牛津大學這個頂尖的項目,你對轉專業申請金融有什麼心得呢?如何做好背景提升呢?

Jamie:因為我金融只申請了英國的牛津大學,然後錄取了沒有繼續申請了,所以在申金融領域沒有很多經歷,我就我自己的這一個經歷來講一下。

其實在申請牛津之前,我是有看上官網看學生的案例,它每一年MFE招了可能有80個人,可是只有4%是會計學生,也就是說大部分其實還是讀金融或經濟的,那如何成為這4%很重要的一點是你如何運用你本科是讀會計這個與眾不同的點。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本科不是讀金融或經濟是一個弱點,可是我會覺得其實這個相對來講是一個優點,因為會計是一門商業的語言,那你就可以利用我本科是讀會計,所以在讀金融方面會有不一樣的見解,或者我在一些數據方面對某些點的思考會非常不一樣,會有自己的看法,這些是我這個學生所具有的特點,那我就要把它轉化為優點,在寫文書的時候就寫一下我自己本科的學習經歷,我兩段的審計經歷有怎樣的收穫,這些收穫對於我將來讀金融還有從事金融行業是一個怎樣的幫助。

我會覺得背景的提升(我自己的理解)是使你整合申請合理化。合理化就是為什麼我要申請這個專業、這個學校,你為什麼要錄取我。比如說我剛講的我本科讀會計,我的兩段實習經歷的收穫會對我學金融有什麼幫助。

但是為什麼讀金融?我的寫法是從我的第三段實習就是在埃森哲的實習說起,但是這些經歷非常的個人,很多detail我就不展開說了。我的意思就是說你從你的學習還有你的實習方面,要使你整個申請合理化。你的文書或者你的背景能夠讓學校覺得:雖然ta本科不是讀金融,可是ta碩士申請金融是非常合理的,ta就應該申請金融。

所以我覺得總的來講,轉專業申請,不要把它看成是一種先天的劣勢或者比別差的一個點,反而這是一個優點,就是你的與眾不同的點。但是如何利用好這個點,去闡述為什麼轉專業或者轉專業對我有什麼好處,我本專業對我轉專業以後的學習還有以後的工作有什麼幫助,這些都是要自己去思考,去表達出來的。你本科讀金融,你碩士申請金融,如果你講得不好或是對自己的思考不到位,其實也不一定是一個好處。所以無論是申請什麼專業,整個申請合理化是非常重要的。讓那個學校看到你的努力,看到你對自己未來的定位和發展的一些思考是最重要的,我覺得轉不轉專業這個點倒不是影響申請最大的一個障礙,關鍵做好自己。

主持人:我補充一下,其實,根據最新的Class Profile數據,牛津大學MFE會計背景的學生現在達到12%的比例了,僅次於49%的經濟學專業背景。而且從課程設置來看,還是挺適合會計背景的學生申請,我們往年也有幾位會計背景的同學獲得牛津大學MFE的錄取。正如Jamie所說,會計背景轉專業申請金融也有自己的優勢,關鍵看如何把自己的優勢和這個專業的特點關聯起來。

主持人:在牛津大學金融碩士的文書中,你突出了什麼形象或特點,吸引到錄取委員會的呢?你剛才好像有提到這個內容,如果不方便進一步細說,可以簡述一下就好 。

Jamie:不僅僅是金融,其實我在申請會計碩士的時候,我的文書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我希望突出的個人形象的其中一個點就是我比較喜歡思考、愛鑽研。因為每個人都有很多特質和特點,一篇文書才500字,不可能每個點都講到,如果每一點都講到有點像流水賬,看完了就不會有很深的印象,我的文書通篇就是為了突出一個點:愛鑽研還有愛思考。所以可能這個點比較吸引人,或者不是具體的這個點吸引人,而是我的文書的個人形象比較突出,讓錄取官有比較深刻的印象。

GMAT 760+TOEFL 112,如何考出來?

主持人:GMAT760,這在很多人看來是一個標準的「別人家的分數」,請問是怎麼做到的呢,有什麼經驗能給弟弟妹妹們分享一下呢?比如你何時開始備考,推薦什麼資料,有什麼備考心得呢?

Jamie:GMAT的經驗總結就是「邏輯為王」。意思就是無論是GMAT閱讀,還是CR,還是SC,其實都是用邏輯來做題的,但這個邏輯並不是我們日常的邏輯,而是GMAT特有的邏輯。

一開始準備的時候,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是學習,學習GMAT是如何思考的,GMAT邏輯是怎樣的。然後你get到了它的基本邏輯之後,再用這樣的邏輯去做題,我覺得就比較簡單一點了。

第二步就是刷題,刷題主要是為了刷手感,提高速度。因為GMAT的考試時間還是比較緊的(數學除外,數學算比較簡單嘛),所以刷題還是能提高一下自己的做題感覺。

我非常非常推薦Ron大神的視頻資料,Ron是美國Manhattan論壇的一個工作人員,他GMAT考了800分,然後他每周四會推一個視頻,比如會講解數學,會講解RC,會講解CR,看了一遍以後最起碼的理解會不一樣,非常的有幫助,特別他的CR和RC是講解的最好的。在備考GMAT的時候,我比較推薦大家上國外的論壇去搜講解和答案,比如說像Manhattan論壇,還有Princeton論壇,我覺得GMAT備考最好就不要上CD這種中國的論壇上搜。

主持人:你的托福112,口語也有神奇的26分,請問你在托福的備考上有什麼建議嗎?

Jamie:我自己的感覺是托福比GMAT更有套路。托福的作文其實就四種類型,每種類型有一個自己的模板(我有自己的模板),然後有一些自己會用到的萬能好詞好句,寫得越多越好,感覺這就是托福作文的套路。

聽力的話關鍵是要抓重點,托福聽力可能長的有6、7分鐘,其實我們不可能每時每刻都保持很專註,這就要自己去總結托福聽力的一些考點,還有考點提示詞,提示詞一出現你就專註去聽它後面的內容,然後去回答問題。考聽力的時候要懂得分配自己的精力。

閱讀的話就是多做,真的要多做。最重要的一點,其實托福和GMAT不一樣,GMAT是邏輯為王,托福是自圓其說,特別是作文,口語也是,就是自圓其說。不一定你的理由一或者某一個point是非常邏輯無敵的,但是你能夠圓到你自己提出的那個點,和後面的例子是互相認證的就好了。不需要太糾結,也不需要寫出非常與眾不同的理由。關鍵還是英語能力,不是邏輯或內容是否深刻,所以不要給自己挖坑,自圓其說就好。

主持人:套路,滿滿的套路~總結起來:寫作靠套路;聽力抓重點,注意提示詞;閱讀多做;口語自圓其說。大家記住這幾句口訣哈,托福蹭蹭上漲。

如何通過面試征服招生官?

主持人:請問你提交申請之後都收到哪些學校的面試?面試的準備時間有多久?面試如何準備的,有何建議嗎?

Jamie:我申請的學校安娜堡是沒有拿到面試;紐約大學是waitlist,還沒面試;牛津大學是沒有面試錄取了。其他的申請學校都有面試,比如說Wake Forest,Virginia,Rochester還有WUSTL。

現在商學院很多都有兩輪面試,第一輪是有點類似托福口語那種錄視頻的面試,這種的話就多去CD上面搜面經,了解每個學校的要求,比如說問多少個問題,每個問題的回答時間是多少,但是這個面試有一定難度,其實沒有什麼套路,特別是最近才有這個面試的(學校),CD上面的面經比較少,然後有些問題可能會比托福的口語問題要奇葩很多。

記得有一個學校的錄視頻的面試問了一個問題:如果有機會你希望穿越到什麼時候。就是這種比較奇葩,不是一下子就能想到答案,想到理由或例子的問題。這時候就需要非常地能侃大山,就剛剛講得聊天能力,然後就是自圓其說,或者快速反應能力。

第二輪面試就是面對面、一對一的面試。那個面試的話,我準備時間會長很多。首先拿到面試通知后,我會再去了解一下自己申請那個學校的資料,就是我跟那個學校講了什麼內容,我跟那個學校突出我的形象是怎樣的。然後再去學院官網看它的要求、特點,最後是上CD搜面經,其實看面經就能了解到這個面試官或這個學校的面試是怎樣的風格。

比如說Rochester,它其實是MBA學生來面試,不是錄取官,MBA學生面試我覺得一個特點就是ta有一個問問題的list,因為ta沒有辦法做決定錄不錄取,ta只是一個收到你的信息,然後反饋給錄取官的一個中間人,這樣子的面試我覺得難度會稍微低一點。

比較高難度的是錄取官直接來面試你,因為錄取官有決定權,ta不需要跟著list來問,ta可以隨意發揮,ta會追問,這樣子其實我會覺得有趣很多,當然難度也會高很多,這就要對自己準備的內容非常地熟悉。這樣的面試其實是非常有趣的,但是就需要自己多去積累,多去儲備一些例子。

當ta追問你回答裡面的細節的時候,你還能繼續講下去。這又回到實習,就是你在實習過程中,要多去積累自己做的事情,多去思考自己為什麼這樣做,這樣做有什麼影響,我這樣做對我整個項目的幫助是怎樣。多有這些思考,你面試的時候就很能講,很有東西講。

了解完學校,了解完自己的package,然後再積累一些例子以後,我就會跟畢達老師模擬面試,每個學校都至少模擬了兩次以上,畢達老師會拿很長的一個面經一條一條的問,ta也會繼續追問,然後我就嘗試地去回答,從ta那裡得到一些反饋意見,然後不斷地修改。

來源:http://www.betteredu.net/2017/0331/56080.html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