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耳朵有哪些?

耳朵就像眼睛一樣是我們與外界保持聯繫的最重要的門戶。有一個好的聽力會讓我們受益終身,我們可以聆聽優美的音樂,可以和親朋好友盡情談天說地。然而好的聽力的保持更需要我們的細心呵護。下面就讓我們看看怎樣愛護耳朵。

1、突然出現聽力下降要第一時間診治。現在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許多人的生活壓力、精神壓力明顯增加,醫學發現,與之相伴的一種疾病——突發性耳聾也明顯增加了。突發性耳聾表現為突然發生的聽力下降,還伴有耳鳴或者眩暈、耳內悶塞感。突發性耳聾是一種急症,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腦梗塞」,因此治療越早越好,所以說「時間就是聽力」一點都不過分。如果病史超過15天,聽力恢復就較難了。為預防突發性耳聾,生活中要做到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熬夜等。一旦突然出現聽力下降或耳鳴應該儘快向耳鼻喉科醫生求助。

Advertisements

2、預防雜訊聾很重要。雜訊對人類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但對聽覺器官的損害最為明顯。雜訊引起的耳聾被稱為雜訊性耳聾,雜訊聾治療起來難度很大,一旦出現還會有持續下降的過程,有人喜歡帶著耳機大聲聽音樂,這是現代社會引起雜訊性聾最常見的原因。雜訊性聾主要是預防。如不要長時間大聲聽耳機傳出音樂;過節放鞭炮要離鞭炮遠一點,儘可能捂上耳朵;長期生活在雜訊環境中的人應該戴隔音用耳塞、耳罩,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及工間休息。

3、不正確的掏耳朵會損害耳朵。有人喜歡用手指甲、發卡、挖耳匙甚至鐵簽掏耳朵,這其實非常危險,稍不小心就容易刺破外耳道皮膚,導致外耳道發炎、甚至會導致鼓膜穿孔,最重會影響聽力。自己掏耳朵時最好用棉棍沾上一些酒精,輕輕在外耳道轉動,盡量不用指甲、鐵簽等尖銳的東西掏耳朵,另外不要形成頻繁挖耳的習慣。一般來說,一周左右一次足矣。如長期不掏耳朵,則可能形成耵聹栓塞,這時自己很難掏出來了,應到醫院用專門器械取出。

Advertisements

4、雜訊引發耳聾的特點是:出現高調耳鳴,且由間歇性變成持續性,最後致聾。

判斷小兒是否耳聾,可觀察小兒對聲音的反應。如果小兒睡覺從來不被大聲音吵醒,對家長的呼喚不理睬,說話時間晚,或者一歲時,能說簡單的話了,後來生病又失去了語言能力,則應該懷疑是否對聽力有了損害,要及時聽力測試,或者一耳,或者雙耳。

專家提醒:根據損傷程度,及早配戴助聽器,早進行語言訓練,可以做到聾而不啞,保存甚至提高聽力。現在擁有的人工耳蝸可以幫助恢復聽力。電子耳蝸適用於重度或全聾者,2-70歲的人均可進行移植。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