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好的武夷岩茶是什麼樣的(上篇)

茶室一隅

我們的門店在武夷山三姑村的偏僻小巷裡。

但偶爾也三兩個月也會走進一兩位遊人。

進店就問,您這兒有大紅袍么。

肯定有。必須有。

於是,從中輕火的清香的,到中火的醇香的。從普通的商品茶,到優質產區的精品茶。一一試過。

一位岩茶發燒友入的貨

幾泡茶湯下來,遊人已經記不得自己喝過什麼了。

這就是初入門武夷岩茶的茶友都會遇到的問題。

究竟要如何品鑒武夷岩茶,什麼才是好茶的標準。

一言不合就PK

賣茶的常對遊人說「適口為珍」。別管什麼頭春,二春,秋茶,冬片。也別問什麼三坑兩澗。選您自己喜歡的就行。

看似很有道理,於是暈暈乎乎,選了一二,打包走人。

遊人回到家,朋友問,去了武夷山了。去了。好玩嗎?還不錯。聽說大紅袍不錯,買了嗎?買了。來點嘗嘗。

Advertisements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不是什麼都能用「適口為珍」來糊弄的。

賣茶的自欺欺人,最終換來的,只是那不值得一提的一次生意。

在商言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這裡不予置評。

小魏只想簡單和大家分享一下,品鑒武夷岩茶的心得。

下次出手,要有點長進而已。

我是小魏(2009年取得中級評茶員證)

品茶,不是沒有標準的。

許多文章在介紹如何品茶的時候,說得有些神乎其神,看完只讓人云里霧裡。最後,只嘆自己見識太少。和「成仙、得道」差得不只十萬八千里遠。

與其相比,我更喜歡一些帶著江湖氣息的描述手法。起碼還能讓我這樣有著江湖夢的人,心潮澎湃一番。

火焰峰的雲海景觀

業界人才多,自問肚裡墨水不夠多。

我的品鑒之法,說起來可就顯得平淡無奇多了。

Advertisements

首先,我們來介紹一下世人公認的,好的武夷岩茶應該具有的標準。

就四個有「香、清、甘、活」。凡優質岩茶須同時具備這四個特徵。

香而不清,猶凡品。清而不甘,甘茗也。甘而不活,亦不過好茶而已。活之一字,須從舌本辨之,微乎微矣。必瀹以山中之水,方能悟得。

但這也不是我今天要深入去解說的。

感觀體驗這種事,總是顯得似是而非。

但我也不認同網友說的,想學會品茶,必須往死里喝的說法。

多喝是要的的,但走心才是必須的。

否則就只是灌了幾大桶洗過茶的水而已。

做為普羅大眾,一界凡人。我們學習品茶,可以再簡單一點,實用一點。

首先,我們品茶,具體要品什麼。

「香、清、甘、活」

香字排在第一。就按照規矩來。

步驟如下:第一泡注水后,快速出湯,只做醒茶。

第二泡,悶杯杯5秒鐘,平穩的拎起杯蓋,盡量讓香氣不要消散,趁熱聞香。

平穩的拎蓋,慢慢湊近鼻尖,動作別太大。

傳統岩茶是必須經過炭焙這道工序的。此時,蓋上是明顯的炭火味。

然後,就是在炭火味里仔細找一下,有沒有異樣的味道。我們稱為「雜味」。

「雜味」有多個原因引起。第一是反青,即茶葉保管不善,受潮引起的。其次是霉味,這種常 出現在老茶身上。再次就是工藝的問題,茶葉製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這裡不一一細述。

總之,雜味就是讓人覺得不舒服的那一絲異樣感 。

好,熱香感受后,輕輕揮兩下杯蓋,再聞冷香,看香氣是否馥郁。

再品茶湯,岩茶講究"落水香「,以茶湯中飽含香氣為佳。只有蓋香,沒有水香,說明茶的內質不行。

第三泡,悶杯5秒鐘出湯,此時的蓋香和第二泡相近。

第四泡,悶杯約8秒出湯。一般」雜味「只會在頭兩泡出現,後面就基本不會有雜味了。

所以,從這泡開始,我們只要仔細聞茶葉的品種香。

岩茶因品種不同,具有不同的品種香,典型如水仙茶,一般有棕葉香,竹香,花香,優質水仙具有蘭底香。肉桂茶,具有典型的」桂皮「的香氣。奇蘭等小品種茶,比較明顯的有」花香「。

以上這些弄不懂,先通通放一邊。管它什麼香,我們要的是,看香氣是不是純正,是不是夠顯就行。直觀上來分別一泡茶的好壞。工藝上是不是到位就OK了。弄懂是什麼香,真的沒有那麼重要。

第五泡,悶杯約15秒出湯。此時,聞到的香氣應有所轉變了。

岩茶非常 迷信山場,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普通的商品茶,此時香氣已落,蓋上和湯水中已沒有太多東西。

稍好一些的高山茶,蓋香還是會比較幽的。

而正岩的核心產區,此時會有很清晰的」木質香「,即草本香。聞著特別舒服。

第六泡,悶杯約15秒出湯,此時蓋上仍有香的,這茶也就差不到哪兒去了。

能在第七泡,第八泡還有香氣的茶,算得上是精品了。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從香氣上如何界定自己喝到的茶,大概會是什麼品質的茶。

雖然不認可」往死里喝「的說法,但還是建議喜歡喝茶的朋友,有條件的話,多嘗試,有時候可以2泡茶同時沖泡對比。

多一點用心,少走一點彎路。

下篇再和大家分享如何進一步品簽岩茶。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