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虛是真的「腎虛」嗎?

段時間,電視里、網路上甚至於生活中有一句話非常流行,叫做:把腎透支了補起來」。雖然這句話經常被人們拿來互相調侃,但是這也折射出了「腎虛」一詞,在我們生活中存在的普遍性。說的再直白一點,就是「腎虛」的用法近乎「濫用」了。比如凡是身體內不舒服就說是「腎虛」,凡身體外的不舒服就說是「上火」。再比如某人如果白天犯困,就是腎虛;腰扭了直不起來身子,又是腎虛;尿頻、耳鳴也統統是腎虛。但什麼是腎虛,怎麼用現下的科學思維來理解這個詞語呢?接下來,就和大家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古代醫學中「人體臟器官」的發展和歷程,以及我們正確保護腎的五種途徑。

1922年之前,古代醫學理論認為人的身體有「五臟」,分別為:「心」「肝」「脾」「肺」「腎」。之所以只有五臟,是因為在古代社會,受到倫理道德觀念的影響,屍體解剖被認為非法的行為,所以在有限的觀察手段下,古人大體了解到了身體的五臟。同時「五」又結合古代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強行將身體五個器官分門別類。再加上生活中還有「五味」、「五嶽」、「五穀」、「五色」、「五官」等等,在文學上和生活上形成了統一。

隨著現代醫學在國內的發展,古代傳統醫學的理論受到了長達幾十年的衝擊。許多國人開始反思「五臟」學說的科學性。比如隨著解剖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器官被發現了,比如胰腺、卵巢、腎上腺、胸腺等等,它們都和五臟一樣,擁有實體並具有實際功能。但是卻沒有辦法寫進古代醫學理論之中。而與此同時,五髒的功能也受到了挑戰,比如按照1922年前的理論,心臟都是實心的器官,可是解剖學發現它是空腔;之前理論中認為心有所思,可是解剖發現大腦才是思考的器官等等。這讓古代醫學受到了空前的質疑。

清代醫生王清任著《醫林改錯》,指出了古代醫學中大量解剖方面的各種錯誤;清光緒年間的余雲岫留學日本,后出任國民政府衛生部委員,他寫了一部《靈素商兌》,全面的闡述了古代醫學的非科學性。而另一部分人,與此完全相反,他們思考另一種解釋,代表人物是惲鐵樵,他寫了《群經見智錄》,利用「脫實向虛」的手法,在未進行科學實驗的基礎上,強行將之前實體的內臟名稱虛體化。舉個例子,之前所謂的腎,就是指腎臟,可是在這之後,腎就不指腎臟的實體了,而是延續到一切的血氣液脈汗變化的表象之上。這就是我們多次提及的1922年。這一年也標誌著古代醫學理論從岌岌可危到獲得「新生」。

當下意義的腎虛就是從此而來,開始泛指一些身體內部的不舒服了。受到這樣的文化影響,世界衛生組織還專門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東南亞、韓國等地的「腎虛」病,叫做「文化特定性障礙」。言外之意,就是某些民族文化里才會出現的疾病。

當然,所謂中醫、西醫爭論不休,各位讀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但是從科學思維來看,個人的觀點是: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總會對身體有越來越細緻的了解,對各種病理會有更多的科學解釋。避實就虛雖然顯得無懈可擊,但總是霧裡看花,不置可否。雲里霧裡的感覺,就彷彿我們出門時天氣晴朗,於是冥冥之中就認定今天一定會好運連連,倘若真的買彩票中了獎,總不能說天氣晴朗就和中獎有著千絲萬縷的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吧?況且,就古代醫學而論,我們所謂的腎虛,到底是說1922年前的實體腎,還是之後的「氣血液脈汗」呢?

孰對孰錯不是今天的主題。回到科學思維之中,我們繼續看「腎」。腎臟的功能按照現代醫學主要有6個功能,排泄尿酸、重吸收、維持體液酸鹼性、調節血壓和滲透壓、分泌促血紅細胞素。每一種都是在高水平的測量和科學觀察中得到的結論。而且,實事求是的來說,腎臟是人體內最為耐用的器官,它一點兒也不容易虛。很多80多歲的老人,很多器官都出現了衰竭,可是唯獨腎臟是最健康的。在長達幾十萬年的進化中,腎臟本身留給我們的工作壽命余量是十分充足的。那麼作為現代人的我們,應該怎麼保護腎臟呢?

第一,要少喝酒,或者禁酒。根據研究表明,在自然界中,酒對於肉食動物來說堪稱毒藥,僅需一小口就能夠對腎臟造成嚴重的傷害,對於食草動物而言,因為植物在消化道中本身就有可能發酵生成乙醇,所以它們對究竟有較強耐受性。我們人類屬於雜食性動物,所以對酒有一定消化能力。但是大量的飲酒對腎臟的損傷,就和食肉動物喝酒之後的腎損傷相差無幾了。

第二,要戒煙。吸煙有害健康,這是眾所皆知的,但是我們熟悉的是對肺臟的損傷。事實上其對腎臟也有很強的傷害。因為煙會導致毛細血管強烈地收縮,腎臟毛細血管也會收縮,這樣引起腎臟供血不足。如果長期吸煙就一定會讓腎臟長期處於缺血的狀態,長此以往就會導致一部分細胞壞死,死得多了腎功能當然就不足以維持、承擔一個人的需求了。嚴重的就只能換腎了。

第三,要減少食鹽的攝取。現在大多數人吃鹽都超過每天6克的標準。2016年,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對20個省的居民日常飲食中食鹽做了一個統計,平均沒人攝入9.2克。特別是一些沿海地區的人,口味更重,每天高達15克的攝入量。這樣的攝入,將長期讓腎臟處於超負荷的工作之中。

第四,要喝適量的水。水多了,腎臟的負擔一定增加。每天最合適的飲水量是在1.5升到2升左右。如果超過這個量了,腎臟就處於超負荷工作狀態,如果腎臟「累壞了」,就只能靠腎透析來維持生命了。

第五,要優化飲食結構。葷素平衡,精粗混搭才是養腎的良方。如果只吃肉,不吃素食,腎臟就會長期處於高負荷狀態。另外不要受到不良宣傳的影響濫吃維生素。事實上只要沒有什麼疾病,正常人的正常飲食和光照就能夠滿足日常維生素所需了,額外的攝取不過是給腎臟又增添了許多工作任務罷了。

最後我們來一個小結:綜上所述,現代我們提到的腎虛是1922年之後的概念,如果你堅信其理論,那你就需要知道它不是單單一個腎臟的毛病,而是在概括一切「氣血脈汗」等朦朧表象之後給出的判斷。這種理論是為了拯救被現代解剖學衝擊的岌岌可危的古代醫學理論,利用「避實就虛」的原則,發揮主觀能動性發展出來的。科學的養腎、補腎就是減少傷害,減少工作負擔,規律飲食,堅持鍛煉。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希望對您有所幫助。這是與您分享的第350篇文章,也是改版后的第31篇。歡迎您的閱讀,我們下周再見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