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結節是怎麼回事

20%一30%的患者可出現類風濕結節,多發生於皮下和骨膜。位於關節隆突部位及經常受壓或摩擦處,分佈在關節周圍,如肘關節鷹嘴突、腕關節和踝關節等。長期卧床不起的病人也可發生在頭部、脊柱等處。結節可粘附在骨膜、肌腱或腱鞘上,開始較為固定,增大后則較為活動。結節出現的數量和大小不等,可只有一個,也可為多個,多為對稱性分佈,直徑可自數毫米至數厘米,一般約0.2一0.3厘米,如花生米、棒子或胡桃樣。

結節存在時間較長,可達數周、數月或數年之久,治療後幾天至幾周即可消失,一般無疼痛或有輕度壓痛。有時結節處皮膚髮生潰瘍,從中可流出壞死物質。典型的類風濕結節不僅可發生於皮下、滑膜及關節周圍組織。也可見於內臟組織,尤其容易發生在胸膜和心包膜的表面以及肺和心臟的實質組織,除非影響臟器的功能,一般不引起臨床癥狀。

Advertisements

類風濕結節一般出現於類風濕因子高滴度的患者,往往提示疾病的活動和預后較差。類風濕結節形成的原因。現認為是由於小血管的創傷致使含有免疫複合物的類風濕因子淤積。吸引大量的巨噬細胞聚集並被激活而形成。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