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劉善人——劉瑞貞

觀泉又名「石灌泉」、「觀前」。清朝,江西總督孫玉庭序《石觀前劉氏族譜》說:「金門宮保(劉鳳誥)謂余曰吾劉氏鄉居左近有石觀,因名石觀前。」又說:「鄉里謂之灌泉,以音近也。」

石觀前其名很早,宋嘉定府志即載,意即岩石形成天然寺觀,故名石觀,而村居其前,故名石觀前。又,其地又有名泉一區,泉水甘甜,冬暖夏涼,四時不竭,以泉灌田,年年豐登,又名灌泉,恰兩音相近。

觀泉,村名稱最早有據可考的距今有740多年,可追溯到宋嘉定府時期,根據歷史記載,元宋嘉定之戰是元至元十一年至十二年(南宋咸淳十年至德佑元年,公元1274-1275年),但觀泉劉氏有據可考只追溯到距今500多年。

劉瑞貞為什麼人們會叫他大善人呢?「大善人」這個名號是怎麼來的?

Advertisements

話說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當時因為萍鄉人多地少,老百姓交稅都是肩扛擔挑去交稅,路途遙遠(袁州府,今宜春市),來回幾天,苦不堪言。於是,瑞祖公就上書縣侯請免南糧,請免,不是說不交了,而是說以錢抵糧,以省卻老百姓腳力之苦,可當時的縣候不明所以,以為是不讓大家交稅了,二話不說就把瑞祖公以抗捐之名抓起來,下獄,後來,當時的縣令尚崇年經過實地調查,確認了事實,遂上書請免萍鄉南糧,造福一方,劉瑞貞此舉為民請命,大大方便了當時的群眾交稅,可謂是造福一方,善得民心,後來人們就稱呼他為——劉善人。有題詩為證:

【善人功德著萍川,流澤至今三百年。萬死不辭除苛政,五世其昌啟后賢。】

劉瑞貞晚年出家井塘沖(今高蘭村),是為瑞祖庵,又名龍泉寺,也叫劉善人祠堂。

Advertisements

劉瑞貞死後,葬於竹邊塘,風景優美,墓前有碑,碑題劉善人字。

萍鄉人常說一句諺語「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報就指觀泉劉氏家族。正因為劉氏歷代有善人,故其後得以發達,除劉鳳誥以後有劉元端、劉元恩、劉元齡、劉元璜、劉咸等等名家。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