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經典名方,提高臨床療效

鏗鏘中醫行——

用經方,循經旨,需詳審病機內涵

辨方證,抓主證,當重視劑量配比

趙進喜 賈海忠 馮學功 肖相如 肖永華 吳 雙

劉 寧 儲真真 林芳冰 朱 立 孫惠怡 賈 冕

摘要:張仲景經典方,相對於時方,被稱為經方,組方嚴謹,配伍得當,臨床療效確切,為歷代醫家推崇。經方應用臨床思維,豐富多彩,其中辨方證、抓主證等為醫者所重。唯應用經方,必須謹遵經典理法,應詳審方證病機,重視藥物劑量配伍比例,並注意應用合方,或結合時方,以解決臨床複雜問題。

關鍵詞:經方,仲景學說,方證對應,臨床思維,劑量

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回歸與中醫藥不斷深入人心,醫聖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經典名方,即所謂「經方」,以其藥味少,組方嚴謹,配伍得當,療效確切,受到中醫界重視,「經方熱」已在悄然興起。那麼如何定義經方?尤其是如何應用經方,以提高臨床療效?當代醫家雖存在爭議,卻也積累了豐富經驗。「鏗鏘中醫行」第四期,特邀請臨床有得的經方名家與學有所得的中青年醫師,對經方應用臨床思維,包括用方思路、技巧以及劑量配比等,召開熱烈討論。在此謹總結報告如下:

Advertisements

1.經方是中醫精粹,用好經方是提高臨床療效的基礎

肖相如教授:醫生的使命,在於治病。為醫者終生求索,總期望能找到特效藥,藥到病除。張仲景經方,往往就是這種「特效方」。為什麼《傷寒雜病論》能夠經歷戰火流傳至今?就是因為經方確切有效。應該說背會《傷寒論》、《金匱要略》,是臨證的基礎。經典背得好的學生,進入臨床后就比較容易打開局面。

趙進喜教授:「經者,驗也。」按照《漢書·藝文志》所在經方多少家,經方本意應是指經驗方。但現在論及經方,乃是相對於後世方、時方而言,主要還是指張仲景《傷寒論》、《金匱要略》之方,實際上是經典方的意思。其實,仲景經典方無疑是經驗方中最優秀、最傑出的代表。經方藥味少,組方嚴謹,用藥精當,適應證明確,療效確切,用好經方,不僅可以提高臨床療效,更可規範醫生的臨床診療行為,符合中國國情與醫療現狀,值得推崇。

Advertisements

賈海忠教授:早年診治家鄉一女病人,該婦女患結核性腹膜炎,經西醫輸液治療無效,卧床不起,手足逆冷,下肢蜷卧,語聲低微,脈微欲絕。當時辨證為四逆湯證,處方以四逆湯合參附湯。3天後病人脈微續而出,諸症好轉,但下肢蜷卧,雙腿伸不開,繼用上方合芍藥甘草湯,服藥3劑,果然「其腳即伸」。可以說,經方的療效讓醫者樹立了信心。如果西醫必須讀指南的話,學中醫則一定要學經方。經方速效、高效,即是中醫臨床的指南。

馮學功教授:應用經方可以提高臨床療效已是共識。另一個方面,學經方還可以縮短中醫成才周期。造就大醫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有沒有一種方法能讓青年醫生輕鬆上手,快速構建中醫思維?通過背誦《傷寒論》與《金匱要略》,掌握經方適應症並應用於臨床,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快速成長路徑。至於經方本身也存在不同流派,醫者可以通過自己學習,不斷領悟。

2.經方應用的臨床思維,豐富多彩

趙進喜教授:經方應用的臨床思維是多方面的。①熟讀原文的基礎上,按照原文所論脈症選方,重複驗證,往往就可取效。②類比聯想。如半夏瀉心湯是治療痞證的代表方,但胃脘痛也可有與痞證相同的中焦氣滯的病機,由痞證就可聯想到胃脘痛。臨床應用半夏瀉心湯治療脾胃虛弱、寒熱錯雜、濕熱中阻等所致的胃脘痛,也有療效。③根據證候群選方。如桂枝湯,在《傷寒論》中散見於各篇,相關條文眾多,後世醫家歸納其典型證候群為「發熱、惡風、汗出、脈浮緩」。再如大柴胡湯的典型證候群為「口苦、咽干、目眩、煩躁、大便干」。臨床若見糖尿病合併高血壓病出現「口苦、咽干、目眩、煩躁、大便干」癥狀,投用大柴胡湯即可取效。④抓病機。每個方證背後實際都存在特定病機,故有學者提出「方機」的概念。劉渡舟教授曾治一個山西婦女,因陰冷天於河邊洗衣捶布,出現上臂腫痛,服解熱鎮痛葯無效,劉渡舟教授望其舌質紅絳、舌苔水滑,辨為溢飲,證屬飲閉其熱,投大青龍湯,一汗而愈。此即抓病機,故而出奇制勝。⑤抓主症。胡希恕教授曾提出「辨方證是辨證論治的尖端」,劉渡舟教授則進一步提出「抓主症是辨證的最高水平」。近期臨床曾治一少女,月經量大,心煩失眠、五心煩熱,舌紅苔少,脈細數。患者雖以月經過多求診,實際上具備了黃連阿膠湯「心中煩,不得卧」的主症,所以用黃連阿膠湯加生地、地骨皮,迅即起效。⑥重視腹診,辨識腹證。日本漢方醫家尤其重視腹診。但實際上《傷寒雜病論》腹診相關論述已經相當系統。如「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小陷胸湯主之」,「從心下到少腹皆硬滿疼痛,不可觸近,大陷胸湯主之」,「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湯主之」等等。腹診相關內容很多,辨識腹證選較之脈診更易掌握。《古方妙用》一書曾對辨識腹證運用經方有專門論述。⑦衷中參西,創立新方。柴胡解毒湯和苓桂茜紅湯是劉渡舟教授治療肝炎和冠心病的常用方,前者是小柴胡湯加用連翹、板藍根、白花蛇舌草等清熱解毒藥,後者是苓桂術甘湯加用茜草、紅花等活血化瘀葯,二者皆是經方借鑒現代藥理研究而創製的新方。所以在經典理論的基礎上結合現代科研成果,也是經方運用的重要思路。

馮學功教授:臨床應用經方,首先要探求經典,遵循經典理法。所謂「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胡希恕與馮世綸教授重視八綱辨證,主張以八綱統經方。應用經方可以靈活,但決不能離開經典隨意發揮。譬如半夏厚朴湯,臨床報告疾病譜很廣,分析此方,蘇葉、生薑行氣發表,半夏、生薑、茯苓溫化痰飲,倘不能把握其「外邪里飲、痰氣交阻」的病機,泛泛地用之治療感覺異常或神經系統疾病,恐難以取效。其次要重視合方。面對複雜的臨床疾病,單一處方往往難以解決問題,怎麼辦?時方往往通過加減,而經方常常通過合方。如麻黃桂枝各半湯、柴胡桂枝湯等。如今臨床上絕大部分的常見病、慢性病、疑難病,都系寒熱虛實錯雜,屬多經的合病與並病,也常需要運用經方的合方。當然也可以以經方合用時方。臨床曾用四妙散合桂枝茯苓丸合四逆散治療一皰疹性銀屑病患者,表現為四肢關節紅腫疼痛,皮膚脫屑滲液,服藥一周后諸症減輕。

3.「方證對應」作為經方常用臨床思維方法,內涵豐富

馮學功教授:大家常說經方「葯簡價廉」,但這並非經方的核心特徵。經方的核心特徵應是「方證對應」。「方證對應」應從深淺兩個層面理解。第一層次即「有是證用是方」,簡單規範,便於操作,這是「方證對應」的絕對優勢。深一層次,就要深刻理解「方證對應」的內涵,「方」是什麼,「證」是什麼,如何「對應」,對此我們要做大量工作。比如研究方劑、研究四診、研究條文背後的病機。

賈海忠教授:中醫學總體偏於抽象玄妙,而「方證對應」是中醫學里最樸素實際的內容,非常珍貴。「方證對應」相當於數學等式,中間一個等號,左邊是症加症,右面是葯加藥。另外需要強調的是,完整的「方證對應」概念應涵蓋劑量、劑型、煎服法等。對此,在學習經典時要給予充分重視。

劉寧醫生:「方證對應」不僅要對癥狀,還要對病機。現以3例癃閉病人來援證。例1,中年男性,急性前列腺炎伴有泌尿系感染,西醫考慮尿道壓迫,傾向手術治療,見此人發熱,噁心,頭暈,目眩,咽干,辨證為少陽氣結,給予原方小柴胡湯7劑,用藥后諸症減輕,小便通暢。例2,青年男性,前列腺炎伴急性泌尿系感染,已插尿管準備行手術,症見惡寒,出汗,喜冷飲,辨證為膀胱氣化不利,予五苓散原方7劑,效如桴鼓。例3,老年女性,神經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礙,平素靠尿管排尿,多汗,辨證為氣虛漏汗,用補中益氣湯合桂枝附子湯加減,服藥1月,出汗減輕,已拔除尿管自主排尿。

肖相如教授:應用經方僅僅「方證對應」是不夠的,「特異性的方證對應」才是《傷寒論》能夠流傳千古的原因所在。如果西醫治病的最高境界是藥到病除的話,中醫治病的最高境界就是方到證除。「方到證除」需要方和證之間有特異性的關係,即特效關係,這就是「特異性的方證對應」的內涵和臨床意義。現以小柴胡湯為例加以解讀。《傷寒論》第97條:「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與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闡明了少陽病最本質的特徵,即人體的正氣開始虛衰,邪氣亦不強盛,正邪相持,往來紛爭。少陽病的主方是小柴胡湯,參考《傷寒論》中小柴胡湯諸條並結合少陽病正氣始衰的病機,可以再歸納出一條:「正氣虛弱,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臨床用於慢性腎衰合併發燒的病人,屢用屢驗。可以說小柴胡湯是治療慢性腎衰伴發熱的特效方。《傷寒論》一書,論辨證論治說理詳備不及後世《景岳全書》等,但論實用性和臨床療效,後世著作則難望其項背。因此,我們要珍惜經方,珍惜「方證對應」的臨床思維。

4.「漢方不傳之秘,在於劑量」,最重要的是藥物配伍的劑量比例

賈海忠教授:劑量是近年來經方討論中的熱門問題。學院派使用的劑量偏於保守,但這是規避醫療風險的必然。李可老先生以善用大劑量附子聞名,其秘訣在於給藥方法——重劑緩投。常囑病人小量頻服,中病則止,不適即停,這樣能夠便於控制。所以臨床使用經方若需突破劑量時,最好囑咐病人分多次服。

馮學功教授:現在臨床用藥都是依據藥典,與仲景原方的劑量差異較大。一些溫和的藥物稍微超量無妨,但相對峻烈的如麻黃、細辛、附子,如何既保證療效又保證安全?首先,探討劑量的前提是對證,在對證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增加藥量。把附子用於真正的陽虛病人遠比大劑量重要。其次,要科學考證,並借鑒其他一些醫家使用某種藥物的劑量和用法。比如有學者用麻黃15g,要去上沫,再配伍等量蟬蛻預防不良反應。再次,注意煎藥方法,仲景時代煎藥只煎一次。最後,合理配伍以減輕毒性。經方應用峻烈藥物時常配伍姜棗、甘草、蜜,用意在調和脾胃之外,也在緩和藥性。另外作為醫生,需要及時掌握不同批次飲片的炮製方法和質量,譬如炮附子是鹽泡還是高溫蒸煮?半夏是旱半夏還是水半夏?總而言之,量效關係的存在是肯定的。在對證的前提下,要提高療效就要保證足夠劑量,又要保證用藥的安全性。

趙進喜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柯雪凡教授考證的經方參考用量是1兩等於15.625g,這應該是基本可信的。但世易時移,古人這樣用,我們現在不一定還要用這麼大劑量。第一,仲景用藥很靈活,常常強調「中病即止」,「得下者止后服」。而如今開方動輒十四劑,甚至數十劑,長期不變方,大劑量用藥存在安全隱患。第二,仲景時代藥物炮製、常規煎服法與現代不同。第三,經方藥味少而精,而今動輒十數味。仲景之後,宋元明清,處方藥味增多,單味藥劑量減少,有可能是古人出於保證療效、降低用藥風險的考慮。許多人認為當前藥材質量降低,其實並不盡然。如家種丹參中的丹參酮、金銀花中的綠原酸、三七中的三七皂苷,所謂的「有效成分」都在提高。所以建議辯證看待藥典用量。單味藥用量應是參考劑量而不應是僵化的教條鐵律。

更應該指出的是,與單味藥劑量相比,更重要的是藥物配伍之間的劑量比例。早年曾治一腸易激綜合征病人,中年女性,典型的「胸上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投用黃連湯原方,桂枝、乾薑用12g,黃連用量6g。服後患者雖腹痛、腹脹、嘔吐等諸症緩解。但數日後出現上火牙痛。考慮主葯黃連劑量不足所致。山西名老中醫李翰卿教授曾有公案。學生以真武湯加紅參常規劑量治療一重症心衰病人,不效,李翰卿認為心衰病人陽氣式微,元陽易散,必得以少火生氣,以其原方劑量減半,卻應手而效。可見「漢方不傳之秘在於劑量」,不僅僅是單味葯大劑量應用,更包括藥物配伍的劑量比例。「四兩撥千斤」與「重劑起沉痾」同樣重要,二者並不矛盾。

肖相如教授:事實上,歷代醫家皆有喜用重劑者和善用輕劑者。更有大家如葉天士,遇沉痾痼疾出手便是重劑,治外感時疾則多用輕靈小方。醫學涉及生命體,並無定式,每個人對藥物的適應量都不相同,用藥典法規去約束失之機械。具體說,醫生首先要精研醫術,恪守醫德,最大程度地維護病人的利益。其次,因人、因時、因地、因病制宜。第三,應該尊重考證的成果,但更應該遵循現代臨床的專家共識。第四,結合自身臨床,以病人反饋的療效作為真正依據。攀比用重劑、用峻葯以顯示水平的現象,值得注意。

5.學習經方,應提倡包容精神,以博採眾長

馮學功教授:包容與謙虛,這是學習經方應該有的態度。現在全國上下「經方熱」,學派林立,學術氛圍熱烈,但少部分人江湖氣太重,講學充滿戾氣,妄自尊大,以一管之見臧否他人,肆意貶低不同學術見解的學者。人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不同流派的學術觀點都有其理論體系和個中道理,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深入鑽研,都能學有所成。

趙進喜教授:學習《傷寒論》有四個境界:第一境界是會用經方,第二境界是理解《傷寒論》的理法,第三境界是學習仲景的治學方法,第四境界是學習仲景的為人。張仲景於《傷寒論》序中說:「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撰用《素問》、《九卷》,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一十六卷」。「勤求古訓」就是全面繼承傳統醫學的精粹,「博採眾方」就是學習一切有利於人類健康的知識成果,「平脈辨證」就是要紮根臨床實踐,「撰為《傷寒雜病論》一十六卷」就是提出理論性的創新思想。以上即「繼承、學習、實踐、創新」八字治學方針。從中可以看出,包容精神是張仲景成才的重要條件。事實上,後世各家各派皆可理解為對《傷寒論》的繼承和發展。試看溫病學派用方,無論是復脈湯、加減承氣湯系列還是清瘟敗毒飲,都與經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學習經方就如同遊覽頤和園,必須站在佛香閣的高度才能鳥瞰全貌,若僅僅留戀知春亭、諧趣園等一時一景,必不能領略皇家園林氣度。

賈海忠教授:建議中醫學習者切勿將自己划派。在學習經方的同時,廣泛吸收各家經驗。經方療效備受推崇,正因它是「博採眾方」的產物。若固守經方而排他,恰恰違背了張仲景的本意。要以博大的胸懷,學好中醫各家,更學好西醫,最後真正兼容並包,成為精誠大醫。

6.結語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經典方是中醫歷代經驗方的優秀代表,學經方、用經方是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的基礎。歷代醫家皓首窮經,在經方應用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掌握經方應用技巧,如辨方證、抓主症、識腹證等等,具有重要意義。重視「方證對應」的豐富內涵,重視經方的煎服法和配伍劑量比例,尊重經典理法,合理應用經方。另外還要充分領會經方本身蘊含的「包容」精神,博採眾長,衷中參西,促進中醫學術進步,提高中醫診療水平。

專家簡介:

趙進喜教授簡介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醫學博士,首屆全國中醫優秀臨床人才優秀獎獲得者,師從黃文政、王永炎、呂仁和教授等,首都國醫名師呂仁和教授學術繼承人。著有《四大經典與中醫現代臨床(叢書)》。

賈海忠教授簡介

中日友好醫院心血管科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第二批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全國第三批名老中醫史載祥教授學術繼承人。

馮學功教授簡介

北京中西醫結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醫學博士,北京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說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腦病分會常委,全國第二批優秀中醫臨床人才。

肖相如教授簡介

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傷寒教研室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醫學博士,師從時振聲、李培生、梅國強教授等,中華中醫藥學會腎病分會常委。著有《肖相如論傷寒》、《時振聲傷寒發揮》。

劉寧博士簡介

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針灸科主治醫師,醫學博士,國家級名老中醫劉景源教授學術繼承人。

肖永華博士教授簡介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醫學博士,師從首都國醫名師呂仁和教授等。

作者簡介:

趙進喜(1965- ),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中醫治療腎病、內分泌代謝病。E-mail:[email protected]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