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 | 葯+酒=致命「毒藥」!

新春佳節,親朋好友相聚之時,經常有人勸他人喝酒。

但你可能不知道,在酒桌上,對方不能喝酒,可能是因為他患有某些疾病,或者是最近在服一些藥物,導致不能喝酒。

這種情況下,千萬不要強行勸酒,萬一造成嚴重後果,追悔莫及。

酒,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所有藥物的「剋星」!尤其是以下幾類葯。

酒精+抗生素 威脅生命

頭孢類抗生素和酒精會發生雙硫侖反應,除了引起臉紅、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等癥狀外,還可能引起口乾、出汗、胸痛、呼吸困難、急性心衰、急性肝損傷、驚厥,威脅生命。

此外,甲硝唑等抗菌類藥物也可能受到含乙醇(酒精)製品的影響。

感冒藥+酒精 加倍傷肝

許多復方感冒藥和止痛藥都含有撲熱息痛(對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對肝臟有一定毒性,只要不過量,一般較為安全。

Advertisements

但如果服撲熱息痛前後喝酒,會加重對肝臟的損傷。攜帶特殊基因者,喝酒後撲熱息痛對肝臟的損傷將更嚴重。

過敏葯+酒精 呼吸困難

撲爾敏、苯海拉明等抗過敏葯,以及含有這些成分的感冒藥易引起睏倦等不良反應,如果服用前後喝酒,會讓這些不良反應更明顯,甚至引起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癥狀。

降壓藥+酒精 有低血壓風險

低血壓是降壓藥常見的不良反應,酒精會讓血管擴張,降低血壓,如果服降壓藥后喝酒,發生低血壓的風險更高。

阿司匹林+酒精 刺激胃黏膜

阿司匹林對胃黏膜有一定刺激,如果服藥期間喝酒,會加重這種刺激,引起胃出血等問題。

在服用其他非甾體抗炎葯,如布洛芬時,也應避免飲酒,以免加重傷胃。

安眠藥+酒精 可能昏迷

酒精會增大安眠藥對大腦的抑制作用。

Advertisements

服安眠藥后,神經系統功能受到抑制,注意力、反應力、平衡能力都會下降,易出現嗜睡、頭暈等癥狀,就像喝醉了酒。

這時如果再喝酒,對神經系統的抑制作用更強,可能引起跌倒和昏迷。

抗心絞痛葯+酒精 頭痛、休克

硝酸異山梨酯、硝酸甘油及硝苯地平等抗心絞痛藥物,如果在服藥期間飲酒,可引起血管過度擴張,導致劇烈頭痛、血壓驟降甚至休克。

抗癲癇葯+酒精 藥物失效

長期飲酒可降低抗癲癇葯(如苯妥英鈉)的濃度和療效。如果在服藥的同時或過後不久就飲酒,會使藥效迅速丟失,從而大大降低治療作用,導致對癲癇發作不易控制等不良後果。

腸胃炎葯+酒精 更易醉酒

痢特靈(呋喃唑酮片)主要用於一部分腸胃不好的人,比如細菌性痢疾、腸炎等。服藥后,胃腸不適可以很快緩解,但如果此時喝上點酒,就會感覺醉得比平時要快,口渴、頭暈眼花、面部和全身皮膚潮紅、心慌氣急,表現出醉醺醺的樣子。

痢特靈不僅有抗菌作用,還是一種單胺氧化酶抑製劑,服用后在腸道內會生成羥乙胺的代謝產物,使機體對酒精的敏感性增強,即便只飲少量的酒,也容易導致醉酒。因此,服用痢特靈藥片時禁止喝酒,如已停葯也應在停葯半個月後才能飲酒,否則仍可出現醉酒癥狀。因為,被痢特靈抑制的體內單胺氧化酶活性要在停葯兩周后,才逐漸恢復到正常水平。

溫馨提示

由於藥物和酒精在體內完全被清除掉需要一定時間。因此,在喝酒前後3天吃藥,或者停葯后7天內飲酒也可能會發生不良反應。

大家在服用以上藥物期間避免喝酒,喝酒後不要輕易吃感冒藥、止痛藥等藥物。到醫院就診時,應主動和醫生溝通自己近期是否喝過酒,以保證處方的安全性。

調味酒、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氣水等,雖含酒精成分相對較少,但被人體吸收后,也可能引起不良反應,所以也要留心。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健康中國頭條」)

運營人員: 唐駿 MX002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