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體姐妹分離手術成功 ,各自只有一條腿!

美國一對 2 歲的連體雙胞胎姐妹伊娃和艾瑞卡成功進行分離手術已有 7 個月,目前姐妹倆的身體十分健康,正在茁壯成長。

姐妹倆於去年 12 月 6 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接受手術來分離兩人的消化系統、子宮、肝臟、骨盆和第三條腿。之前,妹妹艾瑞卡的體型只有姐姐伊娃的一半大,伊娃把兩人的大多數營養吸收掉了。現在,伊娃和艾瑞卡幾乎體重一樣了,都是 18 斤左右。

媽媽艾達對艾瑞卡的成長速度感到很高興,她說:'' 艾瑞卡現在有自己的生活了,而以前她的生活就是她姐姐的生活。我很喜歡看著她們兩個,看她倆各自忙活著自己的事情。'' 艾達表示,對現在的結果很滿意,也很感激。

今年 2 月至 3 月,艾瑞卡和伊娃相繼出院,被送去離家較近的康復中心。現在她倆已經回到自己的家和父母住在一起,過上了正常的生活,只是她們如今仍然要通過鼻飼管來吸收營養。

Advertisements

艾達告訴記者,'' 連體嬰兒的事情就像是短暫的記憶,現在我們回歸正常生活了,她們就和普通的雙胞胎一樣。'' 艾達表示,她現在感到非常幸福,並且會努力將兩個孩子養大成人,讓她們擁有美好的未來。  姐妹倆正在接受心理治療來更好地適應分離后的生活。兒童心理醫生邁克爾 · 戈德史密斯表示,'' 兩個女孩似乎一下子就適應了,她們都表現得很好。'' 姐妹倆的治療團隊看到她們的成長也感到非常開心。

在接受分離手術以前,姐妹倆的骨骼逐漸長在一起,她們一共有三條腿,但第三條腿並不能正常使用。從第三條腿上取下來的組織被用於艾瑞卡的整形手術,意味著姐妹倆都只有一條腿。她們目前已經學會使用輪椅。醫生認為,姐妹倆在一年內能夠拄拐行走。  由於缺少腿的一側同時也缺少一些骨盆骨頭,她們今後是否能安裝義肢目前還不明朗。理療師凱莉 · 安德拉斯克表示,提高身體機能靈活性對她們今後的生活至關重要。

Advertisements

連體姐妹是一種罕見的先天畸形,在5萬~10萬次懷孕中只有一例,大多數連體雙胞胎在胚、胎期就死亡了,能活著分娩下來約為20萬次分娩一例。這麼少的"倖存者"出生后也常因重要器官畸形或餵養、醫護不當而夭折

一般解釋說,同一個受精卵分裂成兩個胚胎細胞時沒有完全分裂開就會形成連體雙胞胎,這一般發生在懷孕的最初兩周。兩個胎兒具有相同的染色體核型、性別,血型、毛髮顏色、指紋等。連體雙胞胎絕大多數為女性,男性少見。儘管連體雙胞胎各不相同,醫學界仍根據他們大致相同之處予以分類,如頭顱連胎、胸腹連胎、側連胎、脊柱連胎等多種。此次附一醫院手術分離成功的連體嬰兒是胸腹連胎,能夠手術分離但手術難度較大,術后存活率較低。

近半個世紀來,隨著檢查儀器的現代化,麻醉、外科手術水平及術中、術后嬰兒監護水平的提高,連體嬰兒的分離手術成功率已大大提高。據了解,術后存活一個的達90%以上,雙嬰均存活的達53%。施行連體嬰兒分離手術涉及學科龐雜,對醫院各專業的技術水平和各專業間的工作協調配合、組織能力都是一種嚴峻的考驗。

世界上最早一對較出名的連體人,是1100年誕生在英國一對臀部、肩部相連的小姐妹,名叫舒科斯。她倆成年後說:"我們一同來到這個世界,也將一同離開人世。"果然,她倆在共同生活了34年後,一起告別了這個世界。

最早成功分割的連體嬰,是1689年由德國醫生柯尼希操刀的,這是首宗有記載的連體分割手術。遺憾的是沒有留下詳細資料。

創生育之"最"的連體人,是1811年出生在泰國一個華裔家庭的一對腹部相連的小兄弟昌與英。據說英語"連體嬰"一詞"SiameseTwins",便是源自昌與英,意即"來自暹羅(泰國古稱)的雙胞胎"。這對小兄弟以"暹羅連體男孩"之名表演,頗受歡迎;後來與一對姐妹結婚,共生下21個孩子,創連體人生育之"最"而舉世聞名。他們於1874年去世,享年63歲。

歷盡磨難多才多藝的連體人,是1851誕生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一個黑人奴隸家庭的小姐妹麥考伊。她倆從小就被迫離家,多次被轉賣給不同的人,幸而最後一個買家設法找到了她倆的父母,得以與家人重聚。後來她倆刻苦學藝,並精通5國語言,曾在世界各地巡迴表演歌舞與鋼琴,藝名"雙頭夜鶯"。兩人一起過了61歲生日後與世長辭。

義大利最長壽的連體人,是1877年出生的托爾斯兄弟,他倆小腹、兩腿相連,從事表演時以"相連雙生兒"和"兩頭男孩"自稱,能操三國語言,兩人都結了婚,退休后定居於水城威尼斯,1940年去世。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