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一則】吮疽舐痔:吳起的治兵之道

吮疽舐痔

【出處】:《史記·佞幸列傳》《莊子·雜篇·列禦寇》

【故事】:

吮疽舐痔其實是貶義詞,意思是:以口吸癰疽,以舌舔痔瘡治療病症。比喻卑屈媚上,毫無底線的奉承人,令人不恥的行為。成語出自《史記·佞幸列傳》和《莊子·雜篇·列禦寇》。

文帝嘗病癰, 鄧通常為帝唶吮之。——《史記·佞幸列傳》
秦王有病召醫,破癰潰座者得車一乘;舐痔者得車五乘。所治癒下,得車愈多。——《莊子·雜篇·列禦寇》

但本篇文章可不是說吳起是一個卑劣媚上的人,其實這種行為如果是下屬對上司,那麼肯定讓人鄙視了。但如果是針對家人、朋友,那可就是高尚的品質了。吳起是把這種行為用到了治兵之道上,《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是這樣記載的:

Advertisements

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

吳起為將,和士兵一起同吃同穿。睡覺不鋪墊褥,行軍不乘車騎馬,親自背負糧食和士兵同甘共苦。士兵有病疽了,吳起親自吮吸為他治療。

從這裡來看,吳起統軍,打的是感情牌,和士兵同甘共苦,同吃同睡,以情動人。那吳起治軍應該非常仁厚吧,這大家就想錯了。吳起其實是一個治軍非常嚴格的人,不僅對士兵,他對自己也很狠,為達目的那是不擇手段。

吳起是衛國人,他先是到魯國拜曾子為師,並侍奉魯國國君。當然吳起本身是有能力的,一次齊國發兵攻打魯國,這時魯君就想任命吳起為將率軍抵抗齊軍。可是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所以魯君猶豫不決,這時吳起直接就把他妻子殺了,以表明自己的立場。然後魯君自然就任命吳起為將,吳起當然也發揮了自己的才能,將齊軍大敗之。

Advertisements

但吳起殺妻這件事對他影響太大了,所以有人就對他非常有意見,把他以前的舊事也翻出來詆毀他,比如說吳起之所以來魯國求官,是因為在衛國犯了殺人罪,逃出來的,而且還和他母親決裂了,他母親去世時,吳起也沒有回家祭拜。魯國上下可是非常強調禮儀品德的,所以他師傅魯子就和他斷絕師徒關係,魯君也疏遠了他。

此時吳起發現,自己前途渺茫,無法更近一步,就狠心捨去一切,出走到了當時最強大的魏國,魏文侯對吳起個人品行不太在乎,所以魏文侯就重用了吳起,吳起果然也不負眾望,為魏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並且進行了軍事改革,加強軍紀,強調士兵職業化,為魏國培養了最強大的精兵軍隊——武卒,並且多次擊敗秦軍,為魏國開疆拓土,他的官職也越做越大。但是魏文侯死後,魏武侯就不太重用他,當時的魏國也是人才濟濟,吳起一看自己上升之路又遙遙無期,不得已,為了自己的前程,就奔赴了楚國。

吳起到楚國后,被楚王立為令尹,也就是楚國丞相,這此吳起就大權在握,可以任意發揮自己的才能,在楚悼王的支持下推行改革,史稱「吳起變法」。變法這事可不是誰都能做的,不僅要有才幹,人還要狠,那吳起必然得罪了楚國各個階層的權貴。所以在楚悼王死後,權貴們就要殺他,這時吳起又幹了一件很事,就是自己跑到楚悼王屍體身邊,以楚悼王屍體為掩護,可是那些權貴對吳起時恨之入骨,所以還是射殺了吳起,但也把箭射到楚悼王身上。而傷害君王屍體的人是要被誅三族,所以射殺吳起的人也不能倖免,全部為吳起陪葬了。

所以說吳起本身就是個狠人,他為士兵吮疽舐痔目的就是為了治兵。如今政客用這種方法可是比比皆是,比如下鄉送溫暖,植樹節種樹,為貧困學生獻愛心等等。這種行為如果可以長期執行,那必然是善政,如果只是做樣子,那也會為大家所不恥,但依然不失為一種比較好的政治策略。所以《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還有這樣一段描寫:

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旋踵,遂死於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吳起為士兵父親吮疽,父親力戰而死,如今又為他兒子吮疽,兒子的命運可想而知。所以說,這種治兵之道利用了人性弱點,一時可以收到好的效果,但無法長久,為將者只能以此輔助治軍,要從根本上練好兵,還需要一套完善的軍事制度。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