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聽力障礙的治療千萬不要進入這些誤區

寶寶在學牙語的時候對周圍的聲音沒有任何反應,說話聽不見,那麼極有可能是患上聽力障礙。小兒聽力障礙要及時治療,但是治療誤區要牢記。

1、只做篩查不管監測。錯!

目前,新生兒聽力篩查已在我國許多地方開展,但這種物理檢查手段只能測出孩子當時是否有聽力異常的可能,不能給出孩子是否屬於耳聾高危人群的提示。比如藥物性耳聾基因攜帶者的孩子,只要使用了慶大黴素、鏈黴素等氨基糖甙類藥物,就很容易導致耳聾。除遺傳因素外,藥物中毒、環境雜訊污染、意外事故等都可能在後天給孩子帶來聽力障礙。

建議:

除做新生兒聽力篩查外,新生兒的耳聾基因檢測也是對聽力保健的重要一環,只需醫院採集孩子的足跟血送至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基因檢測即可。若結果異常,就應有針對性地進行干預、並定期監測。

Advertisements

此外,家長還應做到定期帶孩子到醫院做健康保健,並在日常生活中密切觀察孩子的聽力和語言變化。一般,3個月嬰兒就會對強聲音有反應,半歲前能分辨出媽媽的聲音,9個月時能主動向聲源處轉臉,不晚於1周歲會有言語意識,家長對此應有所重視,測試孩子聽力的時候,一定要避開孩子除聽覺之外的其他感覺,如視覺、觸覺等動作。一旦懷疑異常,應儘早到醫院做聽覺功能檢查,爭取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2、耳病只讓耳科看。錯!

「你說我家孩子耳朵有毛病,幹嘛還讓我們看神經科大夫」,在北京兒童醫院就診的過程中,一些耳聾患兒家長對看病的流程提出了質疑。張傑主任解釋說,耳病不只需要耳科專家治療,比如一些聽力障礙兒童表現出來的智力異常可能還跟腦部發育有關,需要相關科室配合檢查,以明確治療方案,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Advertisements

「多學科協作治療,受益的是患者」,張傑主任舉例說,以北京兒童醫院人工耳蝸植入流程為例,手術前後,還需要除系統化聽力學、耳科學專家之外的小兒神經科、麻醉科、影像及護理人員的聯合參與,這樣的團隊協作,既保障了手術的成功開展,又能對手術療效做出更準確的預估和評估。

「在國外,一個優秀的人工耳蝸治療團隊,還包括一名言語康復師和一位社會工作者」,張傑主任說,手術之後的言語康復訓練和聽力障礙兒童融入社會的能力都對治療效果影響很大,可以說「一個都不能少」。

3、人工耳蝸,植入就是痊癒。錯!

人工耳蝸是目前重度、極重度聽力損失兒童進行聽力重建的有效方法,然而,其動輒幾十萬的設備費讓不少家長望而卻步,那些抄了家底給孩子做完手術的家長則對療效滿懷期望,以為只要植入了便是痊癒了,孩子就能像正常人一樣聽到聲音、開口說話了。對此,張傑主任提醒,家長應對該手術療效有科學的認知。

人工耳蝸引入我國已有近20年,大量耳聾患者通過這一手術開啟了聲音的世界。一些家長,正是看到了太多康復效果明顯的案例,便對人工耳蝸植入術有了過高的期望。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人工耳蝸植入患者都可以獲得相同的術後效果,手術的療效與患者自身條件、人工耳蝸的性能、手術狀況、以及術后康復訓練等密切相關。為了達到良好的聽覺及言語康復效果,術后堅持不懈的康復訓練至關重要,同時還應該定期對康復訓練效果進行評估,適當調整,以達到最大化的康復效果。

4、佩戴助聽設備很丟人。錯!

「你會覺得近視是殘疾嗎?會向一個戴眼鏡的人投去異樣的眼光嗎?肯定不會,那你為什麼會覺得佩戴助聽設備很丟人呢?」在門診上,張傑主任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切癥狀表明孩子非常適宜佩戴助聽設備,家裡經濟也沒有問題,可家長就是不能接受在孩子耳朵上加點東西,寧可孩子以後真的又聾又啞,至少別人看不出異常來,也不願意因為佩戴助聽設備而在第一眼就被人歧視。

從言語發育的角度講,人工耳蝸植入越早越好,而且安裝助聽設備就好比給耳朵配了副眼鏡,一點都不丟人,反而會大大提高孩子的生活質量。同時,也藉此呼籲社會,向對待近視眼一樣對待耳聾患者,他們沒有殘疾,不過是聽力差了一點,就像你的視力不太好一樣。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