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黃帝內經》曰:「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按照傳統的「五行學說」,「五穀」「五果」「五畜」「五菜」均對應中醫的木火土金水、青赤黃白黑及肝心脾肺腎等。無論是穀物還是肉類或是蔬果,都是飲食構成不可缺少的物質,就像木火土金水這五行是大千世界的組成要素一樣。古時的這些養生理念,與現代營養學所提倡的全面而合理的膳食營養觀不謀而合。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傳統意義上的「五穀」有一種說法指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廣而言之,穀類、豆類、薯類等糧食作物都可以稱為「五穀」或「五穀雜糧」。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以農耕為主的國家,黃土地孕育了我們的文明,所以穀物對於中國人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穀物不僅是自然贈與百姓的食物,也是構成我們血肉之軀的重要物質,是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五果」最初指棗、李、杏、栗、桃等古人常見的果實,隨著時代變遷,各種水果、堅果都可以被統稱為「五果」。李時珍說,五果「輔助粒食,以養民生」,可見也是我們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助」即佐助、幫助的意思。

「五畜」原指牛、犬、羊、豬、雞等禽畜肉食,肉類是身體能量的重要來源,可以增補五穀主食營養的不足。古人說「五畜為益」,就是指血肉有情之品對人體有補益作用。

「五菜」最早指葵、韭、薤、藿、蔥等蔬菜,現在其中的很多已不再被人食用,而「五菜」的概念也隨著人們餐桌上品種的變化而不斷擴大。現在,五菜泛指所有的蔬菜。「五菜為充」說的是蔬菜能夠對人體健康起補充作用。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兩千多年前,老祖宗提出的這一觀點,至今仍被人們認為是十分科學的,它強調了飲食成分必須互相搭配,相對平衡,不可偏食,否則易生疾患。如平素經常大魚大肉,水果、蔬菜吃得少,長久以往就會出現便秘、「四高」等病症。

說起用餐,遠古是有什麼吃什麼,因為食物數量經常得不到保障,時常會忍受飢餓。直到夏商周時期,人們定時吃飯,出現了一日兩餐制。第一頓飯稱為「朝食」或「饔」(yōng),在上午9點左右就餐;第二頓飯稱為「食」或「飧」(sūn),大概在下午4時左右用餐。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那我們現在的一日三餐制是什麼時候形成的?據李春光《吃的歷史》一書的考察,一日三餐制始於漢朝,時稱「三食」。「三食」中的第一頓飯為早餐,一般是天色微明之後,時稱「寒具」;第二頓飯是午飯,時稱「中飯」「過中」,一般在正午時刻;而第三頓飯則為晚餐,又叫「晡食」,大約在下午3點~5點。今人的一日三餐與漢代的三餐除了午餐時間相同外,其餘兩餐的時間晚了2個小時。

你可能會喜歡